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对CRM非常通俗易懂的解释!--强烈推荐!

2008-10-27 22:00 435 查看
嘿,你听说过CRM吗?没有?那你可有点落伍啦,这东西现在可挺火。想了解了解?好,且听俺慢慢道来。

CRM的全称有两个,一个是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中文翻译为客户关系管理;另一个是Continuous Relationship Marketing,即持续关系营销。现在,前一个提法更普遍。就象足球,虽然是中国人发明的,可人家只认英国是鼻祖。为啥?英国人创建了各种游戏规则和俱乐部制度。客户关系管理虽然起源无从追溯,欧、亚、非、拉都可能是发源地,可大家都说是老美发明的,因为老美琢磨出一整套理论体系,先咋着、再咋着然后又咋着。不仅如此,老美还围绕这套理论体系,开发出许许多多产品和服务,号称是按照客户关系管理理论,帮助企业建立相应的业务流程。

怎么,觉着这东西听着有点深?别怕,其实CRM说白了就是想方设法地算计客户呗。不过算计归算计,咱可不是琢磨怎么坑人家。这年头谁也不是傻子,哪那么容易骗人家?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关键就是这个“道”。

其实,这客户关系管理玩意早就有了,而且实际上全世界上的商人都已经在或多或少地运用了。不信?给你举个例子。每天上班前,俺都要到胡同口的早餐摊上吃早餐。早餐摊摆在小区出入的必经之路上。卖早餐的夫妇两嘴特甜,隔着老远就冲俺喊:“大哥,上班呀,来碗馄饨还是豆浆?要不按老规矩,一碗老豆腐、两鸡蛋?”万一没带零钱,准是特慷慨地说:“甭着急给,明天一起结吧。”这怎么就是客户关系管理呢?首先,摊摆在小区口,瞄的就是小区里没工夫自己做早饭的人;其次,客户界面维护的好,那份热情,感觉自己被人家当回事儿;第三,对老客户的习惯倍儿了解,对俺的生活习性的了解不比俺老婆差,而且帐期还有优惠。不跟这儿吃跟哪儿吃?这就是客户关系管理。

那你是不是刚明白就有糊涂了:这客户关系管理这么简单,怎么大家还挺把它当回事?每天自个儿念叨几句“客户就是上帝”不就成了?关键在做不在说。你去商店买东西,售货员对你笑得特甜,就是一问三不知,你觉得自己是上帝?大街上被卖保险的抓着,一上来就滔滔不绝地背诵保险条款,你觉得自己是上帝?象铱星电话那样,自以为是高科技就往死了要价,不知道实际上对你来说能通话、能发短信就够了,你觉得自己是上帝?你不觉得自己是上帝的时候,掏钱买东西就不那么痛快,或者干脆就不掏钱。把客户当上帝没问题,关键在于你怎么伺候上帝,让他开开心心地掏钱。这就是CRM要干的事。

说了那么多,CRM到底是啥呢?一句话:首先是种管理思想,其次是套IT系统,是用来帮助企业算计客户多挣钱的工具。

知道了啥是CRM,就又有了个问题,你说人家老美没事为啥鼓捣出个CRM呢?一言以蔽之:人家市场经济发展的层次高呀。具体点说,就是市场竞争极其残酷。俺那天听电视上说,在美国每100家制造企业,经过四年后只有15家能活下来。多恐怖!其实他们的市场经济程度也不是一直就这么高,上个世纪20年代,生产出个东西就好卖,谁的生产能力高谁牛;50年代那会儿,有了初步的竞争,买东西的学会挑三拣四了,谁的产品质量好谁牛;80年代,客户遍及全球,光自己卖忙不过来,谁会建销售渠道谁牛;到了新世纪,哎呀,卖东西是越来越难啦。客户买什么都要货比三家,看质量、比价格、挑服务,真难伺候。可有时候,货好价低也卖不出去。老美的专家琢磨了好一阵,得出个结论:客户是关键。

其实这事好理解。俺问你,企业是干吗的?一句话:挣钱的。怎么挣?

