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职场人生

读《什么叫做“假学习”?什么叫做“真学习”?》有感 推荐

2010-06-01 02:53 281 查看
感觉自己好象很喜欢写读后感,因为发现每当看到一篇令我忍不住浮想联翩的文章或帖子时如果不能让我三言两语就能表达清楚的回复,那我必回到我的博客上写下我的读后感,表达一下自己的真实想法或经历。今天在闲逛我的技术圈时就这样,看到一篇关于《什么叫做“假学习”?什么叫做“真学习”?》的转帖,这个帖子乍一看觉得很有道理,只是细细想来感觉还真不是那一回事。于是写下我对假学习的一些想法:
此帖分别从QQ群、看书、听课、实验四个方面来阐述假学习。
1.QQ群——“一天上班开始看QQ群,聊到下班。里面争论的火热。美其名曰在学习,实际上你什么都没学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争论百变,不如看则帖子。
因为你在QQ群里争论的都是你会的东西(不会的东西,你也不会争论)。所以你永远学不到新的东西。不如看看一则你能学到的贴子。”

大家都知道QQ只是一个文字交流工具,其功能相当于我们的电话、手机,可它却比电话、手机更有用,在QQ里特别是在QQ群,我们可以结交到五湖四海、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般在群里有人提出问题来了,大家会的就热心回答,不会的在旁观看,由于每个人掌握的知识点跟知识面都是不一样的,回答的层次也不相同,在讨论中大家取长补短,各取所需。虽然有时在QQ群里会看到些无聊的对话,我想这也是对工作压力的一种发泄或调侃,真正很无聊的从一上班到下班都在聊天的人应该是很稀有的,我想这样的人肯定会被其他人所厌恶的。同样在论坛里我们会看到很多精彩的、让人受益匪浅的帖子,也时有会碰到一些是标题党或灌水的帖子,所以在我看来,只要肯去学习,无论是在QQ群还是在论坛都是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因为这都是为交流而提供的平台,只不过论坛的交流范围要比QQ群更广泛些。
2.看书——“买一堆书,有空看看。看书,这是典型的假学习。看书看不懂还在看,就是假学习,欺骗自己,安慰自己正在学习而已。专业书都写得很好,但大都是写给已经懂的人看的。看书的最大作用就是证明自己看书是学不到东西的,然后只有寻找其他途径。
建议:把书合上,想一想,你想学的东西到底是要干什么用的,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才够用。实在不行,快速看完,也好过慢慢磨着看完,当你
觉得什么时候去看,可以看懂了再去看,还是那句话,不是不看,看的时机对不对而已。”
人这一生可以说99%的知识来自他人,他人的源头就是书本,如果不是书本记载流传下来我们又如何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漫长的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剩下的1%才是自己经验积累的,这点经验积累他日有可能成为别人的书本,所以要掌握理论知识一定离不开看书,不管将来能不能派上用场,我们都要看,从小学到大学,我们一直在看书,不看书如何能懂得并掌握?到了工作时想看书是因为觉得自己才疏学浅想增长知识才去看书的,只要你想学了感兴趣了都可以去看书,不一定要感觉这个必须能学以致用了我才去学,有谁能料到自己当前学来没有用的知识,在将来能派上大用场呢?这里我想说一下我的会计自学经历:
记得当初高中毕业进厂时,有好事者提出去报名参加自学考试,响应的人很多,我也被小姐妹拉着去报了会计专科,第一次考试我运气好过了一门公共课程,其他人都没过也就陆续放弃再自学,我却因考出的这门课程象那只被赶上架子的鸭子一样只有硬着头皮念下去,当时一窝蜂报名的人到后来只剩我一个在读,因不知道这书读出来会不会派上用场?所以不急着考,就在我以报两门考一门的速度来啃书时,自学政策有了变化,这下我急了,因为我还剩四门课程,只要我读完就可就完成使命了,可如果我不能在一年内毕业的话,我前面已通过的课程就有两门作废,同时还要新增一门课程考试,被逼无奈我一咬牙报了3门(呵呵~当时是想如果3门都过那就减轻下半年的压力,要是有过不了还可在下半年再补考,剩下的那门是数学自认为是最难的所以放在最后考),这时的我发奋图强,在车间干活时只要一有空闲我就掏出书来看,走哪儿都带着一本书,别人看到都说我用功来,书呆子一个,他们那里知道我的苦衷呢?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所有的学业课程,直到毕业拿到证书时的我对会计还是不怎么明白,因为那时我不知道可以报培训班听课,以为自学就是要自己学出来,所以我的这次读书完全靠死记硬背来对付考试。后来在我生好小孩后准备上班,原来的地方还在考虑要不要我时,巧得很,厂里要成立分公司需要在厂内招一出纳,报名人很多,我也报了,最终我被录用,后来我知道了录用不是因为我的成绩(我比第一名少几分)而是我有大专文凭。
从我的经历可以看出完全自学靠的就是看书,不管看得懂还是看不懂都要看,就算是囫囵吞枣也要把书看完,那以后有机会还可以再从记忆里拿出来进行消化,这跟牛反刍一样。所以看书最大的作用是证明只要你肯用心去学一定能学到你所想学的知识,关键是你要想学。

