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数据库 > Redis

Redis 分布式锁实现与原理分析

2019-06-20 00:35 141 查看

为了保持数据一致性,锁 应运而生。

什么是分布式锁

单机锁:

我们正常跑的单机项目(也就是在tomcat下跑一个项目不配置集群)想要在高并发的时候加锁很容易就可以搞定,java提供了很多的机制例如:synchronized、volatile、ReentrantLock等锁的机制。

为什么要使用分布式锁:

当我们的项目比较庞大的时候,单机版的项目已经不能满足吞吐量的需求了,需要对项目做负载均衡,有可能还需要对项目进行解耦拆分成不同的服务,那么肯定是做成分布式的项目,分布式的项目因为是不同的程序控制,所以使用java提供的锁并不能完全保证并发需求,需要借助第三方的框架来实现对并发的阻塞控制,来满足实际业务的需要。

使用分布式锁要满足的条件

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系统

关键是分布式,单机的可以使用ReentrantLock或者synchronized代码块来实现。

共享资源

各个系统访问同一个资源,资源的载体可能是传统关系型数据库或者NoSQL。

同步访问

即有很多个进程同事访问同一个共享资源。没有同步访问,谁管你资源竞争不竞争。

应用场景

场景一:

从前端界面发起一笔支付请求,如果前端没有做防重处理,那么可能在某一个时刻会有二笔一样的单子同时到达系统后台。

场景二:

在App中下订单的时候,点击确认之后,没反应,就又点击了几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无法保证该接口的幂等性,那么将会出现重复下单问题。

场景三:

在接收消息的时候,消息推送重复。如果处理消息的接口无法保证幂等,那么重复消费消息产生的影响可能会非常大。

类似这种场景,我们有很多种方法,可以使用幂等操作,也可以使用锁的操作。 
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幂等操作: 

所谓幂等,简单地说,就是对接口的多次调用所产生的结果和调用一次是一致的。扩展一下,这里的接口,可以理解为对外发布的HTTP接口或者Thrift接口,也可以是接收消息的内部接口,甚至是一个内部方法或操作。

场景四:

管理后台的部署架构(多台tomcat服务器+redis【多台tomcat服务器访问一台redis】+mysql【多台tomcat服务器访问一台服务器上的mysql】)就满足使用分布式锁的条件。多台服务器要访问redis全局缓存的资源,如果不使用分布式锁就会出现问题。 

看如下伪代码:

[code] long N = 0L;
// N从redis获取值
if (N < 5) {
N++;
// N写回redis
}

上面的代码主要实现的功能:

从redis获取值N,对数值N进行边界检查,自加1,然后N写回redis中。 这种应用场景很常见,像秒杀,全局递增ID、IP访问限制等。以IP访问限制来说,恶意攻击者可能发起无限次访问,并发量比较大,分布式环境下对N的边界检查就不可靠,因为从redis读的N可能已经是脏数据。传统的加锁的做法(如java的synchronized和Lock)也没用,因为这是分布式环境,这个同步问题的救火队员也束手无策。在这危急存亡之秋,分布式锁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分布式锁可以基于很多种方式实现,比如zookeeper、redis...。不管哪种方式,他的基本原理是不变的:用一个状态值表示锁,对锁的占用和释放通过状态值来标识。

   这里主要讲如何用redis实现分布式锁。

使用redis的setNX命令实现分布式锁

实现原理

Redis为单进程单线程模式,采用队列模式将并发访问变成串行访问,且多客户端对Redis的连接并不存在竞争关系。redis的SETNX命令可以方便的实现分布式锁。

基本命令

以下命令基于 Redis 存储类型 String使用。

SETNX key value

Redis Setnx(SET if Not eXists) 命令在指定的 key 不存在时,为 key 设置指定的值。

语法

[code]redis 127.0.0.1:6379> SETNX KEY_NAME VALUE

返回值

设置成功,返回 1 。 设置失败,返回 0 。

实例

[code]127.0.0.1:6379> exists job                # job 不存在
(integer) 0
127.0.0.1:6379> get job                   # job 不存在
(nil)
127.0.0.1:6379> setnx job "programmer"    # job 设置成功
(integer) 1
127.0.0.1:6379> setnx job "code-farmer"   # 尝试覆盖 job ,失败
(integer) 0
127.0.0.1:6379> get job                   # 没有被覆盖,还是第一次设置的 value
"programmer"

总结

将 key 的值设为 value ,当且仅当 key 不存在。

若给定的 key 已经存在,则 SETNX 不做任何动作。

SETNX 是『SET if Not eXists』(如果不存在,则 SET)的简写。

所以我们使用执行下面的命令

[code]SETNX lock.foo <current Unix time + lock timeout + 1>
  • 如返回1,则该客户端获得锁,把lock.foo的键值设置为时间值表示该键已被锁定,该客户端最后可以通过DEL lock.foo来释放该锁。