俺闷头想了想,企业总收入用公式概括的话就是这样:R(总收入)=X1(每个客户购买产品1的数量)*Y1(购买产品1的客户数量)+ X2(每个客户购买产品1的数量)*Y2(购买产品1的客户数量)+。。。Xn(每个客户购买产品n的数量)*Yn(购买产品n的客户数量)由此可见,增加收入的方法有:

1.找到更多的客户

2.开发更多的产品

3.增加每个客户购买产品的数量

途径虽然有,可做起来不容易。想找到更多的客户?难。满大街拿着喇叭喊,铺天盖地撒传单?卖服装鞋帽这着也许管用,汽车军*火是肯定不行。开发更多的产品,更难。生产不是问题,但你得保证产品能卖出去才行。咋整?要先削尖了脑袋想客户需要啥,然后再回家开发产品,要不生产出来也是垃圾。让一个客户老买你的产品,只认你的品牌?太难。首先人家要觉得你的产品不错,其次你得比别人更惦记他,让他觉得心里暖融融的,然后你还得及时发现他的新变化。这年头,三心二意、朝三暮四、朝令夕改的人多了。

这三条哪样也离不开算计客户。里面涉及到企业运作的方方面面,有市场调研、需求分析、产品研发、营销推广、渠道建设、售后服务等等等等。所以老美才处心积虑地鼓捣出个CRM来。
那CRM里面到底有些啥玩意呢。咱先来看看CRM理念里有啥,下一回咱们再看看CRM系统里有啥。

就象人有两条腿,CRM理念有两大核心理念:客户细分和客户生命周期管理。

顾名思义,客户细分就是把人分成几堆。干这活图什么呀?有句话说得好:“遍地是黄金,就看你要哪一个。”GE大不大?它也不管吃喝拉撒。没人能把全世界的钱都挣了,瞅准了咱要算计哪些人,再琢磨怎么赚人家的钱。奔驰、宝马只想着大款兜里的钱,夏利、吉利照顾的是咱老百姓;耐克都穿在追风少年的脚下,买千层底的都有怀旧情节。不同的人买不同的东西。电影《大腕》有段对白很精彩:“你得琢磨人家的心理。。。。。。什么叫成功人士?成功人士就是只买最贵,不买最好。”多精彩的定位!想好了卖什么,还要想想怎么卖。DELL是直销,联想是分销;餐馆在“曲径通幽处”,钓的就是你的好奇心理,有情调;饭店在灯火辉煌处,要的是那气派,有面子。小楼盘遍街发广告;大别墅稳坐钓鱼台。不同的东西用不同的方式卖。

那客户生命周期管理是咋回事哩?这么说吧,假设你是个小卖部的老板。X年X月X日X时,一个人路过并且注意到了你的小卖部,对你来讲,一个真正的顾客就象一个新生儿一样诞生了。这时候你要做的是把你要卖啥东西告诉他,比如在显眼的地方摆个牌子,写上“饮料”。他对你卖的饮料产生了兴趣,那么这个顾客已经长成了青少年。你要向他说明你卖的饮料有啥好处:解渴、健身、便宜。。。。。。他掏钱买了一瓶,商业机会已经进入壮年。你别给人家拿快要过期的。他拿着饮料走了,顾客就此终结。你应该送出门口,说声“常来”。 生命是这样脆弱,随时有可能结束,幼年夭折、英年早逝,你的每一单生意也是如此。顾客在每个阶段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你在不同阶段要利用不同的东西来满足他。如果每个阶段都能让他满意,那么这个顾客不仅可以顺利的走到周期终点,而且很有可能会“返老还童”,经常来买东西。作买卖的,还有什么比看到有人不停地买自己的东西更开心的事呢。

小学写作文的时候,老师总教导俺们,作文内容要围绕中心思想展开。现在市面上卖的无数“CRM解决方案”都是围绕着上文所说的两个中心思想展开的。中心思想只有两个,“内容”可就多了去了。

