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拇指文化勃兴 "城外"开中国手机小说之先河

2009-07-21 12:43 375 查看

拇指文化勃兴 "城外"开中国手机小说之先河

我隐隐觉得,一场由载体的变化而带来的文学革命正在远远地到来。”2004年6月,当著名青年评论家谢有顺手捧中国首部手机短信连载小说《城外》的文稿、成为它的第一个读者时,他内心产生了这样的预感。同样在2004年6月,由《天涯》杂志社、中国移动等单位合作举办的“全国首届短信文学大赛”也拉开了帷幕,可以说,2004年是中国手机文学元年,而此后5年来,谢有顺预感的这场文学革命已是风起云涌,写手群起,就在上月底,由盛大文学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首届“3G手机原创小说大展”在京启动,该活动以一字千元的“天价”稿费,对外征集优秀的手机小说创意,并试图打造出国内第一批手机小说家。此举将手机文学再一次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让大家又一次正视这股文学新浪潮。

《城外》开中国手机小说之先河

说起要打造国内第一批手机小说家,不免让人想起中国手机小说第一人——千夫长,正是这位长期活跃于广深两地的著名作家当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2004年抛出了国内首部手机小说《城外》,引发了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文坛的激烈论争,这部60篇每篇70字总计4200字的连载小说更被自称为“文化商人”的千夫长成功商业运作,先被北京的华友世纪通讯公司以18万元购得手机短信连载版权,随后又被跨海而来的台湾勤创公司以更高的价钱买断了该小说在台湾的版权,从而创下了每字100元卖断海内外手机版权的奇迹,千夫长坦承在《城外》上取得的收益已达税后50多万元,被媒体誉为“文字最昂贵”的作家。

当初千夫长是如何产生了创作手机小说的灵感的?近日,记者走进了他在深圳的寓所,不久前才顶着中国手机小说第一人的头衔受台湾文学基金会邀请赴台交流的他向记者细述原委。千夫长告诉记者,是一次浮想联翩的结果让他想到了手机连载小说,“当时很兴奋,觉得手机短信也不能总是搞一些荦素段子呀,也要提高文学档次。”当他开始具体操作时,却不是那么简单了,当时的手机每条短信容载量包括标点符号也只有70字格,现有的小说文本模式都不合适,“从前那种文学大排档的写法,70个字还不够一句废话呢。搞世界大观那样的微缩,面对一本本巨著很难找到比例下手,而且大家都熟悉的也没有多大意义。看来需要原创。”于是,千夫长便创作了这部手机短信连载小说,“其实是向一个新的文学领域进军,不像是有人误解的那样是轻率、戏弄和调侃,反而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所以说《城外》是一部呕心沥血的开先河之作。”

千夫长介绍,《城外》在短信中叙述的故事既连续又独立,情节始终在发展在继续,虽然外形变成了微型结构,但是却保留了长篇小说的气质,“我在写作中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有过多的情景对话和描写,那样就显得小说的现场局面混乱了。因为是小说,必须要叙述好故事,但要节省,不能浪费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符号,就像鼻烟壶里的内画,局限性大,但也要气象大。70个字的一篇短信不但要有亮点闪现,还要和上下篇呼应,承前启后,波澜起伏地拽着情节向前发展。”

千夫长回忆,《城外》作为国内首部手机小说发布后,购买了其版权的华友通讯的首批手机订户高达80万之多,《城外》以每天两次,每次70字的速度向订户传送,“据说该公司就此赚了近2000万。”

手机文学赛事频频,

网站打造手机文学平台

而几乎与千夫长抛出这部《城外》同时,著名文学期刊《天涯》杂志也正巧与中国移动公司等单位合作推出了“首届全国短信文学大赛”,同样将文学视点聚焦在了手机短信上。《天涯》主编李少君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回顾了举办这样一场赛事的缘起,“当时段子在网上很流行,但感觉有很多低俗的东西,我们考虑到举办相关赛事引导这类短文向健康发展,于是跟中国移动公司洽谈合作举办全国短信文学赛事。”而随着手机技术的革新,每年都举行的这场赛事的名称也发生着变化,从第三届开始不再叫“短信文学大赛”,而改叫“手机文学大赛”,因为这时候手机不再只能发送那70字的短信文学了,WAP手机上网技术让人们开始可以用手机看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于是参赛文本不再限于精短美文和诗歌,而增加了小说、散文等形式。也就是说,当年限制千夫长的70字短信容载量,此时已完全不是问题,这让手机文学卸下镣铐而大展拳脚。

