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维架构 > Linux

Linux就该这么学(存储结构与磁盘划分)第6章

2020-06-25 14:51 253 查看

Linux 系统中常见的目录名称以及相应内容(第135页)

目录名称 应放置文件的内容
/boot 开机所需文件—内核、开机菜单以及所需配置文件等
/dev 以文件形式存放任何设备与接口
/etc 配置文件
/home 用户家目录
/bin 存放单用户模式下还可以操作的命令
/lib 开机时用到的函数库,以及/bin 与/sbin 下面的命令要调用的函数
/sbin 开机过程中需要的命令
/media 用于挂载设备文件的目录
/opt 放置第三方的软件
/root 系统管理员的家目录
/srv 一些网络服务的数据文件目录
/tmp 任何人均可使用的“共享”临时目录
/proc 虚拟文件系统,例如系统内核、进程、外部设备及网络状态等
/usr/local 用户自行安装的软件
/usr/sbin Linux 系统开机时不会使用到的软件/命令/脚本
/usr/share 帮助与说明文件,也可放置共享文件
/var 主要存放经常变化的文件,如日志
/lost+found 当文件系统发生错误时,将一些丢失的文件片段存放在这里

物理设备的命名规则(第136页)

硬件设备 文件名称
IDE 设备 /dev/hd[a-d]
SCSI/SATA/U 盘 /dev/sd[a-p]
软驱 /dev/fd[0-1]
打印机 /dev/lp[0-15]
光驱 /dev/cdrom
鼠标 /dev/mouse
磁带机 /dev/st0 或/dev/ht0

文件系统与数据资料(第138页)

文件系统 作用
ext3 是一款日志文件系统,能够在系统异常宕机时避免文件系统资料丢失,并能自动修复数据的不一致与错误。
ext4 Ext3 的改进版本,它支持的存储1TB(1EB=1,073,741,824GB),且能够有无限多的子目录。
xfs 它最大可支持的存储容量为 18EB

挂载硬件设备(第141页)

  • mount 命令

格式:mount 【硬件设备目录及名称 /dev/sda2】 【/要挂载的目录】
开机自动挂载,在配置文件后面添加

/硬件设备目录及名称 /要挂载的目录 /文件系统 defaults 0 0

[lws2@localhost home]$ vim /etc/fstab #进入自动挂载配置文件

#
# /etc/fstab
# Created by anaconda on Fri Jun 12 13:24:27 2020
#
# Accessible filesystems, by reference, are maintained under '/dev/disk'
# See man pages fstab(5), findfs(8), mount(8) and/or blkid(8) for more info
#
/dev/mapper/centos-root /                       xfs     defaults        1 1
UUID=a7227714-dd6d-4d11-8157-85fa2ee9f7f3 /boot                   xfs     defaults        1 2
/dev/mapper/centos-home /home                   xfs     defaults        1 2
/dev/mapper/centos-swap swap                    swap    defaults        0 0
#/硬件设备目录及名称   /要挂载的目录             /文件系统  defaults   0  0
  • umount 命令(第142页)

umount 【已挂载的硬件设备目录及名称】或 【已挂载的目录】

fdisk 命令(第146页)

fdisk 命令用于管理磁盘分区,格式为“fdisk [磁盘名称]”

参数 作用
m 查看全部可用的参数
n 添加新的分区
d 删除某个分区信息
l 列出所有可用的分区类型
t 改变某个分区的类型
p 查看分区信息
w 保存并退出
q 不保存直接退出

创建硬盘分区步骤

#【第1步】
[root@localhost dev]# fdisk /dev/sdb
#-----------------------------------------------------------------------

#【第2步】查看分区信息
磁盘 /dev/sdb:21.5 GB, 21474836480 字节,41943040 个扇区
Units = 扇区 of 1 * 512 = 512 bytes
扇区大小(逻辑/物理):512 字节 / 512 字节
I/O 大小(最小/最佳):512 字节 / 512 字节
磁盘标签类型:dos
磁盘标识符:0x52f35a2f