呼叫中心人称“CRM的门面”。那咱就先来聊聊呼叫中心。

呼叫中心(CALL CENTER)以前叫电话中心,实际上就是专门接电话的地儿,主要是解答客户的咨询、问题,能力强点的还能拿呼叫中心卖东西。据说赶明儿给呼叫中心连上网,通上传真,就能叫接触中心(CONTACT CENTER)了。现在国内好多800打头的电话,都是企业建立的呼叫中心。为什么专门要这么个地方呢?省钱呗。老外给过数字,用电话跟客户联系,比面对面跟客户联系,至少便宜了四倍。怎么算出来的咱不知道,就知道企业现在都挺认可这玩意的。

别看用呼叫中心能省钱,建的时候可不一定省钱。你要是没钱呢,就用板卡式的解决方案。拿个NT服务器,插块卡,买几台电脑、几部电话就行了,界面开发也容易。总共下来有个二、三十万就够了。要是您接的电话特多,没有三十号人接不过来,那就得用交换机了。用交换机还能让处在不同地方的人用同样的电话号码,还能实现什么智能路由(就是交换机倍儿聪明,知道哪个电话忙、哪个闲)。

你要是想在客户打进来电话的时候,给他点指引那就要用一种叫IVR的东西。比如说电话进来后,客户首先听到“男性请拨1,女性请拨2”,按1后又说“20岁以上请拨1,20岁以下请拨2”。。。。。。最终把这位“要买XXX的20岁以下的男性客户”的电话转接到专门负责XXX销售的人那儿去了。兴许有些老客户没事就给你的呼叫中心打电话,你的坐席人员老记不住人家叫什么,以前说过啥,这不让人挺窝火?也难怪,今儿张三接他的电话,明儿李四接他的电话,李四那能知道他跟张三聊了些啥。咋办?你现在需要一个数据库,能记载所有的聊天记录,并且所有坐席人员都能看、都能写。最好还能有个叫CTI的东西,这玩意儿认电话号码,一个电话进来,立刻能把有关这个电话的以前的所有记录都蹦出来。怎么样,挺神的吧?不过做到这个份儿上,你的呼叫中心怎么也要投入两三百万了。

你说了,咱有钱,不怕这几百万。说实话,这只是开始。你这几百万不是用来打水漂的吧?是想直接或者间接挣钱的吧?那你的坐席人员就得真有水平。能用电话把怒气冲冲的客户摆平了,把几十万、上百万的单子搞定了,可能连个照面都不跟人家打一个。你琢磨琢磨,这需要什么样的沟通能力?薪水、奖金、培训费用,一个都不能少。

呼叫中心是“CRM的门面”。可是光门面漂亮了不行呀,后面要和前面配套才行。现在国内的呼叫中心,大部分都缺乏后援,孤零零的一个大好门面。那后面需要什么呢?别急,且听下回分解。

从产品上讲,CRM除了呼叫中心,剩下的主要就是软件了。

CRM是用来管客户的,软件是接触客户的人来用的。俺见的世面少,觉得企业里无非就是三种人经常接触外部的客户,作销售的、弄市场的、搞服务的。所以CRM软件也就分成销售、市场、服务三部分。

听说CRM软件是从销售软件长出来的。也难怪,企业算计用户还不就是为了多卖点东西?这个软件对作销售的有啥作用呢?俺觉得也就是当个记事本。跟哪个客户有联系呀,客户里有几个联系人呀,历史交往记录呀,销售情况呀,下一步的计划呀。。。。。。那你说了,花了挺多的钱就干这个?别急。对士兵是这个作用,可对司令就不一样了。当经理的能随时知道手里有多少客户,那些是刚发现的,那些是要下定单的,那些是要重点公关的;哪个销售工作勤奋,上周拜访了三次客户,哪个销售精明,上个月签了二百万的合同。。。。。。用友的老王挺牛,股市上轻易就圈了几十个亿。他就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有个销售请他出面拜访个客户,结果他对客户根本不了解,虽说临场凭着机智勇敢没丢面子,可也惊出身冷汗。遂感叹:客户管理很重要。(内容大致如此。)而且软件还能解决个大问题:不会让你的客户因为销售的流失而流失。现在跳槽和吃饭一样简单和频繁,手里攥着几个大客户的销售比当经理的还冲。为什么呀,客户信息在人家脑子里,他一走,联系就完全断了线,你敢不哄着他?

