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IB客座主编(三)——美国康普企业解决方案大中国区总监黄海涛 推荐

2008-06-13 10:28 405 查看
[align=center]数据中心的“绿色革命”[/align]

本期客座主编:美国康普企业解决方案大中国区总监黄海涛(Charles Wong)
黄海涛(Charles Wong)先生在通信与IT领域从业20余年。先后在AT&T、朗讯、亚美亚以及美国康普等公司担任包括技术、市场、业务拓展、销售等方面的领导职务。现全面负责美国康普企业解决方案业务部门在大中国区的业务。



IB执行主编陈芸华先生(左)和客座主编黄海涛先生(右)



陈芸华(以下简称陈):我们非常高兴邀请2008年第三位客座主编--美国康普企业解决方案大中国区总监黄海涛先生来到IB会客室,一起讨论“数据中心的‘绿色革命’”。

黄海涛(以下简称黄):谢谢你的邀请。

陈: 美国康普SYSTIMAX综合布线产品在80年代末进入中国市场,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布线产品之一,在与中国布线行业共同成长和发展的20年间,你认为中国布线市场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黄:今年是美国康普SYSTIMAX综合布线业务进入中国市场20年,这20年我们可以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987~1992),是启蒙阶段。当时中国市场根本没有综合布线概念,我们主要做宣传,项目一个一个的做,花很多时间才完成一个项目。第二阶段(1993~1997),是推广阶段。此时国外很多企业纷纷进驻,中国用户开始注意到综合布线系统带来的优越,但在认识和应用范围方面还有很多局限性。第三阶段(1998~2003),是布线发展黄金时期。市场初具规模,用户认识到综合布线的重要性,开始费心思花资源来做。这个阶段充斥着一些假货的进入,使得市场虽繁荣却也混乱。第四阶段(2003~2007),市场从开始时的混乱状态逐渐进入理性发展时期。铜价上涨、许多小公司被市场竞争淘汰,客户逐渐认识到平台的重要性,需求逐步理性。我认为中国布线市场在未来5~10年还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陈:近年来,数据中心综合布线业务成为布线行业新的业务增长点。美国康普2007年委托AMI Partners做的一项研究表明,预计 2010年亚太地区数据中心综合布线业务中将占据32%的份额,中国的数据中心综合布线业务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37.5%。黄先生如何分析这组数据?



黄:数据中心业务增长的确非常迅速,2007年美国康普在数据中心综合布线业务翻倍增长。综合布线市场现在两极化,数据中心在最高端。我们一直关注综合布线趋势走向,关注思科、惠普一些大厂家的行动,他们正在把一些分散的数据中心集中组成大的数据中心,这种情况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早就开始了,且一直在延续,在中国尤其是大的企业、银行、证券、交易所及IT公司也在朝这个方向发展。站在高端市场的浪头,我认为美国康普的市场份额增长会超过市场的平均增长。

陈:数据中心是一个集合了目前布线高端技术,各布线厂商高度关注的市场。做为提供高性能的端到端解决方案的布线产品厂商,你认为应用于数据中心的布线产品应该具有怎样的特点?

黄:首先布线本身的要求一定需要非常快的速度,配置要和容量有关;并且要具有高可靠性,在高可靠性的基础上要有布线产品的保证;数据中心所处理的数据一直在增加变动,这就要求数据中心要具有可管理性及安全性,要确保数据中心管理的安全性及扩充扩容的安全性;最后要具有很好的售后服务及超前的意识和理念。



陈:现在能源与环保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两大难题。IT产业给世界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变革和进步,但也带来了更多的能耗压力。绿色IT成为全球IT产业发展的时代潮流。以美国硅谷为代表,IT企业绿色化的出路主要有三条:传统的硬件制造商,以英特尔为代表,在核心处理器的电子元件采购上尽量采用节能减耗的材料,事先绿色采购;以整机和系统为产品的供应商,以HP和SUN等为代表,在系统组装上采用更加节能的手段;以软件设计为核心的企业,如微软等,以软件设计的节能减耗为目标,比如Vista系统的自动休眠功能,微软正在研发的“云处理”项目等。请问美国康普在绿色、节能和环保方面有哪些优势?



