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软件外包,不仅仅是软件实现本身,而是一种服务

2008-01-26 23:59 489 查看
前几天,日本客户来公司,客户没有带来订单,也没有带来有人预想的详细需求说明书。而是一个期望。

这让等着米下锅的项目开发人员很是 吃惊。因为这不符合客户的习惯。日本人的细致,是让我们这些开发人员早有领教的。

1) 日语不行,不是课题点。客户这样跟我们说。因为要日语好,那么找一个日本人就行了。

2) 软件实现,不是问题,中国,印度有的是能够实现的团队。客户举出了他们一系列的客户。

而,对于新的领域,缺少的是什么?是方案,设想,创意和创新。这个比技术本身更重要。客户非常认真地,传教式地重复着“提案”的字眼。对于一个已经是站在顶端的企业来说,他们懂得还需要活力,需要创新,也渴望创新。

客户期望我们能够在新的领域里,给出提案。一个好的提案远远胜过一个单纯的软件实现(开发)。

这意味着什么?从民族的立场来说,日本企业不仅仅是要获得中国廉价的“简单的”劳动力,还要凭借资本获得中国人丰足的才智。从外包角度而言,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在激烈的环境中生存,一条道路,是成为一个“代码”制造工场,不断扩大规模,以规模取胜。另外一条道路,就是要进入到一个行业中,不断积累行业相关的知识和人才,成为一个行业的方案提供商(外包 -〉 自主(提供服务))。

软件外包在很多国人眼里,是很不入流的。大家的印象,似乎还是停留在代码工人的认识上。事实上,外包中,代码工人,仅仅是外包的第一步,很初级的一步。当一个企业在一个行业足够强的时候,它的角色就会有很大的转变,他又很多选择。外包,用现在流行的话说,是在提供服务。软件本身,并不是全部。

另外国内的软件市场,总的来说,看似轰轰烈烈,但人们对于软件的认识和需求,都处于一个成长期。没有一定的资本(还有灰色资本),很难在国内站住脚跟。外包,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算的上是一个资本积累的方法。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