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人机交互之二

2021-03-22 21:52 106 查看

 《孙子兵法》有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彼知己不可分,不知彼就不能知己,任何事物本身不能解释自己,只有从其它参照物处才能感知、理解、发现、说明、定义自己。己和彼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们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己”是自身,是相对于外部的“彼”而存在的,若没有外部参照,就不可能不知彼而知己。“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没有辨证的看待“己”和“彼”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所以这也是孙子的一个失误之处。进而可以认为:自我是不存在的——没有环境和参照物,自己解释不了自己,如同我的概念定义为“我就是我”一样,再进一步,自我意识也可能是不存在的,它也是交互的产物,只不过可以穿越时空逻辑关系罢了。根本上,所有的自主系统都是不由自主,只不过显隐程度不同而已。

    当前人造的机器或人工的智能有存在但没有自我。自我诞生于对自身存在的经常性的交互、组织和产生。产生不出主动性的交互和组织,就不是自主,就没有自我,没有自我,就不可能出现感己与感彼、知己与知彼,感性就联系不上理性,客观就不能形成主观,事实就不能衍生出价值。由上不难得出,不知彼而知己的结果就是随机了。



人机交互之二


“自我”的产生是意识最重要的一个基础,自我的概念实际上就是建立了一个坐标系,“自我”即坐标系的原点,人类都是以自我为原点度量周围世界与事物的。意识的出现往往会造“无中生有”和“有中生无”。无中生有,往往是只有外界的刺激所产生的数据形成数值,数值不但包括客观的数量,而且还形成了主观的赋值。比如说“1”里边,它既是一个单纯的客观的数值,同时“1”也是对自我有特殊意义的一个数,例如一杯茶,一条毛巾,里面有很多主观的一些情感化的赋予。第二,形成数值以后,需要提取有价值的东西即信息。信息就是有价值的数值或者数据,从信息里面可以获取知识,从知识里边提炼逻辑,也就是从0到1,从1到n的过程,正应了中国古代道教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它整个的过程就是无中生有的过程。有中生无,就是指逻辑产生意向,从意向性导出意识,就是觉察觉知,从意识里边,沉淀出潜意识,从潜意识升华为无意识的过程,也就是从n到1,从1到0的一个过程,万物归三、三归二、二归一、一归道之历程。


认知的道理


前几天几位网友转发我的杂感时向我附带了一个相似的问题:如何展开杂感的写作比较好?这使我想起了两句箴言,叫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很想在加上一句半:搜索网站+全无敌。

人类自诞生以来,常常和其他动物一样为生活到处奔波,穿树叶、缝兽皮、猎飞禽、种黍子、找山洞、盖房子、造筏子、生孩子...一直忙的不亦乐乎,不觉已是现代文明社会,酒足饭饱之后突然发现:自己还是这样,日复一日地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怎样体现出比其他生命高一等的优越性呢?读点什么吧、到处溜溜吧、上上网络吧、明白事理吧...,于是想搞明白人事间的道理,哲学、神学、数学、物理、化学、医学、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学科纷纷而至,物质、意识、质量、速度、器官、积分、分子、量子等概念层出不穷,并且很是快乐地研究了一番,直到把这些人为划分的学科快玩累了的时候,才意识到盲人摸象的道理,于是在某个时间开始反省了:究竟如何认识世界和自己才比较好呢?

认知的道理或许像下面的对联一样吧(若有不妥之处还望不吝赐教,谢谢!):


先知+预知+已知+未知+探知+良知+情知+...=认知


生理+物理+心理+数理+伦理+地理+法理+...=道理


  不管怎样,细细想来,写杂感如同做研究差不多,很多时候是非概念不确定性的,究竟是相关无关之事物,还是顺其自然的比较好!


在可预见的未来,人主机辅的态势很难改变……


机器的数据信息知识标签不会生长,而人类的数据信息知识概念却会变化,如一寸光阴一寸金中的一和寸是可变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也与本意大相径庭。人是很复杂的,机器却使之简单化,一旦标签,从此固定,没有随机应变,也没有是非之心。




疫情之际,越是难熬的时候,越要靠自己。 唯有踏过眼前的荆棘,你才能真正与生活和解,在大风大浪面前波澜不惊。 


就像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中写道的那样: “暴风雨结束后,你不会记得自己是怎样活下来的,你甚至不确定暴风雨真的结束了。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当你穿过了暴风雨,你早已不再是原来那个人。”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