而这系列赛事也让中国移动看到了手机文学这一新兴文学样式所具有的商业价值,在日趋成熟有序的手机增值服务行业,谁拥有具备竞争力的内容,谁就会抢占盈利先机。2005年,中国移动顷力打造了中国手机文学第一平台——e拇指文学艺术网,旨在建立中国第一家基于手机无线网络平台进行创作、阅读、传播的原创和出版基地,陆续开发了“手机文联”、“拇指日志”、“拇指书屋”等各类与手机文学艺术相关的无线网络增值系列产品,并每年举办各类全国性的综合性手机文学艺术创作大赛,展示和交流原创文学艺术作品。据负责该网站的相关人士介绍,该网上的单部文学作品一元即可收看,订户通过手机无线上网全文阅读,“我们发现,10万字到30万字的长篇小说最受订户欢迎,太短了订户不想要,可能因为订一万字的小说也是一元钱,订几十万字的小说也是一元钱。”该人士告诉记者,该网站上的手机文学写手靠点击率分成,如果推出一部优秀的小说获得高点击率,该写手便能轻轻松松地拿到过万元的分成。而这些手机文学写手与网络文学写手交叉,多数人既写网络文学又写手机文学,并没有明显界限,只不过作品被人们用电脑或手机这两种不同的终端阅读而已。该人士还认为,较之电脑阅读,手机阅读唯一的限制就是屏幕较小,但她相信随着手机阅读潮流的兴起,终端产品会随之进步。

记者了解到,到去年,中国移动的手机小说读者已超过100万,而去年中国手机用户已突破6亿,预计到2010年,中国手机用户数量将达到7.4亿,而习惯用手机阅读的用户将占到一成多,加之3G的应用,可以预见手机文学阅读市场大有空间。中国最著名的手机阅读软件“掌上书院”的运营商,也致力于为手机用户提供高品质无线阅读服务,创始以来已为中国2400多万位用户提供了手机阅读服务。

手机文学与传统文学

争霸前景可观

手机文学到底以怎样的文学特征吸引着读者?千夫长表示,其实古今中外关于文学书写世道人心的精神内核恒久不变,手机文学也不例其外,其变化主要是文学的载体和表达形式,而正是手机这一新兴文学载体带来了创作和阅读的极大方便和乐趣。他认为,手机已经成了和人体不可分割的一个“电子器官”,这个器官每天在创作、述说人们内心的情愫。他判定,当下必将形成一个手机小说创作和阅读的时代,手机小说是由先进技术决定的文学,是人类整个信息时代的阅读新方式,他甚至认为手机文学的出现将文学带进了最风光的时候,风景这边独好。正基于此,他在《城外》推出两年后又推出了《城外》的“前传”《城内》,同样以18万的高价将中国内地的版权卖给了北京阿尔玛通讯有限公司。

参与主办数届手机文学赛事的李少君则分析了手机文学的流变:最初的短信文学比赛要求文本比较精短,感觉恢复了中国古典语言的精短化,文字显得非常典雅,另一种则比较口语化,段子也很多。随着手机文学字数不再受技术限制,手机文学开始和网络文学十分相似,口语化而富时代气息,故事性和娱乐性比较强,叙述手法比较讲究,悬念、高潮跌宕起伏。“手机文学传播面非常广。”对此李少君有着切身体会,“我的一些诗歌也通过e拇指提供给手机订户,流传广泛。有次我到深圳出差,一位不相识的人便拿出手机翻出一篇诗歌,对我说‘这是你写的吧’。手机文学的一个特点就是,读者觉得好会存下来,通过手机转发给朋友,现在很多人读到我的诗,不是通过杂志或网络,而是手机。”

关于手机文学的文学价值,李少君表示手机文学和网络文学一样,都有时代性和草根性,短期内其文学价值很难判断,而从长期来看,文学的价值就必须有时代性、草根性,李少君谈到,技术革命导致了文学创作的发生、传播机制产生了变化,最终会影响到文学本身,“手机文学肯定是一种文学革命,它的出现使创作更加容易,我始终认为‘量大产生质好’,当越来越多的手机文学作品涌现,其间必会产生传世的经典之作。”他以网络文学为例,几年前书店里的网络文学出版物只占一小块的位置,而如今有些书店里三分之一的书都是网络小说,成了主流出版物,对于手机文学来说,也有这样的前景,只是还需要一段时间。

事实上,在3G网络领先于全球的日本,看手机小说已经从年轻人的时尚演变为新的阅读潮流,大量手机小说不仅在印成纸质图书后极为畅销,且大有与传统小说争霸之势。在日本,以实体书形式出版的手机小说已有30多部,总计销售了1000多万册,在各大畅销书榜的前10名中,有半数以上来自手机小说。2007年,由Mika写的自传体手机小说《恋空》引起热潮,有1200万读者下载阅读,网站累计点击达2672万人次,实体书出版后销量超过140万册,续集畅销290万册。

中国的3G时代也已到来,谁能说随之而来的不是一个同样繁荣的手机阅读时代?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