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Lua

Lua学习笔记13:管道和过滤器

2020-06-05 05:18 225 查看

一个关于协同程序的经典示例是“生产者-消费者”问题。这其中涉及到两个函数,一个函数不断地产生值(比如从一个文件中读取值),另一个则不断地消费这些值(比如将这些值写到另一个文件)。通常,这两个函数大致是这样的:
function producer ()
    while true do
        local x = io.read()     -- 产生新的值
        send(x)                 -- 发送给消费者
    end
end

function consumer ()
    while true do
        local x = receive()     -- 从生产者接收值
        io.write(x, "\n")       -- 消费新的值
    end
end
这里有一个问题是如何将send与receive匹配起来。这是一个典型的“谁具有主循环(who-has-the-main-loop)”的问题。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处于活动状态,它们各自具有一个主循环,并且都将对方视为一个可调用的服务。对于这种示例,可以很容易的修改其中的一个函数结构,展开它的循环使其成为一个被动调用的函数。不过这样的结构改动可能会使某些增值的应用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协同程序被称为是一种匹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理想工具,一对resume-yield完全一改典型的调用者与被调用者之间的关系。当一个协同程序调用yield时,他不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函数,而是从一个悬而未决的resume调用中返回。同样地,对于resume的调用也不会启动一个新函数,而是从一次yield调用中返回。这项特性正可用于匹配send和receive,这两者都认为自己是主动方,对方是被动方。receive唤醒生产者的执行,促使其能产出一个新值。而send则产生一个新值返还给消费者:
function receive ()
    local status, value = coroutine.resume(producer)
    return value
end

function send (x)
    coroutine.yield(x)
end
因此,生产者现在一定是一个协同程序:
producer = coroutine.create(
    function ()
        while true do
            local x = io.read()     -- 产生新的值
            send(x)                     -- 发送给消费者
        end
    end
end)
-----------------------------------------------------
producer = coroutine.create(
    function ()
        while true do
            local x = io.read()     -- 产生新的值
            send(x)                     -- 发送给消费者
        end
    end
end)

function send (x)
    coroutine.yield(x)
end

function receive ()
    local status, value = coroutine.resume(producer)
    return value
end

function consumer ()
    while true do
        local x = receive()     -- 从生产者接收值
        io.write(x, "\n")         -- 消费新的值
    end
end
-----------------------------------------------------
在这种设计中,程序通过调用消费者来启动。当消费者需要一个新值时,它唤醒生产者。生产者返回一个新值后停止运行,并等待消费者的再次唤醒。将这种设计称为“消费者驱动(consumer-driven)”。
还可以扩展上述功能,实现“过滤器(filter)”。过滤器是一种位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处理功能,可用于对数据的一些变幻。
过滤器既是一个消费者也会是一个生产者,它唤醒一个生产者促使其产生新值,然后又将变换后的值传递给消费者。例如可以在前面代码中添加一个过滤器,在每行起始处插入一个行号。代码如下:
function receive (prod)
    local status, value = coroutine.resume(prod)
    return value
end

function send (x)
    coroutine.yield(x)
end

function producer ()
    return coroutine.create(function ()
       while true do
        local x = io.read()     -- 产生新值
        send(x)
       end
    end)
end

function filter (prod)  --prod为协同程序函数名
    return coroutine.create(function ()
        for line = 1,math.huge do
            local x = receive(prod) -- 获取新值
            x = string.format("%5d %s", line, x)
            send(x)     -- 将新值发送给消费者
        end
    end)
end

function consumer (prod)
    while true do
        local x = receive(prod)
        io.write(x, "\n")
    end
end
接下来创建运行代码就非常简单了,只需将这些函数串联起来,然后启动消费者:
p = producer()  --p等于procucer中的匿名函数
f = filter(p)        --f等于将p函数赋值给函数filter中的匿名函数后的返回值
consumer(f)
或者,更简单地写为:
consumer(filter(producer()))

如果接触过UNIX的pipe(管道),那么本例的内容就不会很陌生。毕竟,协同程序也是一种(非抢先的)多线程。在pipe中每项任务都在各自独立的进程中运行,而在协同程序中每项任务都在各自独立的协同程序中运行。pipe在writer(消费者)与reader(生产者)之间提供一个缓冲器,因此它们的运行速度允许存在一定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在pipe中进程间的切换代价很高。而在协同程序中,切换代价则小得多,因此消费者和生产者可以彼此协作地运行。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