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怎么看待中国经济!

2014-04-13 06:32 176 查看
中国周五发布的价格数据凸显消费者需求疲软和工厂过度扩张后面临的麻烦,加剧了市场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增长放缓的担忧。

今年一季度的3个月中,中国CPI同比涨幅平均仅为2.3%,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2.9%,也低于今年3.5%的全年通胀目标。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CPI较上月下降0.5%,而工业品出厂价格连续第25个月延续了通缩趋势。

继疲弱的外贸数据、信贷增长放缓以及房地产价格大跌之后,最新的物价数据强化了中国今年1季度令人失望的经济图景。

 

分析师已纷纷调低了对中国增长的预期。目前普遍预测为今年中国经济将增长7.4%,为20多年来的最低增幅。

经济疲软让市场更期望中国政府能出手支持增长,但中国总理李克强本周四拒绝了要求刺激的呼声。他在博鳌论坛上说:“我们有能力、有信心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

但一些分析师主张,没有通胀压力是中国增长前景恶化的警示信号。

瑞穗证券(Mizuho Securities)分析师沈建光说:“值得注意的不仅仅是PPI显示投资乏力,而且CPI数字表明零售销售也较为疲弱。现在绝对到了政府放松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时候。我认为这不是政策刺激。政策从去年以来就一直收得过紧。”

对工业企业来说,形势更显严峻。今年前三个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降幅平均达到2%。尽管出厂价格已连续25个月降低,但去年底降幅一度缩小,显示形势曾有所好转。

苏格兰皇家银行(RBS)经济学家高路易(Louis Kuijs)说:“下行压力在重工业体现得尤为明显,重工业是受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和产能过剩双重影响最严重的。”

中国股市周五受到了疲弱物价数据的冲击。香港恒生国企指数早盘下挫2.4%,跑输了大盘0.9%的跌幅。

 
鄙人认为:

1、中国经济必须转型,就必须顶住国内外的不合理的经济述求,付出代价是必然的。

2、中国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着眼解决中国民众的稳定生活,数字发展越快只能成为世界经济工厂,不能提升中国品质。

3、中国政府在调整经济过程中,一定要公平,公证,对民企和国企,央企要一视同仁。

4、中国政府要保证经济命脉控制的政府手中,确保中国的经济的正确发展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