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运用Scrum做项目管理真实案例之五

2012-07-07 23:15 330 查看
引言:

我会以系列文章的形式跟踪记录我现在正在做的一个完整运用Scrum管理项目的笔记,里面会有一些经验教训总结心得,以便读者与我互相学习勉励。有写的不对的或者写的不好的地方还请海涵,当然我更希望大家多多提宝贵意见,读者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之一之二之三之四之五之六

============================================================================================

项目在跌跌撞撞中终于尘埃落定,这个项目不大,计划总人力34.2人月,实际人力投入大概28左右。由于是内部项目,并且也可以算是实施敏捷方法的试验田,所以估算比较充足,不过不管是CPI还是SPI,从各方面的数据上来看这个项目还算是比较成功的。缺陷率比较低;项目运行顺利人力节省;客户满意;基本上没有加班;总之我对此项目还是非常满意的,当然还要多谢项目中的每一位成员的努力,特别是TM(Technical
Manager)的合作与支持。

最后跟大家一起再回顾一下我的整个项目:

整个项目过程有点像网上常说的Fall-Scrum-Fall的过程,先瀑布->然后敏捷->最后瀑布

1. 项目初期,出资人或者项目提出人预指派(还未授权)PM跟进客户提出的一些想法,与客户沟通,结合公司的现有能力或者技术,提出产品的一个愿景,然后产生Feature List,以及系统的大致业务模型和构架。

2. 立案(PM真正授权),与客户达成意愿,把上面所说文档提交公司申请立案,这个时候需要做人力预估和时程的预估。当然这个是很粗的一个预估只是用来立案之用。

3. 市场分析与进一步计划,此时TM会参与进来,与客户一起讨论更细一点的Feature,具体到模块与功能,PM和TM一起做出细部的人力预估,产生人力与时程的基线。

4. 预研、架构与实作,对于关键技术点我们首先需要去做风险评估,并且为了降低风险而做一些预研性的工作。设计系统骨架,并实作一两个例子。因为我们运用的是敏捷,所以这里不会做很细的设计,我们尽量先做出来后面不断重构完善,但切记一定要不断重构,不要积累设计问题,不然必成大祸。

5. 开始真正的敏捷,这个时候已经进入真正的实质性的开发工作,整个开发阶段我们运用的是敏捷Scrum框架。

5.1. 我们的Product Backlog也就是我们上面讲到的细化过后的Feature List。首先我们会做Release Plan,定义迭代周期。

5.2. 然后选取PB中的一些Feature到Sprint Backlog中,然后开计划会议Sprint Planning Meeting。Scrum的几个会议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有讲,这里不再细说。

5.3. 然后产生任务墙看板。在迭代的运行期,会通过每日晨会,任务墙以及燃尽图去跟踪项目进度,控制偏差和风险。

5.4. Sprint结束后会有一个Demo Meeting,大家一起看一下这个迭代我们的成果如何,是否我们是Story可以交付。然后收集反馈问题记录下来,作为下一个Sprint可能将要完成的任务。

5.5. 紧接着我们会开反思会,回顾一下上一个Sprint我们哪些做得好的,哪些做的不好,哪些本可以做的更好的?选取其中大家认为最重要的2-3条,拿出措施Action Plan,再下一个Sprint中去改进。(我觉得这一点我们做的非常好,个人认为这个会议也非常的重要,可以使我们一直都在持续改进)

然后周而复始一个接着一个的Sprint,直到开发结束。

6. 进入系统测试阶段,专门的测试人员会对整个产品做测试与验收工作。开发和测试一起合作完成。

7. 测试验收完毕后,提交最终版本给用户,用户做UAT验收工作。

8. 验收通过,最后做结项工作。总结项目,收集整理文档等。

整个项目完结。

我简单的把整个项目的过程按顺序列举了一番,没有细说,如果有任何疑问都可以直接跟我留言,或者通过微博联系我,我一定会尽我所知,知无不言。呵呵

我的微博是:http://weibo.com/lackinpm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