黄:我们的优势在于:第一,在节能方面,我们多用光的连接,而且,根据TIA标准的要求设计节能机柜。第二,我们非常注重设计环节,譬如说在负责一个平台连接沟通的时候,会采用最好的设计达到节能效果。在数据中心空调耗电方面多注重铺排通风配置和散热冷热通道设计,避免交叉混合浪费效率。第三,在材料方面,我们根据无毒绿色材料标准的要求生产产品。美国康普非常注重线材的选择,满足欧洲ROHS标准,保证不含有害的材料,不挥发有害的气体;材料防火方面尽可能做到高等级和低烟无卤。第四我们与美国硅谷保持联系和交流,在设计方面、产品如何铺建平台方面尽量与他们一致。最后,如果要环保,我们要避免由于在技术、容量和扩展性上的设计不足而需要重新布线。综合布线的生命周期越长就越是环保。

陈:数据中心的大量建设提升了全球信息化的水平,但是随着服务器等IT设备数量迅速增长,能耗急剧增加。据统计,2007年我国IT设备总耗电量为300亿~500亿千瓦时,其中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占到约40%。因此,在全球能源日趋紧张、能源成本不断上涨的背景下,构建以绿色、节能和环保为核心价值标准的绿色数据中心迫在眉睫,数据中心的“绿色革命”成为主旋律。黄先生认同这样的观点吗?



黄:我还是认同这个观点。数据中心耗能是非常巨大的,美国也做过同类型的研究,调查表明数据中心耗电量占美国总体耗电量的比例超过1%,而且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甚至现在都有可能到2%。在数据中心里耗电最多的地方是空调,空调耗电量在数据中心中超过40%。解决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在设计时要注意选用多个光缆的连接,因为光纤连接的耗电只是铜缆连接耗电的1/6。虽然光纤连接价格相对较贵,但是从整体出发每年节省的电费也很可观。其次,数据中心节能安装涉及的标准很多,重点是铺排配置及空调散热方面的处理。还有多用光的配线、多用光缆也具有非常好的节能效果,因为通常光的密度比较高,体积小省很多材料,降低耗损。



陈:我曾看到一组数据,绿化后的数据中心节省高达60%的能源成本;动力智能散热可帮助数据中心降低15%至40%的散热成本;虚拟化和整合将使服务器能耗从500万千瓦降至180万千瓦;数据中心的碳排放量最高可降低40%。绿色布线是当今布线技术创新的重点内容。做为数据中心的无源物理层的基础建设,黄先生认为数据中心综合布线如何体现绿色、节能和环保?



黄:从绿色、节能和环保角度,数据中心的布线可以考虑以下几点:1、在主干传输中尽可能多的考虑使用光缆,光端口的平均功耗比铜端口要小得多,大约只有1/6。当然这要与设备相配合。2、目前数据中心的主要能耗是空调制冷,约占总能耗的40%, 所以在数据中心设计中应考虑冷热通道的问题,在TIA942标准中已经提到这一要求,通过合理的地板开孔,机柜摆放,气流组织,使得冷热气流不混合,不交叉,从而提高制冷效率。冷热通道的建立,可以大大节省能源。这其中线缆的布放要合理,避免对气流的阻碍。3、选用好的机柜,使散热效率更高。4、为了能在高密度的数据中心节省空间,可以考虑采用高密度的预端接光缆,这种室内光缆可以大大节约光缆的布放空间。比如一根144芯的光缆外径只有13mm。5、从环保角度还应该考虑提高电缆和光缆的防火等级,目前主要由欧洲方面的低烟无卤标准,和北美的阻燃标准。

陈:中国用户在数据中心的布线选择上,你觉得应该建立怎样合理而前瞻的思路?

黄:根据已有的案例来看,我觉得中国用户在数据中心布线选择上越来越理性,越来越精明。目前中国用户在布线选择上第一要考虑产品的可靠度,所谓产品的可靠度不一定是其产品的技术超前性有多久,而是考虑产品本身在可预见的将来是否与其相关系列产品的推出相符合。第二用户还要注重在安装整个过程中,安装人员及售后服务是否得到保障。第三,用户还要考虑到数据中心的可管理性,是否会选择智能配线相关技术,因为智能配线对数据中心的管理将提供很大帮助。第四,安全性能是否可靠,数据中心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网络物理层是造成系统宕机的主要因素之一,数据中心是网络的核心,所以安全性能是用户必须慎重考虑的。

陈:据了解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2008思科网络大会上,美国康普的SYSTIMAX万兆铜缆,与Intel和Cisco共同以交互方式演示了 10GBASE-T 连接。这种与网络产品联合演示的意义是什么?



