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ERP能否带来效益?

2011-02-08 20:08 204 查看
ERP能否带来效益?
近几年,经常有工厂的管理者咨询ERP是否值得投资的问题。上ERP系统需要上百万,甚至是上千万的费用,对中小企业而言是一笔较大的投资。柳传志那句“上ERP早死,不上ERP等死”的名言,更是让企业管理者担心投资ERP后还会让企业陷入混乱的局面。
ERP是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简称,主要的作用是对公司的所有资源进行统筹规划。ERP系统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员工,不断地吸收、加工和输出数据,让公司的业务运作更快、更准确。通过对多个中型企业的研究,我认为只要ERP实施得当,它可以为公司带来可观的效益。它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
一、ERP的显性效益
1) 降低库存成本。
上ERP系统之前,由于工作量非常大,PMC无法计算出订单最佳的材料采购时间和到库时间,为了不影响生产,只有提前采购,这造成了原材料的积压。生产部门为了准时出货,也是采用提前生产的方式,这造成了成品的积压。通过ERP系统,PMC可以制定相对合理的采购计划、生产计划,让庫存量降到最低水平,这样公司可以有更多的流动资金。
2)降低采购成本。
对单多量少的公司而言,由于每张订单的数量不大,需要的原材料不是很多,这导致他们失去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但通过ERP系统,我们可以把最近的2~6个月的材料进行汇总,进行集中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和运输成本。
3)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ERP中的员工计件管理系统,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组长计件管理系统,可以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去关心材料配套、成品质量等复杂问题,这可以减少停工待料、成品返修的次数。
4)降低人力成本。
以笔者服务过的公司为例,上了ERP系统后,由于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在相同产量的情况下,直接生产人员减少了25%~30%,间接管理人员减少了8%。
二、ERP的隐性效益
1)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生产效率的提高,可以缩短生产周期。成本的降低,可以加大企业的利润空间。员工收入的增加,可以降低离职率,减少培训成本。如果有配套的IE数据,系统还可以计算出订单的成本和收益。
2)激发组长和员工的创造性。
从计时改为计件后,员工为了提高产量,会想办法去改进产品的加工方法,例如在车床岗位,从原本的从1人1机,发展到1人3机。组长为了提高产量,会合理安排组员的工作岗位,并极力保证原材料的配套到位。组长和员工属于一线人员,了解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果能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企业必将收益良多。
3)提升公司中层的管理水平。
ERP系统的具有信息共享和快速计算的优点,它可以让公司中层管理从繁重的基础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向监控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提前发现生产的瓶颈,并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可以让管理人员的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4)加快公司高层的决策过程。
没有系统之前,公司老总做一个决策可能需要一天,因为他做决策时需要相关部门负责人提供数据,各个部门负责人准备这些资料可能需要浪费半天的时间。而且这些数据可能会不准确,直接影响到了老总的决策。使用了ERP系统后,老总通过网络,可以及时查到需要的数据。
但ERP是否一定能带来效益,答案是否定的。因为ERP只是一个管理工具,能否产生效益,取决于如何使用ERP。而且ERP是一个从下到上的系统工程,需要公司全员参于。在企业里,基层负责收集数据,中层负责汇总分析数据,高层负责使用数据进行决策。在企业运营的背后,数据流是最容易被企业忽略,但却最重要的。所以企业上下都应该对数据负责任,只有数据准确了,企业经营才能健康,都能取得真正的收益。在后续的信息化简报中,笔者将继续与各位一起探讨如何提高ERP效益的課题。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