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关于Web2.0特性的一点感受(部分摘取他人的文章)

2006-06-14 20:56 447 查看
在做软通内部技术资产库项目之前我没有从事过任何关于Web2.0的开发工作,对于Web2.0这个新兴的Web技术浪潮,只是在门口“眺望”,默默关注“她”......

在做这个项目之前我试图接触到尽量多的有关Web2.0的知识,在做Blog过程中我加深了对这些知识中的某些点的认识,但就对整个Web2.0来说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今天读到一篇好文,拿来展示在这里,顺便写一些自己的亲身感受:

Web2.0四大特性:

可重用的微内容:
微内容的英文是Microcontent,微内容来自于用户产生的各种数据,正如zheng所说的“比如一则网志,评论,图片,收藏的书签,喜好的音乐列表、想要做的事情,想要去的地方、新的朋友等等”。而我们在Web1.0中其实也产生不少微内容,比如在线相册、论坛发言等等,但Web2.0的一个重要特性就在于可重用的微内容,这使我们在任何地方都自由地使用这些微内容成为可能,从而可以聚合、管理、分享、迁移这些微内容,并可以进一步组合(remix and mashup)成各种个性化的丰富应用。微内容的可重用性就必然要求微内容的结构化(比如xml)、开放性(比如开放API)以及工具无关性(对于用户而言,可以使用多种工具来聚合和利用这些微内容,而不必局限于生成内容的原始网站),同时微内容的普及也必然导致的是非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以用户(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物为中心:
Web1.0中,网站关心的焦点是物,比如Amazon上的商品,Amazon对数据的处理是按照“买这本书的人还买了哪些书”,以商品为中心来组织数据,人是隐藏在背后的,没有得到呈现的。而Web2.0中是以用户为中心来组织数据,比如在豆瓣中记录你阅读了哪些书,哪些人和你阅读同一本书,虽然人依然是通过书这个载体而连接在一起,但人成为关心的焦点,与组织的中心。论坛与BBS虽然也是用户参与的,但为什么我们不将它作为Web2.0,一个因素就在于BBS也是以物(论题)为中心进行组织的,而不是以人为中心来组织数据(比如Blog)。
社会性
社会性特征是Web2.0服务所普遍具有的特征,这不仅仅指UUzone这类的社交网站,而且像douban、seehaha这些网站都包含社会性的元素,甚至Bloglines、Rojo这样的工具性服务都带有多少人订阅这个Feed、推荐Feed给好友等社会性的特征在其中。由于Web2.0以人为中心,人就必然会产生社会性的需求。社会性为网站带来更多的用户互动并产生丰富内容,使网站服务的使用价值与吸引力都大为增加。不过如果更有效地激活社会性,发挥更大效用,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社会性同样也是Web2.0服务提高用户忠诚度的重要因素,在开放的情况下,成为减少用户流失和迁移的无形障碍。
用户参与的架构
用户的参与性是几乎所有人都提到的Web2.0的特性,Web2.0必须采用的是一种鼓励用户的参与和贡献的架构,改变了以往那种“只读”的属性,将网站变成可读写的服务。这种用户参与的架构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在网站内容层面,通过鼓励用户的参与构建正向的网络效应,使网站的服务更具吸引力,比如Flickr、豆瓣,另一个层面,是通过开放API,利用用户的参与和贡献,形成一个围绕网站服务的良性生态网络,增强服务的功能与竞争力。

“飘红”的内容基本上是我到现在能够切身认识到的,以我做的Blog项目为例,Blog平台本身就是在鼓励用户创造高品质内容。在Blog中个人可以很明确的认识到自我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存在的价值,每个人都会变成创作者,并且为了实现这种价值而孜孜不倦。

在Blog中有两个最显著的功能:RSS和TrackBack。在传统的Web1.0中,最早,我们必须做的是敲Url,于是出现了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但无论如何,我们还是需要主动去搜寻,哪怕是我们每天都要访问的新闻网站。好像我们永远无法摆脱先发出一个Request,再接到一个Response的动作。现在通过“订阅”我们也许可以摆脱这种拘束,服务器可以主动地给客户端发送你订阅过的内容,这种动态推的方式无疑会受到所有像我一样的“懒人”的欢迎。实际上内部request+response的形式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你看到的东西,这种把所有“microcontent”收集到一起的方式使知识在网络中真正的开始“流通”!

Blog还有一些显示个性化的方面,比如:Url重定向,皮肤的定制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