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1021: 闰年问题 关于if else 和 三目运算符 的思考

2014-03-30 09:25 381 查看
Description

  闰年(Leap Year)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补上时间差的年份为闰年。闰年共有366天(1-12月分别为31天,29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其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tropical year)。公历的平年只有365日,比回归年短约0.2422
日,所余下的时间约为四年累计一天,故四年于2月加1天,使当年的历年长度为366日,这一年就为闰年。现行公历中每400年有97个闰年。按照每四年一个闰年计算,平均每年就要多算出0.0078天,这样经过四百年就会多算出大约3天来,因此,每四百年中要减少三个闰年。所以规定,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的才是闰年,不是400的倍数的,虽然是100的倍数,也是平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例如,2000年是闰年,1900年则是平年

Input

  输入的第一行为一个正整数t ( t<=10000 ),t表示有多少组输入数据。每组数据由输入年份n(0<=n <= 2500)组成。

Output

对每组数据判断输入的年份是否为闰年,如果是闰年,则输出"Yes!",否则输出"No!".

Sample Input

2
2000
1900


Sample Output

Yes!
No!


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应该很快就能判断出来:首次编写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n,a;
cin>>n;
while (n--)
{   cin>>a;
if ( a%4==0)
{   if( a%100==0 && a%400 != 0) cout<<"No!"<<endl;
else cout<<"Yes!"<<endl;
}
else cout<<"No!"<<endl;
}
return 0;
}


运行之后结果如下:

   ResultMemoryTimeLanguageCode LengthSubmit Time
  Accepted1684
152
C++/Edit
375 B2014-03-30 09:18:06
Time=152,感觉太大了?于是想个办法优化时间复杂度:
貌似可以利用三目运算符优化算法,编写程序如下: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n,a;
cin>>n;
while (n--)
{   cin>>a;
(a%4==0) ? ( (a%100==0 && a%400!=0) ?
(cout<<"No!"<<endl)    : (cout<<"Yes!"<<endl))
:(cout<<"No!"<<endl);
}
return 0;
}
运行结果如下:

   ResultMemoryTimeLanguageCode LengthSubmit Time
  Accepted1684
176
C++/Edit
304 B2014-03-30 09:36:03
从Code Length上有少量优化,减少了一部分工作量,但是写成三目运算符的形式真的好难读哎!
但是为什么Time更大了?这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if-else 与 三目运算符 的运算效率哪个更高?

什么都不知道,所以默默地跑到角落去测试一下。。。

由于不了解编译机制,于是只好使用循环来测试一下二者的的运算速度: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key;
for (int i = 0; i < 100000000; i++)  //计算执行1亿次所需的时间
{   if (3>2) key = 3;
else key = 2;
}
return 0;
}
为了使结果更加准确,我测试了五次,结果如下:



换成三目运算符再来一遍: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key;
for (int i = 0; i < 100000000; i++)  <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2px;">//计算执行1亿次所需的时间</span>
{  key = (3>2)? 3 : 2 ; }
return 0;
}




如果不讨论编译器的问题,可以粗略地总结:在执行赋值操作时,两种方法的效率是相当的。

至于其他情况?如果变量的数据类型不同(double或unsigned)会不会影响结果?执行其他运算会不会影响结果?

嘻,我也不知道~ 下回有机会再聊~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