  • 如返回0,表明该锁已被其他客户端取得,这时我们可以先返回或进行重试等对方完成或等待锁超时。

Getset 

Redis Getset 命令用于设置指定 key 的值,并返回 key 的旧值。

语法

redis Getset 命令基本语法如下:

[code]redis 127.0.0.1:6379> GETSET KEY_NAME VALUE

返回值

返回给定 key 的旧值。 当 key 没有旧值时,即 key 不存在时,返回 nil 。

当 key 存在但不是字符串类型时,返回一个错误。

实例

首先,设置 mykey 的值并截取字符串。

[code]127.0.0.1:6379> get mongodb              # 没有值,返回 nil
(nil)
127.0.0.1:6379> getset db mongodb        # 没有旧值,返回 nil
(nil)
127.0.0.1:6379> get db                   # 得到新值
"mongodb"
127.0.0.1:6379> getset db mysql          # 返回旧值 mongodb,重新设置 新值
"mongodb"
127.0.0.1:6379> get db                   # 得到新值
"mysql"

Get

Redis Get 命令用于获取指定 key 的值。如果 key 不存在,返回 nil 。如果key 储存的值不是字符串类型,返回一个错误。

语法

redis Get 命令基本语法如下:

[code]redis 127.0.0.1:6379> GET KEY_NAME

返回值

返回 key 的值,如果 key 不存在时,返回 nil。

如果 key 不是字符串类型,那么返回一个错误。

实例

[code]# 对不存在的 key 或字符串类型 key 进行 GET

127.0.0.1:6379> get db
(nil)
127.0.0.1:6379> set db redis
OK
127.0.0.1:6379> get db
"redis"

# 对不是字符串类型的 key 进行 GET

127.0.0.1:6379> del db
(integer) 1
127.0.0.1:6379> lpush db redis mongodb mysql
(integer) 3
127.0.0.1:6379> get db
(error) WRONGTYPE Operation against a key holding the wrong kind of value
127.0.0.1:6379> LRANGE db 0 3
1) "mysql"
2) "mongodb"
3) "redis"

解决死锁

上面的锁定逻辑有一个问题:如果一个持有锁的客户端失败或崩溃了不能释放锁,该怎么解决

我们可以通过锁的键对应的时间戳来判断这种情况是否发生了,如果当前的时间已经大于lock.foo的值,说明该锁已失效,可以被重新使用。

发生这种情况时,可不能简单的通过DEL来删除锁,然后再SETNX一次(讲道理,删除锁的操作应该是锁拥有这执行的,这里只需要等它超时即可),当多个客户端检测到锁超时后都会尝试去释放它,这里就可能出现一个竞态条件,让我们模拟一下这个场景: 

C0操作超时了,但它还持有着锁,C1和C2读取lock.foo检查时间戳,先后发现超时了。 
C1 发送DEL lock.foo 
C1 发送SETNX lock.foo 并且成功了。 
C2 发送DEL lock.foo 
C2 发送SETNX lock.foo 并且成功了。 
这样一来,C1,C2都拿到了锁!问题大了!

幸好这种问题是可以避免的,让我们来看看C3这个客户端是怎样做的: 

C3发送SETNX lock.foo 想要获得锁,由于C0还持有锁,所以Redis返回给C3一个0 
C3发送GET lock.foo 以检查锁是否超时了,如果没超时,则等待或重试。 
反之,如果已超时,C3通过下面的操作来尝试获得锁: 
GETSET lock.foo <current Unix time + lock timeout + 1> 
通过GETSET,C3拿到的时间戳如果仍然是超时的,那就说明,C3如愿以偿拿到锁了。 
如果在C3之前,有个叫C4的客户端比C3快一步执行了上面的操作,那么C3拿到的时间戳是个未超时的值,这时,C3没有如期获得锁,需要再次等待或重试。留意一下,尽管C3没拿到锁,但它改写了C4设置的锁的超时值,不过这一点非常微小的误差带来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注意

为了让分布式锁的算法更稳键些,持有锁的客户端在解锁之前应该再检查一次自己的锁是否已经超时,再去做DEL操作,因为可能客户端因为某个耗时的操作而挂起,操作完的时候锁因为超时已经被别人获得,这时就不必解锁了。

代码实现

常量解释

expireMsecs    锁持有超时,防止线程在入锁以后,无限的执行下去,让锁无法释放 
timeoutMsecs  锁等待超时,防止线程饥饿,永远没有入锁执行代码的机会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感谢以下博主提供文章:

Redis实现分布式锁原理与实现分析

jedisLock—redis分布式锁实现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