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维架构 > 网站架构

总结一次失败的网站项目

2012-10-01 16:12 239 查看
今天是十月一,已经是项目结束后的二十天了,那段压抑的时间过去了,也是时候写一下关于整个项目的总结了。

总的来说,这次的项目在我们手中是失败的,时间延迟,工程质量一般,参与人员的劳动强度过大,总的来说这次项目有很多缺点值得思考。

这次项目当中最大的缺点是进度一再延迟,工程完工时间从8月中旬拖到了将近九月中旬,给雇主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同时也给参与人员造成了很大的身心折磨。之外就是工程质量的将就了事,因为时间的紧迫,工程的质量一再将就,很多地方没有达到原定的目标,只是为了有而做,而不是为了要达到原定的目标而做。另外,参与人员劳动强度大,这和工期延迟一起主要给参与的人员造成了很大的折磨。

现在看来,工程最大的问题就是时间紧迫,不论是工程期限的推迟,还是质量的将就了事,或者是参与人员的劳动强度过大,都有时间紧迫的原因存在。表面看起来,时间是最大的问题,但是又是什么造成了时间的不足,仅仅是一开始的安排就不够吗?

个人观点,在时间安排方面,一开始确实是不够。7月下旬开始的需求分析,到了8月4号停止,到需求分析结束时实际上并没有得到详细的需求分析结果,只是因为时间的紧迫,参与人员不愿意继续在需求分析上花费时间,而希望尽早的开始编码,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决定,没有完整仔细的需求分析,不可能做出一个符合用户需求的系统,这在开发过程中也有所体现,后面再说。

之后另外的一个很大的漏洞,就是缺少了设计的过程,这使得项目和学生课程设计作业有点类似,知道了自己要做什么,马上就开始做,却没有考虑怎么去做,只是到了做的时候才去考虑。书本上的说法,这样做的后果会导致整个软件缺少概念完整性,但是就实际过程体验而言,缺少一个仔细的设计,造成了参与人员在后期没有严格的输入输出规定,或者说是造成了每个人负责的版块和其他版块的接口,还有前后端页面的实现结合方式缺少依据,实际编码的时候,碍于时间的不足和实现的困难,开发人员都会找尽可能给自己方便的实现方式来实现自己版块,但是这样的后果就是到了版块结合和前后端结合的时候,难以结合,这是时间浪费和劳动力强度增大的原因之一。

再后来的一个阶段,需求分析不仔细的后果显示了出来,因为需求分析的不仔细,而且需求分析的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没有被很好的记录,前后端在制作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分歧,而且因为雇主在这时对前端的不满,造成了前端临时的一些修改,这些加在一起,直接造成了前后端在实现的出现了巨大错位。最后合并的时候发现了问题,为了达成一致,前端和后端都做了一定的让步(重新修订自己的代码),这些过程,造成了时间浪费,同时使参与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大不少。

上面这些是项目一开始就出现的错误,其实这些错误加在一起几乎已经决定了这个项目必然会失败,但是这个项目还在继续,后面讲述一些别的漏洞。

另一个很大的不足是缺少交流,软件开发过程中不能缺少交流,但是这个项目的8个参与者却分散到了4个工作室内,没有定期的会议,没有进度报告,只有零星的在线交流。对于软件开发,参与人员的交流活动几乎被放在了开发要素的第一位,但是这个项目的前半段几乎都是各自为战,这造成了实现时候的很大的分歧,给后期的合并造成了困难。同时,由于缺少交流和进度监督,直接的后果是前端页面的进度过慢,但是却没有被察觉,也就没有及时的解决这个问题。这都直接或者间接的造成了工期延误和参与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大。

之外一个较大的缺点就是人员分配不合理,后端逻辑实现人员有近四个,但是前端实现人员只有一个,这是之前提到的前端严重滞后的主要原因。

剩下的一些问题,就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管理人员,因为种种原因,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实际上是参与人员当中水平很次的一位,由于这次参与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是临时组织的队伍,一定程度上缺少默契,这些都需要管理人员的协调,但是很不幸的是,管理人员的水平着实一般,这也算的上是项目的灾难。

这次的项目可以说是处处触雷,很多个问题聚集在一起造成了这次项目的失败,当然也不是说项目一无是处,至少给每一个参与人员上了一课。或者至少让我明白了自己还是个大菜鸟,软件开发的路还要走好久。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