设备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

#【第3步】【第三步分为6小步】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n #【第3.1步】
Partition type:
p   primary (0 primary, 0 extended, 4 free)
e   extended
Select (default p): p #【第3.2步】(注:分三个主分区后这里应输入 e )
分区号 (1-4,默认 1):1 #【第3.3步】(注:这里输入是上次的分区号 +1 ,即下一个分区号应输 2)
起始 扇区 (2048-41943039,默认为 2048):#【第3.4步】(这里选择默认,即回车就可以)
将使用默认值 2048
Last 扇区, +扇区 or +size{K,M,G} (2048-41943039,默认为 41943039):+2G #【第3.5步】(要创建100G就输入 +100G )
分区 1 已设置为 Linux 类型,大小设为 2 GiB
#-----------------------------------------------------------------------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p # 【第5步】再次查看,已出现 sdb1 分区

磁盘 /dev/sdb:21.5 GB, 21474836480 字节,41943040 个扇区
Units = 扇区 of 1 * 512 = 512 bytes
扇区大小(逻辑/物理):512 字节 / 512 字节
I/O 大小(最小/最佳):512 字节 / 512 字节
磁盘标签类型:dos
磁盘标识符:0x52f35a2f

设备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b1            2048     4196351     2097152   83  Linux
#-----------------------------------------------------------------------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w # 【第5步】(输入 w 保存分区设置,并退出)
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
Calling ioctl() to re-read partition table.
正在同步磁盘。
#-----------------------------------------------------------------------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w
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

Calling ioctl() to re-read partition table.
正在同步磁盘。

删除分区:d ;删除分区注意要上后面向前删除,即有2个分区,就从2开始删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d
分区号 (1,2,默认 2):2
分区 2 已删除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d
已选择分区 1
分区 1 已删除
  • 如果创建分区后,系统还没有将此分区同步,就需要如下执行
[root@localhost dev]#  file /dev/sdb1
/dev/sdb1: cannot open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无法打开(没有这样的文件或目录)

[root@localhost dev]#  partprobe
[root@localhost dev]#  partprobe
#这里就需要执行两次 partprobe

[root@localhost dev]#  file /dev/sdb1
/dev/sdb1: block special
#再次查看出现 block special 表示系统已发现分区

mkfs 格式化系统(第148页)

[root@localhost dev]# mkfs
#输入 mkfs 后按两下键盘的 tab 键,就会出现如下可以操作的格式化命令
mkfs         mkfs.btrfs   mkfs.cramfs  mkfs.ext2    mkfs.ext3    mkfs.ext4    mkfs.fat     mkfs.minix   mkfs.msdos   mkfs.vfat    mkfs.xfs

mkfs 格式化操作

[root@localhost dev]# mkfs.xfs /dev/sdb1
  • 将新建立的分区挂载到目录
[root@localhost ~]# mkdir /newFS  # 创建一个新的目录
[root@localhost ~]# mount /dev/sdb1 /newFS  #将分区挂载到目录

df -h 命令(第148页)

查看挂载状态和硬盘使用量信息,-h人性化显示单位

[root@localhost ~]# df -h  #查看挂载状态和硬盘使用量信息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mapper/centos-root   50G  5.4G   45G   11% /
devtmpfs                 481M     0  481M    0% /dev
tmpfs                    490M   84K  490M    1% /dev/shm
tmpfs                    490M  7.1M  483M    2% /run
tmpfs                    490M     0  490M    0% /sys/fs/cgroup
/dev/mapper/centos-home  348G   37M  348G    1% /home
/dev/sda1                497M  119M  379M   24% /boot
/dev/sr0                 3.9G  3.9G     0  100% /run/media/root/CentOS 7 x86_64
/dev/sdb1                2.0G   33M  2.0G    2% /newFS

du -sh 命令(第149页)

查看文件总共占用了多大的容量

[root@localhost ~]# cp -rf /etc/* /newFS #复制一些文件进来
[root@localhost ~]# du -sh /newFS #查看目录
30M     /newFS

