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职场人生

情感化设计——程序员的必修之课

2006-10-21 21:06 120 查看
[align=center]情感化设计——程序员的必修之课[/align]
[align=left][/align]
[align=left]作者:张桂权[/align]
[align=left][/align]

软件设计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精湛的技术是设计的基础,但是设计并不是以技术为核心的。设计的质量不是以技术含量来衡量的,而是这个设计给人,产品的拥有者,带来的体验。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优秀的产品必须具备与其匹配的优秀的设计,并给人带来全新的愉快的体验。
什么样的软件产品才能给客户带来良好的体验呢?拥有正确的业务逻辑、良好的用户界面、易于理解和操作的软件还是?
我的答案是具有优秀的情感化设计的软件产品才是最好的软件产品。当然了,这类产品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可用性,并能够让人产生无限的好奇心和爱不释手的感觉。可是有人会问,软件产品能有情感吗?什么样的软件产品才能让客户产生愉快的情感呢?这样的软件产品到底存在吗?
如果你对情感化设计有深刻的理解或者你有丰富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经验,那么你就不应该感到迷惑了。纵观国际软件产业的发展,不难发现许多软件都是因为缺乏“易用性”和“良好、丰富的客户体验”造成的。虽然,在国际软件产品领域,“GUI Design以及软件易用性科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在许多大型企业,如Microsoft和Google等产品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但是离最终的应用普及还差很大的距离,而且很多公司还存在发展的初期,没有成熟的平台和技术,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产品研发等,所以处在尽可能满足软件“可用性”的阶段,所以公司的产品一直处在“亚健康”的状态。最后的结果是:客户对新的产品没有积极的响应,公司不能创造良好的绩效,当然了,程序员是够折腾咯,不被公司炒掉就算幸运了。这种现象在国内的软件产业中表现比较突出,而且还存在一种上升的趋势。这种情况特别的危险,不管是公司还是客户,以后的一段很长的时间行业的重要任务就是如何很好的摆平这个问题了。
软件易用性是一项跨学科的综合应用科学,涉及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工程学”、“工程设计学”、“消费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领域,而且在软件设计中并没有相关学科的定量的要求,虽然我们拥有ISO9000、CMMI等认证体系。在特殊的应用中每一个成分所在的比例是不尽相同的,而且每一个的理解(观念)是各不相同的,这也是无法定制统一标准的一个原因。我们即将要讨论的情感化软件设计主要强调的是情感在软件设计中的应用。
“情感化设计”,这概念最早是由唐维德.A.诺曼提出的,在他的《情感化设计》(Emotional Design : why we love (or hate)Everyday Things)一书中,它提到了许多情感与设计之间的关系,并强调物品是可以有情感的,而且现实中的产品都是有情感的,只是这些情感的性质不同罢了。有的物品看起来很悦目很讨人喜爱,有的看起来很讨厌很反感,还有一些物品看起来很恐怖,直至让人悚然……
唐维德.A.诺曼,是一位享誉全球的认知心理学家,美国西北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心理学家,也是《设计心理学》(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的作者。他认为人类情感的不同属性是由大脑的不同水平的活动引起的:自动的预先设置层,称本能水平(visceral level);包含支配日常行为的部分,称为行为水平(behavioral level);脑的思考部分,称为反思水平(reflect level)。每一个水平都在人类的整体的技能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本能水平反应很快,它可迅速地对好或坏、安全或危险做出判断,并向肌肉发出适当的信号,警告脑的其他的部分。这是情感加工的起点,由生物因素决定,可通过控制上一级信号来加强或抑制它们。行为水平是大多数人类行为之所在,它的活动可以由反思水平来增强或抑制,反过来,它还可以增强或抑制本能水平。最高水平是反省的反思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它与情感输入和行为控制没有直接的通路,它只是监视、反省并设法使行为水平具有某种偏向。
在设计中情感的不同水平之间的冲突是经常发生的:现实的产品总会提供一连串的冲突。虽然,人都可以在多种情感水平上解释自己的一次经历,但是可能吸引这个人的东西可能并不会吸引其他的人。对于同一次经历,只要参与者选择的切入点或赋予的情感不同,那么最后的结果就千差万别了。一个成功的设计必须在各个水平上都是优秀的,因为对于不同的人,产生的情感可能是不同的,但是它们都必须是积极的愉快的。例如,从逻辑上讲惊吓顾客或给客户施加心理压力都是一件糟糕透顶的事,但是游乐园中总有很多的顾客就是为了光顾为惊吓恐吓而设计的过山车和鬼屋的。当然了,这些恐吓是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下产生的。软件设计也存在同样的效果。
然而,设计对每个水平的要求依据产品的特性而非常不同。这里没有均衡的概念,在具体的产品设计中都会有所倾斜。本能水平处于意识之前,思维之前。所以,本能水平倾向于外形,并为之产生第一印象。本能水平与产品的最初的效果,如外形、质地和手感等有直接的关系,属于感官的水平。而,行为水平与产品的效用,以及使用产品的感受有关。这里主要和产品的功能、性能和可用性有关。功能是指产品支持什么样的活动,它能做什么。如果功能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或对客户没有任何的益处,那么产品几乎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性能是指产品能够多好多块地完成某个或多个要实现的功能。如果性能不好或不足,那么这样的产品也将是失败的产品了,因为没有多少人会接受这样的产品的。可有性是用来描述产品的使用者理解它如何工作和如何使用它完成自己的工作的容易程度。当人们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感到迷惑或沮丧的时候,会导致消极的情感。相反,如果产品确实满足了自己的需要,而且在使用时总是充满着乐趣并很容易的实现目标,那么他们就会产生热烈的积极的情感。这就要求我们在软件研发中,花更多的时间、精力与产品的设计了。
总之,一个优秀的产品必须拥有一个完美的外形,让使用者产生乐趣。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