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不成为阴谋与阳谋的牺牲品(下)

2013-08-26 09:54 127 查看
孙子兵法云:“多谋则多胜,少谋则少胜,何况无谋乎”。在职场与团队中,时刻谋 ­与被谋。真正有大才者,一定不会自恃过高。抢打出头鸟的道理人人都知道,但未必人人 ­

都懂。关二爷都可以被阴死,何况凡夫俗子。 ­

阴谋指的是对方不知道,挖个坑,慢慢诱对方往里跳。而阳谋,则是开诚布公地和 ­对方达成协议。正大光明的谋,如何谋的成,谋的到?这就是高手“高”的地方。历来对阳 ­谋的解释有四点:1、用人要疑;2、狡兔三窟;3、笑面虎;4、各取所需。除第一点我不能苟同外,其余均绝对赞成。《三国演义》里,高深的阳谋并不多见(当然这和罗贯中同志文章定位的方向有关),但魏延这个人物的一生可能均陷于一场阳谋之中。
­

单从《三国演义》来看,对于魏延的描述破绽很大。诸葛亮何许人也,为什么单凭脑后反骨就说此人日后必反?而对于一个必反之人,为何南征北站均带着他?诸葛亮自出山以来,就一直在CEO的位置上干,如果料到魏延必反,怎么会让他一升再升?五丈原之时,除了诸葛亮,魏延是最大的军事官员了(连诸葛亮的得意弟子姜维都在他之下)。 从团队管理的角度看,我不防给出一个大胆的假设,诸葛亮和魏延之间签定了一份长期契约——明里:魏延有才,人人皆知。一副老天爷第一,老子第二的嘴脸。但逢人便讲,自己不如诸葛亮。侧面把诸葛亮捧到一个新的高度。暗里:诸葛亮负责让魏延一帆风顺,官运财运亨通。为何要如此?诸葛亮毫无军工便罢着刘备集团的CEO,没有人服。关羽新破长沙,500人搞定一座城,更是不把诸葛小儿放眼力。其实,这种现象在大型团队中并不少见。可惜魏延这个配角一做就是几十年,而且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个形象根深蒂固,致使最终让杨仪占了便宜。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