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自我时间管理:一分钟先生

2011-07-31 18:48 197 查看
1、我经常性地思考产品发展战略、盈利模式、管理模型、工作职责和流程制度,所以公司的发展一般都是按照计划和既定流程走的。

公司要找到切实可行的、清晰的产品发展战略,随后才会有稳定的工作流程与职责,每个人有了稳定的计划和任务。变化少了,也就不会老救火了。很多人说忙,就是老出异常,老救火。公司没有稳定清晰的盈利模式,一直处于抓项目的状态,每个项目都没有连贯性,当然也就不需要流程,也不需要职责,有了项目大家一窝蜂的加班,没有项目大家就闲的要死。

这样的状态下,即使有流程和职责也是被废弃掉,根本没有用,执行不了,项目一来就废掉了。

2.1、我不会一味去处理事情。我总是乐意授人以渔。

我一直强调方法和流程。如果一发现新异常,没有流程、职责和明确的人负责,我就回立即把这些都补齐,让明确的人去处理,而且有明确的处理流程。如果明确的人没有方法和头绪,我会指导他,但我从不会轻易地亲自去做。

2.2、稳定的模式、流程和员工岗位。

这样我就能从细节中抽离出来。需求调研、功能分析有项目经理;开发有开发组长和程序员;测试有测试员;文档有文案人员;实施有实施人员;支持有支持人员。每个事都有专门的处理人员和协作流程。

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的负责的事情,所以他们对自己负责的事情越来越有经验,处理起来很快,质量也高。

很多公司业务不稳定不固定,人经常被抽调来抽调去,当然经验积累就不深入不专业,工作就不胜任,干活质量和效率不高。

3、我个人很专。我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自己想要走的路。

这样呢,我不擅长的事情老板、同事们从来不找我,这样,我也省去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不少人这个能干那个能干,但都干不精,这样的人最容易被别人抽调来抽调去,当然就没时间了。

我只能干一个狭窄的领域,所以我在这个领域精进的得很快很高很专业,这样才有机会成为这个领域的管理者。

4、以公司赚钱为导向的人。研发产品,率领研发团队,一直贯彻这个思路,所以整个研发团队都是这个想法。

所以,很多事,一拿这个准则来衡量,这个事到底值不值得做就很清楚了。

许多人不知道自己要做一个什么产品,只要别人说的有道理就没有办法回绝就做,到头来软件就成了一个四不像,看着什么功能都有,但这个软件的竞争力在哪里,它的核心模型是什么,很多人回答不上来。因为有清晰的产品发展战略,所以对产品目标,每个阶段的目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这些要素控制的很好。到底做不做,看是否符合利益和当前阶段的目标。

5、我这个人不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

只要不影响我的任务目标,即使出点小问题、小异常,我也不爱管,不爱问,就这样过去了。

世界上很多事情,只要成功,只有那么关键的几个点,我深刻理解的那几个点,于是把控这几个点。只要不是这几个点出问题,我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所以在我手下做事,干的比较轻松,还能达到目标。虽然在有些追求完美的人眼里看来,每件事情都做得不好,但钱也赚到了,事也按照客户要求的进度和质量完成了,而且后续的客户单子也来了,又没有影响未来的客户合同延续。一切关键因素都不影响,我何必花成本和代价去追求完美呢,让我的部下累的半死呢?

6、我有个自己的任务列表。

我每天要做什么事情,我都随时记录下来,然后一条条地做,一条条地消。

7、我要求手下在每天下班前一小时把今天的工作进展发过来。掌握今天的情况和问题,提前安排。

然后我一一审阅,给些建议。这样,他们明天该怎么做,该做什么,今天遇到的问题怎么解决,在他们下班前就知道了。这样他们明天一来就立即动手,根本不耽误时间,所以工作效率很高。

8、有的员工跟我唠唠叨叨很多,反映他所遇到的问题。我听完后第一个校验就是“你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

很多员工被反问后,重新审视自己的问题,很快就把问题简化了,问题的症结找到了,当然解决也就快了。

9、我不喜欢员工像讲故事一样,来龙去脉地报告。我总是强调,要1、2、3这样来。而且你每次报告,不要报告太多的问题,人不应该同时关注那么多问题,关注多了,根本理不清楚,所以也解决不了问题。

要先把自己的头脑搞清楚了,焦点就关注在前三个问题。等前三个问题解决了,再思考以后的问题。有些员工向我报告,总是拔起萝卜带起泥,一个问题的描述往往会引起另外的问题,然后问题串问题,跟糖葫芦一样。

我总让他打住,说这是另外的问题,咱们先别管它,先把现在你说的这个问题搞清楚解决完,再处理另外一个问题。

10、咨询有个方法,就是四象限。在时间管理中也有这个方法,重要而且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

其实问题的关键点, 是区分重要与不重要。我就拿我的目标(产品战略等)和赚钱为导向来校验,不赚钱,也不影响未来赚钱,也不影响我当前核心目标的,这个事情就不重要。

11、有时我指导训练手下员工,但员工听不懂,当然也不会按照我的方法来做。不少管理者遇到这个情况,非常生气,还不如自己亲自动手做,本来简单的事情,被员工搞了两天没有搞定,如果是自己,两小时就搞定。

但作为管理者,千万不要这样做。越这样,越欲速则不达。每次都是自己亲力亲为,员工闲死,自己累死。

我不怕员工做不好事情,关键点出了异常我可能回亲自处理,其他我都能过则过,而一件事情的关键往往是两三个。所以,一次做不好,咱们其他的事情我继续指导,重复指导。一次听不懂,我继续在下一件事情方法上指导,直到员工自己也能做的很好。

时间长了,他也就明白了。不是不到,是时候未到,

12.1、我喜欢记笔记。不管是看书还是做事,想到一个很好的观点就立即记下来。

而且我还经常回顾这些记录,把它们尽量整理成体系和方法,让彼此关联起来。所以我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是有很多参考,而不是从头想起,也不是一遇到什么事情就还得重复寻找资料。我这个人由于太专,所以关注的东西也不多。

许多人没有重点,什么热就看什么,而且积累了一堆的资料,反而后来自己都不看。而我,由于关注的少,所以看的东西自然范围比别人小,看得少也就看得精,而且还定期整理自己的笔记和资料,发现过时了就删除掉,保留下自己持续关注的资料。

我发现,很多人的移动硬盘里,里面放满了资料,很多很多,但真正做事的时候反而一点资料都找不到,跟没有资料一样。

12.2、我喜欢看书和思考问题。我随时随地看书,随时记笔记。

其实记笔记,不是做个笔记如此简单,而是在你写字的过程中你就会思考揣摩,本来你认为很不错的一段文字准备记录下来,在记的过程中你就会想到自己的问题是否能有所借鉴,在记得过程中,你就会联想到其他同类的信息对比,总结出共性和差异点,在记得过程中,你就会发现这段话可能比较片面,不像你刚才看的时候那样激动。

12.3 我经常读书,从小读书。所以看得多了,逐渐养成了很快就能把握书中重点和思路的方法,也养成了如何快速鉴别手中的这本书对自己到底有没有用的方法。

现在的工作也如读书,能很快的总结出思路,对于员工报告的问题,能很快的找到重点和关键。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