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我们如何教育孩子(转载西路的作品)

2007-04-15 16:27 369 查看
一日在朋友家做客,恰巧朋友上高中的孩子的老师前来家访,朋友问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并说孩子上了半年高中了,因为离家远,父母不能及时知道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很是着急。孩子的老师就说:“你评判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很简单,他寒假回来时如果面色灰黑,头发蓬乱,两眼无神,一身疲惫,那就证明他在学校全身心投入学习了。但如果他回家时头发梳得油光发亮,神采奕奕,非常轻松,那就证明他在学校肯定没怎么学习。”老师的这番话让我心头一酸,一个高中生得到如此评判,一个花季少年为学业所要付出的所应该付出的一切都在老师和家长的掌控之中,何其悲哀无奈也哉。

  说起孩子,也许我们普遍想到的是这一生如何能够给孩子一个舒适的环境优越的条件,如何让孩子学有所成,有一份好的工作,完成我们一生的心愿。于是,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在父母的圈套里按部就班地成长。从胎教到少儿特长班到数理化各科辅导班,孩子的一生塞满了父母的各种期待。惟恐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使父母不遗余力地在周末和晚上奔波往返于各个特长班辅导班之间,我们的孩子机械地跟从,那超凡脱俗的气质和父母都不及的能力使做父母的一度颜面生光。

  想起了我的少年时光。可供回忆的玩乐虽然很简单但却那么丰富那么乐于回忆。放学归来在田间路上嬉戏打闹,不出月亮是断然不会回家的。不上学时,成天泡在河边摸鱼捉虾,在深密的玉米地里捉迷藏,在松树林里追野兔,在房前屋后的树上粘知了,掏鸟窝掘田鼠,浑身泥土,极其疯癫却也乐此不疲。没有现在孩子的高级电动玩具、芭比娃娃,也没有电脑游戏,更没有特长补习,回忆起来却也是如此地向往和喟叹。再看看我十岁的儿子,早上被我早早拖起,睡眼惺忪地吃喝,睡眼惺忪地上路。回家以后,我就不停地追问:作业做完了吗?练琴去。练完了吗?读书去。读完了吗?来,孩子,再做两道奥数题,快上五年级了,该参加奥数比赛了。睡觉前我又会说:儿子,听听英语磁带吧。如此循环往复,只有到了周末参加完特长班学习,我才带儿子简单去去公园,吃吃烧烤,做一片刻的休闲。

  许是时代发展了,经济腾飞了,游戏也升级了,孩子的快乐却没有与此成正比。有天我对儿子说:当个小孩多好!儿子马上反驳:当个大人才好呢,没有作业。有多少做父母的绞尽脑汁替孩子打拼操劳,换来的却是孩子的强烈反叛、离家出走或其它过激行为,许多关于此事的报导令人发指。我们,为人父母,到底给了孩子什么?应该给孩子什么?我们对孩子又有怎样的期待?这种期待是我们儿时未能实现的愿望吗?我们在努力替孩子把握前途把握命运,孩子,你又能否理解呢?我们的父母曾经给予我们的是简单的一日三餐和简陋的生活环境,但我们的童年快乐着。我们曾和大自然天天零距离地接触着,那种实实在在的感觉至今仍让我们感受生命的存在,而我们却要对孩子身上的星点灰尘与泥土毫不犹豫地提出批评,我们让孩子屏弃泥土,更拒绝他们用身体去感受泥土。

  如今孩子少了,他们成了我们一生的宝。但怎样让孩子健康快乐,也成了做父母的重大课题。穷其一生也要让孩子按自己设计的轨迹走不知道这是不是值得,是不是会换来我们想要的一切。常读别人的教子心得,常看郑渊洁的家教和孙云晓的教育理论,却又常常行于理论之外,常常置别人家的好做法而不顾,为此又常常头痛不已。不知不觉,孩子的童年渐渐逝去,少年老成的孩子让我常有感叹:孩子,我们到底应该给你什么?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