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界新闻

创业板能否打破资本市场的格局

2008-04-03 10:43 344 查看



 
 
创业板能否打破资本市场的格局?

文/王易见
 
   
“不能把创业板市场看做是圈钱暴利的市场,这是很严重的问题,”近来有人对创业板提出了这种担心,的确,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如何避免投机、作弊、市场操作等行为成为完善创业板的重中之重,也成为创业板打破资本市场格局的决定性因素。

 

   
分析一下创业板的特征,创业板主要服务于高科技高成长的企业,为其提供融资途径。首先看看创业板的服务对象------高科技高成长企业,这让我们不难想到最近几年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再看看服务内容------提供融资途径,这让我们想到了活跃在资本市场的VC和PE,而VC和PE的成长和互联网的发展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意义上说,创业板的发展壮大也将依赖于大量的中小企业和资本,毕竟它只是一个平台,而不是一厢情愿,这似乎有点像双选会,供需双方必须同时到才能把这个市场兴起来。

 

   
按照服务对象分析,普通的中小板主要针对传统产业型企业,比如制造业等等;这和创业板的服务对象不同,后者在风险和收益两方面都颇高,但在项目前期可能不会盈利。目前,这类项目主要依靠VC的资金,所谓的成长性、创新性和行业多样性则由专业的VC去评估。而创业板如何对项目进行评估,也就是这个准入制的问题,应该引起大家的思考,这是规避风险的第一道关口,否则一定会形成很大的泡沫经济。

 

   
创业板的持续发展依靠两方面因素,一是上市企业,一是资金。企业这方面似乎不存在问题,需要资金的企业很多,关键是准入制,目前有专家提出采用两套标准衡量企业的盈利性和成长性,在两方面均提出了明确的指标,旨在降低门槛的同时降低风险,最大程度上避免投机行为。

 

   
而在资金方面呢?受限于企业的规模,创业板在资金来源上会有巨大的挑战,毕竟资本市场趋向于高风险高收益的意识在降低,最明显的表现是VC的PE化。其实VC也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正在减少,而更多项目呈现了收益和风险不匹配的情形。以前被VC竞相追逐的互联网逐渐被冷落就是个例子。

 

   
资金的制约将反过来限制创业板发展。优质企业并不局限于去创业板融资,这个阶段,如果有VC和PE的介入,过两年上中小板也不会是什么难事。其实,创业板的定位决定了优质的企业和资本对其都有一丝顾忌。

 

   
显然,单靠创业板一厢情愿也不能成功,企业和市场、资本都需要一段时间承受期,创业板也需要更长时间来证明自己。毕竟在中国这样一个并不理性的投资环境里,要规避风险、提高汇报是件麻烦事。创业板能否打破资本市场的格局?我们拭目以待。

 

强烈推荐:个人电子书广告赞助开始拍卖 

------------------------------

本文作者王易见,欢迎合作

联系方式:

QQ 543415188

MSN feitianhanxue@hotmail.com 

Email:feitianhanxue@126.com

分享到新浪微博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