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职场人生

[小猫学NA]CCNA学习指南第一章笔记

2010-02-12 07:49 204 查看
OSI[/b]七层模型[/b]
应用层提供用户接口
表示层数据加密 解密 翻译成通用格式
会话层维持不同程序的数据分隔
传输层提供可靠不可靠传输TCP(面向连接) UDP(无连接)
网络层逻辑寻址
数据链路层比特组合成字节 字节组合成帧 差错检测,但不纠正
物理层在设备间传输比特流
单工、半双工、全双工是在会话层决定的,且在全双工模式下,没有冲突域。主机网卡和交换机端口必须能够运行在全双工模式下。
面向连接特征:1建立虚电路(3次握手)2使用排序3使用确认4使用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的类型有缓冲、窗口机制和拥塞避免。
路由器收到陌生包时丢弃,而交换机会泛洪到其他所有端口。
网络层2种包:路由更新包、数据包。
MAC地址永远只用于本地,而IP用于网络间寻址。
LLC头部信息用于识别网络层协议 注意Ethernet和IEEE规范的帧不同 Ethernet帧含类型字段不需LLC直接识别上层协议, IEEE802.3只规范了MAC子层,含长度字段,需802.2规范的LLC子层识别上层协议。
延迟指的是从一个端口进入再到从另一端口出去所花费的时间。
交换机使用ASIC(专用集成电路)。交换机无ARP表,只有主机和路由有。
以太网技术使用的是CSMA/CD(在同一冲突域内)。
以太网物理层标准例10baseT等这里T表示双绞线,UTP全称是非屏蔽双绞线。
以太网电缆的连接有直通线(同种设备时)、交叉线(不同种设备时)、反转线(主机通过CONSOLE口连接路由时)三种。
数据传输时是一个从高到低再从低到高的过程,这就是栈的特点。
核心层核心交换机等
分布层路由
接入层交换
思科三层模型[/b]: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职场 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