黄:许多用户从总成本角度考虑,仍然选择铜端口做为数据中心的主干传输,为了保证能在100米的通道上达到10G的传输性能,2008.2.8 TIA/EIA 568 B.2 中增加了CAT6A的电缆标准。然而,目前真正提供符合标准或优于标准的CAT6A电缆的厂商还不多。
在制定铜缆及光纤布线标准方面,美国康普始终领先一步,这使得我们能够早在标准得到批准之前即开发出创新的经济型解决方案,我们的解决方案不但符合标准要求,而且具有业内傲视群雄的性能。
在SYSTIMAX GigaSPEED X10D解决方案的开发过程中,美国康普实验室的工程师创造出独特的专有设计工具,以便对布线信道中的外来串扰ANEXT进行量化和预测。在现在称为“6包1”的电缆环境,即最恶劣安装信道测试配置下对外部串扰进行性能测试和鉴定并得出结果。
建立这样一个联合的演示平台,就是给用户以信心采用更高性能的布线系统。这个演示平台也显示出SYSTIMAX GigaSPEED X10D解决方案具有最优的性能。

陈:北京奥运会采用的产品最大限度地通过绿色采购获得。美国康普参与了首都机场T3航站楼及中央电视台新址项目等一些相关项目的建设。做为重要的信息基础平台的建设,你认为SYSTIMAX系统如何体现“绿色奥运”的理念?



黄:作为全球最大的综合布线厂商,美国康普拥有曾经为众多类似的大型项目提供解决方案的经验,我们的产品也经历过大量用户长期使用的考验。因此,美国康普SYSTIMAX综合布线系统具有大型重点项目的先天优势。考虑到T3航站楼和中央电视台,都是对网络运行可靠性和速度要求极高的客户,为此,美国康普向客户推荐使用的是我公司最成熟,性能最佳的解决方案,即在铜缆方面,使用的是GigaSPEED XL 系列六类产品,它是目前业界性能最好的六类解决方案,它支持多达6次连接和短链路环境,这些都超越了所有国际标准的指标,因此完全能适用于最严酷的用户环境。在光缆方面,使用了LazrSPEED OM3万兆级多模光缆和TereSPEED 零水峰单模光缆,可完全支持,目前最新的10G 网络应用和未来的100G 的网络系统。由于万兆光缆的特殊性,用户无法通过现场测试的方式来检验,我们的LazrSPEED 是全球唯一 一家获得UL实验室DMD测试认证的产品,其万兆性能是完全有保证的。而TereSPEED零水峰光缆,为用户未来的波分复用预留了足够的带宽。 两个项目选用的 所有产品都是满足ISO 低烟无卤安全标准的产品。 在这些项目中,美国康普根据用户的不同应用环境,使用了不同性能的解决方案,通过最佳的产品组合,为用户建立了一套可靠,安全,高速的全网络系统。



陈:我们知道,中央电视台新址项目的B标段电视文化中心选用了iPatch智能配线管理系统。由于智能配线管理系统会带来成本的巨大投资,用户该如何合理衡量智能管理与成本投资之间的问题?

黄:智能配线管理系统作为企业IT服务系统的通信网络基础承载平台,其价值是透过智能配线管理系统的功能来体现,如自动追踪跳线、网络资产管理、物理层连接审计、远程管理操作等。通过这些功能所提供的智能化管理带来了操作人员生产效率的提升,维护成本的降低,体现了其操作价值。作为企业CIO和CFO,透过智能化配线管理的操作价值,带来了企业IT服务平台管理能力的大大提升,最终使企业业务平台的运行的整体效率大大提高,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商业收益。
所以从项目初期来看,我们可能有智能配线管理系统投资巨大的错觉,但是从使用的角度,智能配线管理系统给企业IT服务平台的管理能力带来了提升,而这种提升增强了企业业务平台的生产效率和整体竞争力,最终为企业所带来的商业价值和收益,远远大于最初的投资。我想这也是目前很多大型项目中用户最终选择美国康普智能化配线系统iPatch的原因所在。

陈:做为中国布线行业元老型的企业,美国康普如何在激烈竞争的中国市场中保持不断增长和稳定发展?



黄:美国康普主要从两方面着手:首先,保持竞争优势。从综合布线进入中国市场之初到如今的理性成熟的市场发展阶段,美国康普一直作为行业领头羊,引领着技术的进步。我们拥有庞大稳定的销售网络、渠道和分销商,可以在较短时间完成任何一个大项目的产品调度,这些都使得我们的品牌在用户的心中根深蒂固。其次,注重技术创新。我们的创新不是闭门造车,我们每隔1~2年都要做全球性的市场调查来寻求用户对产品、对解决方案的心声,从用户需求、市场供应及自身特点来研发既创新实用又超前可靠的产品。

陈:倡导绿色、节能、环保理念,体现了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事实上,现在用户在设备选购时越来越重视总拥有成本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尤其在新一轮数据中心建设中,精明的用户除了考虑传输性能、安全保障、功能配备等指标外,更加关注能耗、散热、占地空间等对降低TCO效果显著的细节之处。数据中心的“绿色革命”是大势所趋。

注:本文为部分刊登,更多精彩内容请见《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8年第6期。
声明:本文版权为《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严禁引用转载。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