在销售管理软件就是客户关系管理软件的年代里,用户遇到了和销售有关的新问题。一方面俺们公司每年花老多的钱做活动,热闹归热闹,可对销售有啥帮助没?另一方面,俺们公司那些产品都是咋卖出去的呢,是客户看了广告还是因为促销?是演讲奏效还是口碑相传?你们搞软件的是不是帮俺们想想?于是乎,就有了市场管理软件。从市场方案制定、实施效果(比如说发现二十个潜在客户)到效果评估(就是投入产出比),还有就是能把市场活动和销售合同联系上。有啥好处呢,这能让聪明的老总分析出某种结论:原来张老二买我的东西是因为看了美女的广告呀,呵呵。。。

产品卖多了,难免会出些问题,需要修修补补。所以在CRM软件里还有有关服务管理的内容。但是俺琢磨着,非要给搞维修的上个系统,十有八九是作销售的要求的。为啥?这回给你讲个俺亲身经历过的悲惨事件。X年X月X日,俺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XXX大客户的CIO办公室,俺要用美好的电子商务蓝图和精彩的产品性能介绍打动他,让他签下这笔价值XXX 元的大单。而俺刚刚落座,CIO同志就冷冷地对俺说:“你是来解决上次那批产品的问题来的吧?”俺:“。。。”CIO:“你们的产品太。。。(此处省略200字)了!!你们的服务太。。。(此处省略250字)了!!你们的工程师太。。。(此处省略300字)了!!”对销售来讲,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再给俺一个机会,俺一定会让那些搞维修的上个系统,记录所有的维修记录,以备俺查询。当然了,维修本身也是个非常复杂的事,有服务请求管理、备件管理、工程师管理,复杂程度还在前两者之上。

CRM软件产品虽然分这三大部分,可以只上某个,或先上某个、后上某个,但系统之间切切不可分裂开来。IBM曾有句口号:“One Team,One Voice。”当初俺对此并不十分理解。而随岁月流逝,俺感悟渐多:对一个大企业来讲,这寥寥几字,谈何容易呀。
俺前一阵连买房子带装修,险些累得吐了血。越回味其中味道越觉得这跟实施CRM差不多。

由于要结婚需要有地方住,所以俺两口子决定要买房。买房是个大事,两口子要达成共识,为了这个目标而共同努力才行。企业则是为了进一步的发展,要建CRM。有位天才说:“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俺举双手、双脚赞同。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不重视,啥事都歇菜。象CRM这样的项目,一定要大老板出面表决心,定任务:不成功、则成仁。这样开始实施CRM才有坚定的基础。

买房第一步:先看看自己有多少家底,然后再看看外面的房子要多少钱。北京的房子从每平米一千多到一万多都有,以俺现在这点积蓄,只能瞄着每平米三千以下找。CRM软件有上千万一套的,也有两三万就能搞定的,关键是量力而行。

买房第二步:搜索楼盘。在价钱范围确定的情况下,选择楼盘的标准大致有这么几点:地段如何、户型好坏、社区。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标准自然各异。CRM厂家起点不一样,有以前做ERP的,有以前做财务软件的;有作CALL CENTER为主的,有擅长销售自动化的。在选择的时候,既要看自己目前的需求是否能够满足,也要看今后的发展空间如何。比如说有的楼盘虽然现在觉着远,可是今后轻轨车能直达,所以距离不是大问题。有的CRM软件便宜实用,可是不能和企业现有的系统集成,那咱们就得多掂量、掂量了。户型的好坏也很重要,往后吃喝拉撒睡都在这里,哪点设计要是不合理,改动的余地可是有限,毕竟墙不能乱拆。虽然所有的软件都能够进行客户化的再开发,可是有些软件,尤其是大型的软件,本身就已经体现了很多流程思路在里面,如果你自己的核心流程跟人家软件的流程根本就不是一码事,最好是别选,有修改的工夫自己开发一个都够了。

