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顺序统计量和中位数——线性时间的选择算法

2014-01-17 18:00 369 查看
一、求最大最小值

即遍历一次,然后依次跟当前最大或最小的比较一下,遍历结束,则选择结束。

(源代码来自网上)

//得到最小值
int GetMin(int nData[], int nLen)
{
int nMin = nData[0];        //初始化nMin为第一个数据
for (int i = 1; i < nLen; ++i)    //遍历数据一一同nMin比较
{
if (nMin > nData[i])
{
nMin = nData[i];
}
}
return nMin;                //返回最小值
}

//得到最大值
int GetMax(int nData[], int nLen)
{
int nMax = nData[0];        //初始化nMax为第二个数据
for (int i = 1; i < nLen; ++i)    //遍历数据一一同nMax比较
{
if (nMax < nData[i])
{
nMax = nData[i];
}
}
return nMax;                //返回nMax
}


二、求第i个顺序统计量

就是求集合中第i小的元素

第一种办法是先排序,然后直接索引。但是基于比较的排序的执行时间底线是nlogn。而非基于比较的排序又需要各种条件

第二种分区算法,每执行一次能够找出基准值的最终位置,即左边的值都不大于基准值,右边的值都不小于基准值,这从而让人想起了折半查找,分治思想。

//在区间[low, high)搜索第k小的元素
2: int RandomizedSearchK(int A[], int low, int high, int k)
3: {
4:     if(low == high-1)
5:         return A[low];
6:
7:     int r = Partition(A, low, high);  //返回基准值索引
8:     int n = r - low + 1;  // A[low.....r]的元素个数
9:     if (n == k)   //基准值正好是第k小
10:         return A[r];
11:     else if (n < k)
12:         RandomizedSearchK(A, r+1, high, k - n);  //查找基准值右边第k-n小
13:     else
14:         RandomizedSearchK(A, low, r, k);   // 查找基准值左边第k小
15: }

三、最坏情况为线性时间的选择算法

上面期望时间线性是因为可能存在某种最坏的情况,每次分割元的位置都是导致一边没有元素,这样就不能够达到线性了,而为n 2,接下来的一些预先工作就是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算法SELECT通过执行下列步骤来确定一个有n个元素的输入数组中的第i个小的元素。

1、将输入数组的n个元素划分为n/5组,每组5个元素,且至多有一个组由剩下的n mod 5个元素组成。

2、寻找n/5个组中每一组的中位数。(方法首先对每组中的元素进行插入排序,然后从排序过的序列中选出中位数)

3、对第2步中找出的n/5个中位数,递归调用SELECT找出其中位数x。(如果有偶数个中位数,根据约定,x是下中位数。)

4、利用修改过的PARTITION过程,按中位数的中位数x对输入数组进行划分。让k比划分低区的元素多1,所以x是第k小的元素,并且有n-k个元素在划分的高区。

5、如果i=k,则返回x,否则,如果i<k,则在低区递归调用SELECT以找出第i小的元素,如果i>k,则在高区找第(i-k)个最小元素。



图中箭头指向表示大的数值指向小的数值,所以根据图可以看出,在x的右边,每一个包含5个元素的组中至少有3个元素大于x,x的左边,每一组中至少有3个元素小于x。(保证x分割一边必定有元素存在)

图中显示的中位数的中位数x的位置,每次选取x作为划分的好处是能够保证必定有一部分在x的一边。

所以算法最坏情况的递归公式可以写成:



使用替换法可以得出T(n)<=cn。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