3.听课——“听课,记笔记。很常见的假学习,听课听不懂,要听来干甚,难道就是为了听课而听课。真正的课程是要用来发现疑问,表达疑问,表达理解的,而不是用来听的。别人讲的内容很细致,而且都是对的,可以说是经验的精华,但是别人无法代替你大脑的运转过程,无法代替你大脑逻辑的形成的过程,听得越多学得越慢,IP地址怎么配还不清楚,就在听OSPF的内容有用吗?听课的最大作用就是证明听课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然后寻找其他的途径。
建议:大概可以这么说,你如果在听课前没有带着足够多的问题,去听基本没什么意义,先有框架出来再说,讲的人可以给你总结、点拨的作用,加深理解。起码要把听课的内容先自己动手操作过1-2遍。”

先来说我的另外两次读书经历然后再来说我的想法吧:
自从女儿出生后,心思跟精力都用在女儿身上了,当时抽空把单位里的统计师、会计师的证考出已经觉得不容易了,所以也没在继续读书,待到女儿上小学了时我的心思又活跃起来,想再学点什么,没想好要学啥,只好继续读会计本科,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会逐渐退化,所以选择了广播电视大学,有老师讲课就是不一样,在经历了自学过程后,我喜欢先听后看,老师讲过会让我懂很多(虽然有的地方似懂非懂),然后再去看书会觉得书上的知识不再那么深奥了,而不会因内容看不懂在瞎琢磨,耗费时间不说,还不一定能搞懂,让我觉得学起来事倍功半,所以对我而言听课的最大作用就是快速掌握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会计本科顺利毕业,在读会计本科期间我逐渐喜欢上计算机了,等到会计毕业前写论文时我已经决定要去读计算机了,跟老公说我要去读计算机课程,老公起先不同意后经不住我磨就答应了,我还是觉得有老师讲课要好,所以仍然选择电大,在我那个计算机班里有39个人,他们大多数都是刚刚从学校里毕业出来,或刚参加工作,其中3个是女生,我是其中之一,因为每次上课我都必到课堂,而且我又是全班年龄最大的,所以理所当然地被他们推选为班长(呵呵~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当),其实我很是羡慕他们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学习,可惜他们多用在玩上了,每次上课的人寥寥无几,只有在考试前夕要讲重点或讲考试范围了,课堂上的椅子才会有被坐满的可能。
从上面可以看出我是为想学而去听课,别人是为了混张文凭而去听课,这很容易看出哪个是假学习了吧。学习只是一个态度问题,如果态度很端正,我们怎么能称之为“假学习”?其实学习的方法有很多,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喜欢先看后听,有的喜欢先听后看,可是最终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掌握知识。
4.实验——“单纯敲实验,和打字是没什么区别的,操作手册可以告诉我们结果和机理,敲1遍只是练习了命令输入,只有第2遍,才会有一些些思考。敲实验最大的作用,就是证明,敲完了还是不懂,所以必须寻找其他的途径。

建议:做到不看操作指南,能总结出全部配置步骤和调试步骤。而且能够自己设计扩展实验调试内容。”
真正的学习是在于学以致用,可是并不是说谁不看资料就能琢磨出过程来就是真学习,而只会模仿操作的就算假学习,因为模仿到一定程度肯定可以有自己的创新,为什么会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一说?这就是要我们先模仿然后再超越,别人的经验也只是起指导作用,把别人的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自己的经验,然后付诸实施。人是从努力向别人学习来促使自己不断进步的,所以学习是不分真假的,只分用心与否!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