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工作流管理的发展趋势

2007-03-14 12:49 204 查看
[align=center]工作流管理的发展趋势[/align]
[align=center](http://blog.csdn.net/kingspider/
http://blog.sina.com.cn/u/1163490885
[/align]

工作流管理的发展就是要解决现有的问题,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由于工作流管理系统主要由工作流过程建模和工作流实施环境组成,因此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也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分别考察。
1 工作流建模的发展趋势
目前工作流建模技术还远没有成熟,还处于百家争鸣的时代。为了能够用计算机来实现工作流,工作流模型应该具有形式化和可执行的特点,目前大部分研究倾向于使用基于Petri网及其变种的方法。对于工作流建模来说,通常的Petri网及其变种(如有色网CPN-Colored Petri Nets,谓词变迁网PrT-Predicate/Transition Nets等)还有些不足,其中有一点就是不能支持动态性,而动态性是应用中不可避免的,如组织机构改组,引进新的应用系统,员工的招聘和解雇等。这种不足是由于网结构、变迁的谓词(前置条件和后置条件)、以及和变迁关联的动作都是在工作流建模的时候确定造成的。
但是,这并不是说Petri网不适合于工作流建模,事实上把Petri网作为工作流建模的理论工具是得到大多数研究人员认同的,这是因为Petri网具有直观的图形表示、明确的语义、坚固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分析技术和适合于描述离散并行系统。只要对传统的Petri网作些改进,还是能很好地描述工作流模型的。
我们认为,适合于工作流建模的Petri网不能只是对它作简单的扩展,而是要根据工作流建模的特点和要求,以经典Petri网为基网,引入有色、层次、时间、触发器、资源管理等机制,建立适合于工作流建模的高级Petri网。
2 工作流实施环境的发展趋势
当前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可以支持典型组织机构中大多数的处理过程,大约有70%~80%。当然,还存在一些不足:许多工作流管理系统不支持异构、自治和分布环境中应用系统的集成和互操作,而一个好的工作流系统应该能够提供一种方法集成以前的应用系统,以保护过去的投资,能够灵活地支持组织机构的改组,并支持当今有关动态企业(Dynamic Enterprise)的技术;另外,在有错误产生时工作流管理系统不能保证工作流执行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在过去,把数据库技术用于支持处理过程管理,例如使用触发器和存储过程,但是这种工作流环境是同构的(Homogeneous)。但是,当前越来越迫切需要把工作流管理系统构筑在分布的、基于对象的支撑结构上,以支持大规模的企业应用,幸运的是目前有许多中间件和技术标准用于支持分布式对象计算,诸如CORBA、DCE、OpenDoc、DCOM、Web和Java RMI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Web无处不在、价格低廉并且容易使用,因此也出现了一些基于Web的工作流解决方案。Web浏览器提供了统一的、使用自然方便的用户界面,并让用户可以在任何计算平台上参与到工作流中,而不需要添加任何额外的硬件。通过对当前商品化的基于Web技术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观察,显示出大多数产品都仅仅是可以部分地使用Web,但是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多地使用面向Web,这种趋势可以在目前的一些研究项目中体现出来,如Action Tech Metro,WebFlo,OzWeb,DartFlow。但是由于Web及浏览器本身的限制,只能提供Client/Server计算模式,并且所使用的CGI接口只有有限的编程能力,在位置透明性、支持事务功能、安全性、性能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因此,未来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实施环境应该具有以下特点:支持异构、自治、分布的环境,能够集成老系统,支持分布对象计算,支持面向Web的应用,从而使整个工作流管理系统具有开放性和可重构性。另外,工作流研究是一种跨多学科的研究,涉及到CSCW、人机交互、数据库、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任何缺乏多学科合作的研究都会阻碍工作流管理系统成为一个通用的系统,造成功能上的不足。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