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维架构 > Linux

linux-RAID

2020-03-03 14:10 176 查看

1.RAID0

RAID 0提高存储性能的原理是把连续的数据分散到多个磁盘上存取 ,从而有效地提升硬盘数据的吞吐速度。但是,不具备数据备份和错误修复能力。

总结:
    磁盘空间使用率:100%,故成本最低。
    读性能:N*单块磁盘的读性能
    写性能:N*单块磁盘的写性能
    冗余:无,任何一块磁盘损坏都将导致数据不可用。

2.RADI1

RAID 1将两块以上的硬盘设备进行绑定,在写入数据时,将数据同时写入到多块硬盘设备上,通过磁盘数据镜像实现数据冗余,在成对的独立磁盘上产生互为备份的数据 ,当某一块硬盘发生故障后,一般会立即自动已热交换的方式来恢复数据。

总结:
    磁盘空间使用率:50%,故成本最高。
    读性能:只能在一个磁盘上读取,取决于磁盘中较快的那块盘
    写性能:两块磁盘都要写入,虽然是并行写入,但因为要比对,故性能单块磁盘慢。
    冗余:只要系统中任何一对镜像盘中有一块磁盘可以使用,甚至可以在一半数量的硬盘出现问题时系统都可以正常运行。

3.RADI5

RADI5就是把硬盘设备的数据奇偶校验信息保存到除自身之外的其他每一块硬盘设备上,实际上并没有备份硬盘中的真实数据信息,当硬盘设备损坏时,是通过奇偶校验来尝试重建损坏的数据。

总结:
    磁盘空间利用率:(N-1)/N,即只浪费一块磁盘用于奇偶校验。
    读性能:(n-1)*单块磁盘的读性能,接近RAID0的读性能。
    写性能:比单块磁盘的写性能要差(这点不是很明白,不是可以并行写入么?)
    冗余:只允许一块磁盘损坏。

4.RADI10

RAID 10技术是RAID 1+RAID 0技术的一个“组合体 ,RAID 10技术需要至少4块硬盘来组建,其中先分别两两制作成RAID 1磁盘阵列,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然后再对两个RAID 1磁盘阵列实施RAID 0技术,进一步提高硬盘设备的读写速度。 例如 4 个 250G 的硬盘使用RAID10 阵列, 实际容量是 500G。

 

5.部署磁盘阵列(软RAID)

mdadm 命令用于管理Linux系统中软件RAID磁盘阵列,格式为 mdadm [参数] <RAID设备名称> [选项][成员设备名称]

-a  检查设备名称

-n  --raid-devices= 指定设备数量

-l  --level=   指定RAID级别

-C --create  创建

-v  --verbose  显示过程

-f  模拟设备损坏

-Q 查看摘要信息

-D 查看详细信息

-x 1 表示有1块备份盘(raid1 5  10 都可以加备份盘)

  • 创建raid

  • 查看创建的RAID  /dev/md0的情况

  • 将创建的RAID磁盘阵列格式化

  • 在挂载点进行挂载

  • 将/dev/md0 磁盘阵列详细信息写入/etc/fstab的配置文件

  • 使用mdadm /dev/md0 -f  /dev/sdb  模拟硬盘损坏

移除后,挂载目录下的文件也都正常,可以正常使用创建或删除文件。

同时可以通过mdadm /dev/md0 -a /dev/sdc  来恢复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u5894387", container: "_0hv0l6ey3zro", async: true });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Radi Linux mdadm m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