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教育与人生:教师节有感

2013-09-10 02:26 274 查看
今天是教师节(9月10日),节前收到许多邮件、电话,甚至家访,给我带来节日的问候。在此,我一并致谢!
今年8月7日,原南京市第十中学(我的母校,现南京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章明华(女)老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于医院,享年91岁。她是我们的平面几何老师,严谨的治学风格,献身教育的精神,至今仍然留在我们的心间。
回忆往事,在南京大学也有许多我的恩师。曾远荣教授(留美、泛函分析领头人);周伯薰教授(留美,抽象代数学科带头人);莫绍葵教授(瑞士留学,数理逻辑递归论知名学者)以及程开甲教授(英国留学,理论物理学),等等,他们都是我的恩师,现在多已不在人世。他们的音容笑貌至今仍然活在我的心中。
周伯薰教授是我的毕业论文(关于素性环的几个定理)指导教师。他的讲课笔记全部用英文书写,字迹非常工整,并且要求我们一律参阅英文教科书。记得,我的毕业论文答辩也是用英语板书的。
莫绍葵教授是我在大一时的“平直代数”(现在叫做”线性代数“)老师。记得,该课程所用的讲义是莫绍葵先生自编的油印讲义,讲义的封面是浅灰色的,所用纸张很粗糟。有一次课后,我问莫老师:向量是什么?他对我说:向量就是n元数组。当时,我对此回答不理解,跟他“顶嘴”,很不礼貌。
程开甲教授是我们的理论力学老师。他是英国迪拉克(Dirac,电子的发现者)的研究生,后参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军衔中将)。由于我担任理论力学的课代表,经常向他反映班级里面的学习情况,与程开甲先生接触的机会比较多。
时光流逝很快。我在北大任教期间,研究生的数学入学试题都是学校统一组织我们编撰的,专业课考题都是指导教师本人出的。......我的一个硕士生陈谷,毕业之后后出国深造,现担任IBM大中华区首席技术执行官(CTO)。前年,我们师生又再次见面时,我都记不得(认不出)他了。
作为《教育与人生》网站的发起人,我扪心自问: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与资格?坦白地说,我是这么想的:虽然我没有什么特别的”神通”(或”路子“),但是,凭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还是可以给2014年考研者提供一些有益的迎考建议和帮助。自今以后,我每日准备发表一篇有关2014年考研的博文(理论分析与解题技巧)。欢迎读者订阅我的邮件列表(点击此处),每日可以分享我的“精彩”短文。谢谢!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