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我眼中的戴尔转型】(七) 革命尚未成功,戴尔重上井冈山

2012-11-21 14:46 204 查看
革命尚未成功,戴尔重上井冈山

戴尔在个人和商用两个市场上,都没有足够的市场份额,也没有因为这些份额转化的利润,有钱又买不到市场,手握160亿现金的戴尔急于切入更加广阔的市场,戴尔选择了收购的捷径。

戴尔方面透露,过去的18个月中,戴尔斥资60亿美元进行了10笔收购交易,提升硬件产品的存储、安全以及数据管理方面能力。联想也正在摸索转型之路,进入手机、平板电脑市场。
2007年底,戴尔宣布以14亿美元收购储器制造商EqualLogic,迈出了转型的第一步。
2009年,戴尔斥资39亿美元收购IT服务供应商佩罗系统公司(PerotSystems),使得戴尔一跃成为医疗保健IT服务领域的重要厂商。
2010年之后,戴尔加快了收购步伐,并且关注数据中心的自动化,先后收购云计算解决方案厂商Boomi、虚拟化存储厂商Compellent storage、安全服务厂商Secure works、网络设备公司Force 10 networks等。
2011年7月,戴尔还宣布以24亿美元收购企业管理软件制造商Quest Software,8月和Cloudera合作。
2011年10月:戴尔EMC终结存储合作关系
2012年3月:戴尔收购SonicWALL
据不完全统计,戴尔在过去几年中收购的企业超过20多家,而且都集中在企业解决方案领域。这些收购案背后,反映着戴尔正努力弥补企业市场的短板。

目前戴尔30%的营业收入来自服务和解决方案部门,但该部分业务带来的利润已经占到戴尔总体利润的一半。菲力斯预计,未来服务和解决方案的收入占到总体收入的比例肯定会超过50%。
实际上,在戴尔企业业务快速发展的背后,也面临着挑战。菲力斯说“最大的挑战是我们怎么能够把企业从原来侧重于硬件,转向去更好的推广和销售解决方案。”他说,戴尔在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增加很多新的能力来支持转型的策略,这些能力涉及人才以及整个基础架构方面。现阶段,惠普、IBM等厂商占据了企业服务市场的高利润市场,这些厂商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并且具备很强的定制研发能力。实际上,戴尔目前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这也决定着戴尔只能通过收购丰富企业解决方案,以服务广大的中小企业。

被戴尔寄予厚望的企业级业务在2011年创造了辉煌的成绩,这也使得迈克尔·戴尔信心百倍,并在同年2月公开表示,戴尔公司不再是一家个人电脑公司,已经转型成为一家销售针对企业的服务和产品的公司。随着今年欧债危机,欧洲市场衰退,加上美国QE2的投放,美国本土的热钱转入东南亚,本土投资消费减退,2012年戴尔第二季度财报的公布,大企业部门收益同比下滑3%,公共部门收益同比下滑6%,消费者部门收益同比下滑22%,中小企业部门收益下滑1%的数据出炉,迈克尔·戴尔又重新表态称,戴尔公司现在正处在业务转型阶段,是长期的客户价值的转变。但是在今年,尽管戴尔 自2009年以来就通过并购业务来为期企业数据库中心开拓多样化的业务,包括存储、IT服务和网络业务等各个行业都遍地开花,但是戴尔的0.4%的增长幅度仍然只能算停滞不前。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