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职场人生

IT人纷纷逃离IT

2008-01-18 14:34 267 查看
“我是绝对不想再回IT行业去做了!”曾在多家知名IT企业工作过的张先生,最终还是决定从IT行业彻底离开,自己开办了一家从事工业品贸易的公司。

和张先生一样,1999年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软件开发的胡先生,也在2005年从IT行业离开,来到一家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公司做业务。说起自己从IT行业彻底离开的原因,他们都认为并不仅仅是因为劳动强度和待遇下滑等问题。

薪资、强度的困扰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兴起的IT产业,曾经风光无限。当时,IT行业的丰厚利润让现在的人无法想象。据当年在国内从事苹果电脑销售的人士介绍,1988年,销售一台苹果电脑,大约能有2万元的利润。利润的丰厚自然提高了整个行业人员的收入水平,IT成为高收入、高福利的诱人职业。

而如今,同样销售一台苹果电脑,获得的利润大约只能有100元,有时甚至连100元都达不到。IT行业进入了微利时代,行业的薪资水平也逐渐趋平。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与中国企业人才研究中心在2005年所做的《中国IT行业人才现状调查报告》,IT企业的工资水平,略高于我国企业员工人均收入水平。但仍有近一半IT从业人员的月薪在3000元以下,月薪高于8000元的比例仅为11.5%,IT已不再是“高薪”的代名词。

骆女士曾经在IT行业内工作了6年,去年跳槽到了一家风险投资公司。说到两个行业的薪资水平,她告诉记者:“行业的平均水平确实相差很远。目前,投资这个行业正在走红。”胡先生也表示,目前自己的薪资水平比在IT行业高了很多。尽管这有职位的因素,但他在IT行业工作的同学,也普遍都遭遇了薪酬上升的“天花板”。“在25-28岁这个阶段,IT的待遇还是很不错的,但再往后,增长的空间就很小了。”他告诉记者。

除了待遇方面的满足感下降,IT行业特性带来的超强工作负荷,也让在IT行业内摸爬滚打的人身心俱疲。由于产业始终处在技术变革的风口浪尖,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也远远高于其他行业,这让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不得不跟着高速运转。“产品更新换代层出不穷,你必须要学习很多新的东西,强度大是可想而知的。”韩女士曾在一家韩国IT企业负责市场推广,对工作强度的感觉也很直接。

“这些都不是主要的。”在胡先生看来,就IT企业和其他企业对比来看,IT行业的工作强度并非最大。韩女士也告诉记者,在她进入汽车行业后,工作强度一点不亚于原来。“最关键的是在IT行业,看不到自己的根在哪里。”胡先生一语点破。

IT:根在哪里?

胡先生认为,IT产业技术变革、产品更新换代迅速的特性,导致行业普遍浮躁,每个人、每个企业都希望能抓住某个特定的机遇,一夜暴富。同时,行业更新过快还导致了一个不良后果:员工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没有长期信心。“我在房地产行业,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自己5年之后,10年之后能向什么方向发展,但在IT行业,我从事的工作5年以后,甚至10年以后是否还存在?”胡先生转行之前曾在某世界500强企业从事软件开发,如今他原先任职的这个部门已经被整体解散。

张先生同样也是考虑到职业的可持续性。“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这些传统产业不管如何起伏,它始终有自己存在的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张先生说,“无论如何,传统行业不会面临整体的风险,剩下的就是自己在经营和管理方面的挑战了。”

张先生同时认为,IT行业整体浮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员,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的频繁变动。“一个政策从制定到员工理解,到执行,再到体现效果,至少需要5年时间,可还没到两年,领导就变了,又是一个全新的工作思路,让员工怎么能踏踏实实工作?“

新华信管理咨询公司高级经理杨鸿也认为,企业应该为员工设计职业发展规划,赋予员工更大的发展机会,帮助员工规划其下一步要做的岗位,让员工可以很清楚下一步朝哪个方向发展。

不过,对于IT企业的快速更新,韩女士也认为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她认为,在IT企业的那段工作经历对她而言非常宝贵。由于IT行业产品的频繁更新换代,作为市场推广人员,必须在短时期内迅速了解产品的特性,把握产品的卖点并将其有效地传递给客户。这对任何一个行业的市场推广来说都是挑战。而在IT行业积累的经验,使她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这些挑战。本文出自 51CTO.COM技术博客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职场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