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职场人生

求职招聘薪水上演数字游戏

2012-12-21 16:16 232 查看
寒假马上到了,很多校园招聘逐渐冷清了下来,不过仍有求职者利用“中场”休息时间寻觅工作。记者采访发现,在薪水问题上,一些企业玩起了数字游戏,上演起“区间派”。这让前来应聘的求职者有点犯糊涂:动辄相差几千块,究竟该相信前者还是后者

薪水区间跨度大,求职者犯糊涂

中国药科大学大四学生小唐正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寻觅合意的工作。前后看了几家单位,小唐把目光锁定在一家生物制药公司。这家公司招聘广告上的薪水待遇打出了 “3000—8000元”,这点挺吸引小唐。他赶紧把自己的简历投了过去,初步交流后,等双方谈到工资待遇时,对方则有意无意地告诉小唐,应届没经验的新 人,一般只能拿到3000块上下。如果表现好,随着工作经验的增长,薪水还有很大的上浮空间,但这个空间是多少,对方也没有详细透露。

小唐告诉记者,自己的能力并不差,看中这家公司原因是区间给出的薪水较符合自己的心理定位∩面试一遭下来,发现自己还是只能拿最低的。“总之,感觉有点不舒服。用人单位就应该清楚明白点,把工资说得这么含糊,搞得大家心里都没谱。”

对待薪水“看低不看高”最实际

实际上,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公司给出的薪水都喜欢给“区间”,具体多少则要看应聘者能力。南京一家投资公司招聘行政文员,月薪也就是2500元左右,而“客户专员”这一职位,月薪从2500—5000元不等。

“这个挺正常的,干我们这行,能力高的就多赚钱,能力一般的薪水自然少一些。”南京某三维动画制作公司丁经理告诉记者,公司招聘时,喜欢在薪水一栏给“区 间”工资,一是为吸引更多的求职者应聘,二是一开始就给求职者心理暗示,除了自身硬件条件,努力工作才能拿高工资。

“想拿高薪可没想的那么简单。”王小姐就职于一家培训机构,目前每月薪水在4000元上下,她说,想拿到高薪,除了自身天分,还有个人的努力程度和人脉关系。因此,一些求职新手对待薪水“看低不看高”是最实际的。

■提醒

多了解行业薪酬“拿捏好”自己身价

虽然薪水给出了“区间”,但求职者还是能理解个大概,而有的企业在薪水上更含糊。比如说“待遇从优”“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意味 着,薪水是可根据求职者素质商量的,不过,如果求职者对应聘的整个行业薪酬水平没概念,就很容易在“谈薪”过程中丧失主动权。因此,为了争取更多的谈判空 间,“拿捏准”自己身价,多了解一下整个行业的薪酬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