买了房子就该装修了。施工队的选择是件大事。街头的民工咱不放心,连个窝都没有,出点事找不着人可咋办。小集成商虽然便宜,可是朝不保夕,过两天就散伙了,出了问题干着急。选装修队的时候还得看看他以前都干过什么项目,干得咋样。搞家庭装修的未必能够干工程装修。做ERP出身的不一定能做CRM,至少别让你自己成为他的第一个CRM实验品。俺平时忙,没工夫天天看着施工队,而且俺也不懂装修,人家玩猫腻也看不出来;想请个监理又觉得太贵,只好经常托个懂装修的朋友帮俺监督监督。很多企业上系统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开发商说工作量有多大就是多大,咱不懂这个呀。所以最好要请监理公司来进行项目监理,最起码也得请个专家顾问什么的给把把关。

装修完了不能立刻就入住。装修的时候用的这涂料那胶水的,保不齐含点什么气体,所以整完了要通通气,免得中毒。信息系统上线也并不意味着马上就能用了,要磨合磨合。比如和老系统的切换呀,新系统本身的调试呀,总之有个试运行时期比较好。
系统上线喽!革命成功喽!非也,非也。系统上线只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要想用好系统,还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呢。

首先当然是培训。以俺的陋见,要对公司所有的人都进行培训,而且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培训不同的内容:对公司全体员工,要以“客户导向”这种理念为培训内容;针对中高层干部,要明确公司上系统的目的是什么,目标是什么;对于使用者来说,操作培训必不可少。培训工作极其重要,决不应该是形而上学的东西,只不过很多企业把培训弄成了走过场。这里有CRM产品厂家的问题,拿人钱财,与人产品,压根儿没有考虑如何帮助客户有效的使用系统。更多的责任在企业自己。你说你花了老多的钱,就为了买来一堆机器和光盘?花钱买到的应该是一套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客户资源的方法,里面既包括了客户管理的工具,也包括工具的使用方法。工具要用起来,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培训就是要告诉大家,这工具是干啥用的,该咋用。据说人家国外公司上个大系统,培训费用占总费用的5%,自个儿对照对照吧。

人呀,是个懒惰的东西。原来习惯做的事情,用的工具,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决不轻易改变。象CRM这么个东西,既会改变原来的工作流程,又是个新的工具,简直就是向人的惰性进行全面的挑战,咋取胜?首先要切断退路,然后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这样胜算就基本在握了。

切断退路,就是要把CRM所取代的原来的流程和系统彻底的废除。当然了,刚上线的时候,新老系统总是要并行一段时间的,可是要有个明确的时间点,把老的停掉,否则没人用新的,俺敢跟你打赌。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如果你已经结婚了,有了新欢,就必须先离婚,再和小情人结婚去,否则就是犯了重婚罪。

"胡萝卜加大棒”就是要有奖惩措施。比如系统刚上线,里面啥也没有,你得鼓励往里加数据。举办个竞赛什么的,一个月里谁输入的数据多,多发半个月工资;死活就不用的,扣一个月奖金。一个月后,大家比较习惯用CRM系统了,里面也有东西让大家使了,系统应用就算有小成了。然后你就要深入系统使用第一线,看见张三利用系统改进了和客户的关系,你就树个典型,宣传宣传;知道李四使用系统有些心得,你就写个稿件,推广推广。同时诱使经理们都通过系统来考核员工业绩,你不用系统,老板就不承认你干的活。这样前有萝卜后有大棒,系统应用不愁没进步。

写到这里,“戏说CRM”就算告一段落了。最后用国父的语录和众多CRM以及其它信息系统的建设者共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