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职场人生

二﹑应届毕业生应如何调整自己顺应市场需要

2008-08-17 11:27 281 查看

二[/b]﹑应届毕业生应如何调整自己顺应市场需要[/b]
近 日 , 根 据 前 程 无 忧(www.51job.com)调查显示,超过60%的学生受访者,仍然选择北京、上海、深圳三大城市,作为求职第一目标城市。69.5%的学生受访者选择在毕业后就业,选择考研的为7.7%,选择创业的占到10.8%,出国深造的为3.19%。起薪方面,参考教育部、劳动部、人才市场、用人单位多部门、多层次的数据调查信息统计显示,今年全国范围内,毕业生第一份工作工资拿到600-1500元的比例最多,达到36.1%,1500-2000元的为28.2%,2000-3000元的为20.6%,3000元以上者为15.1%。由于该项统计的结果不仅与行业、部门、工作分类、单位效益,工资形式等因素紧密相关,还与地域,时域及经济环境有所关联,统计的难度很大。尽管我们尽力扩大调查面,增多调查人数,但这项调查的实质还是抽样调查,所以其结果仅供参考。统计中我们还发现:05年至今的四年间,对比相应的经济通胀,工人薪资反而逐年紧缩。
大部分毕业生抱怨:家庭对大学的投入与毕业后得到的薪资形成的比例不合理, 与此同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也存在不小的意见。
虽然学生们出自各大高校五花八门的专业,但在选择自己心仪的职位的时候,市场类和人力资源类职业占据60%以上。尤其近些年来持续升温的公务员,海关等都是应届毕业生竞相追逐的对象。一些化工类、IT类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对于将来的就业方向也都集中在了市场和人力资源上。实际上,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出口贸易形势大好,制造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带动了职场对技术人员的需求。另外,电子﹑通信﹑软件﹑芯片﹑网络﹑路由﹑交换,安全等高新领域都急需高端科技人才。据“中华英才网“的统计结果显示,今年三月,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共计空缺职位四万四千八百七十三个,其中一万六千五百就是个职位来自IT行业,占总需求的百分之四十。因特网面临人才危机,委托进行此报告的因特网网络公司Cisco System 的Mike Couzens说:“商业界对IT技短缺的问题已经讨论了一段时间了。”报告称,中小型企业更容易受到技术短缺的影响。但对于要进行学习的人们,这种短缺正呈现出无法估计量的就业机会。当你凭着“IT国际认证”去求职时,起薪将不低于8万/年。
应届毕业生的特点在于“新”,在IT行业,“新”就代表着生产力和竞争力。然而现行高校教材明显过于老化,其更新速度更是严重滞后于IT行业的发展。这就导致了半数以上的应届毕业生进入公司后,知识脱节,上手慢。用人单位为此往往投入较高的培训成本。一些大学生迫于就业的无奈,先就业后择业的态度使得企业也很为难,同时,大学生的这种定位也成为自己频繁跳槽换行的内因,无疑会增加学生自身的职业发展风险。突然的“不告而别”往往令用人单位措手不及,令他们用于新员工的培训投资“血本无归”。这种种因素又进一步导致用人单位越来越不愿选择应届毕业生。
尽管在工作地,薪资、晋升制度、保障等诸多方面也存在矛盾,但众多矛盾中上面举的才是双方最大、最根本的矛盾。总之,原本依存的双方就这样因为种种原因渐行渐远。
买方和卖方达不成协议,就需要一个中间促力。而职前教育正是现行最有效率的促力。
不难预计: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职前教育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以此为业务方向的培训机构也会成为应届毕业生选择的对象。尤其是IT行业,这种变化将最为明显。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