开机挂载(第149页)

设备文件系统挂载的配置文件位置: /etc/fstab

用 vim打开配置文件, 在此配置文件的最后添加
/dev/sdb1 /newFS xfs defaults 0 0

[root@localhost ~]# vim /etc/fstab

#
# /etc/fstab
# Created by anaconda on Fri Jun 12 13:24:27 2020
#
# Accessible filesystems, by reference, are maintained under '/dev/disk'
# See man pages fstab(5), findfs(8), mount(8) and/or blkid(8) for more info
#
/dev/mapper/centos-root /                       xfs     defaults        1 1
UUID=a7227714-dd6d-4d11-8157-85fa2ee9f7f3 /boot                   xfs     defaults        1 2
/dev/mapper/centos-home /home                   xfs     defaults        1 2
/dev/mapper/centos-swap swap                    swap    defaults        0 0

#在配置文件的最后添加如下设置
/dev/sdb1   /newFS                              xfs     defaults        0 0

添加交换分区 swap(虚拟内存)(第149页)

添加交换分区

一:添加交换分区的磁盘分区操作和添加普通分区一样
二:格式化不能用 mkfs 再是用 mkswqp

[root@localhost ~]# mkswap /dev/sdb2
正在设置交换空间版本 1,大小 = 5242876 KiB
无标签,UUID=31affedf-7a46-4c57-aecd-d846a3e98a16
#-------------------------------------------------------------------

[root@localhost ~]# swapon /dev/sdb2 #执行加载
[root@localhost ~]# free -h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979M       902M        76M       3.2M       2.1M       270M
-/+ buffers/cache:       630M       349M
Swap:         7.0G       5.0M       7.0G

开机挂载交换分区
和挂载普通分区一样 vim /etc/fstab 在配置文件的最后添加如下操作

/dev/sdb2 swap swap defaults 0 0

磁盘容量配额(第151页)

第一步: 设置 /etc/fstab 配置文件
第二步:修改:大概在第10行(UUID=8…)的 defaults后面加上【 ,uquota 】
第三步:设置共享目录权限: chmod -R-f o+w /要共享的目录

第四步: xfs_quota 命令(第152页)

格式:[root@localhost ~]# xfs_quota -x -c ‘limit bsoft=3m bhard=6m isoft=3 ihard=6tom’ /boot
-x :是专家模式,让运维人员能够对 quota 服务进行更多复杂的配置
-c:用于以参数的形式设置要执行的命令
【配额】: ‘limit bsoft=3m bhard=6m isoft=3 ihard=6 tom’

limit:限制的关键字符
bsoft=3m:软限制的大小为3M
bhard=6m:硬限制的大小为6M
isoft=3:软限制的数量为3个文件
ihard=6:硬限制的数量为6个文件
tom:用户名称,即此配额占对的用户

/boot:共享的目录

第五步:edquota命令(第153页)

[root@localhost ~]# edquota -u tom:进入配额的配置文件修改配额参数

软硬方式链接(第153页)

硬链接:硬链接文件与原始文件其实是同一个文件,删除其中一个都不会影响,可互相作为备份
软链接:和win系统的创建快捷方式一样,删除原文件,链接文件也失效

格式:[root@localhost ~]# ln -s 123.txt 123ln.txt

ln -s:创建连接,-s 为硬链接(反之为软链接)
123.txt:为原文件
123ln:为硬 [ 软 ] 链接的文件名(可自定义)

-rw-rwxr--+ 2 root root    8 6月  23 22:26 123ln-2.txt
#123.txt的硬链接

lrwxrwxrwx. 1 root root    7 6月  25 14:43 123ln.txt -> 123.txt
#123.txt的软链接

-rw-rwxr--+ 2 root root    8 6月  23 22:26 123.txt
#123.txt (原文件)
参数 作用
-s 创建“符号链接”(如果不带-s 参数,则默认创建硬链接)
-f 强制创建文件或目录的链接
-i 覆盖前先询问
-v 显示创建链接的过程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