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资本寒冬企业裁员,不知名的RPA行业却在崛起?

2019-02-26 15:19 337 查看

【坚持无精品不分享的创作原则】

今天笔者谈谈一个名字叫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后面简称RPA)的技术,深入聊聊RPA行业到底如何。一句话让你明白这个技术是什么,一种模拟电脑鼠标键盘操作且可以代替人进行重复性、规则化电脑端操作的技术。这个技术近几年炒得很火,尤其在财会领域,一些税务发票申报称完全可以由这种技术开发出来的机器人代替,从而让人工作效率呈指数级提升,从而获得了资本的普遍看好和高预期。

好了,不管以上是真是假,笔者相信市场总会给予我们答案,本篇文章则是深度分析依据这种技术的产品在投入市场这么几年后,到底效果怎么样呢?

首先,行业这么几年下来,其实市场已经给了初步的答案,纵观整个国外RPA行业,先看看国外的RPA产品有哪些?据HFS从成功案例、创新能力、客户反馈三个维度,对这些产品的一个排名,你可以看到这个行业大概有哪些优秀产品。

1、其实市场可以反馈RPA这几款产品好不好

有人说你看榜单上Automationanywhere,Blue Prism,UIPath这三款产品都感觉很成功,很好,我不清楚这个“成功”和“好”的定义是什么,那就从商业和数据的角度来谈谈好不好吧!我客观说,潜力巨大,但现在并非那么好,仍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因为目前RPA市场尙未成熟,对其认知程度普遍不够,虽然国外UIpath/AA/BP是现阶段我们行业内比较出名的软件,但是从RPA行业市场来看,还处于发展阶段。

以BluePrism为例,由于BluePrism(简称BP)是一家上市公司,根据其17年的财报,虽然整体收入24498000英镑(折合人民币2.12亿元),且相较于2016年9644000英镑(折合人民币8381万元)同比增长率达到252%,但是由于企业运营费用(包括培训、企业薪资、落地实施、咨询、合作伙伴等闭环费用)高达34031000英镑(折合人民币2.95亿元),整体还是处于亏损状态,可见RPA企业的核心问题仍是在收支平衡中找到平衡点。

能年营业额达成2个亿,并且同比增长达到252%说明整体市场在向上发展,同时整个RPA蛋糕也在不断做大,这对RPA行业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企业的收支平衡的良好状态至少是能够在这个行业存活下来的资本,若仅仅是融资砸钱,从而忽视商业模式的真正落地性,风口一过摔死的只会是猪。因此,企业到底用什么样合理的经营方式来适应现阶段的市场是一门大学问!如何确保企业能够活下来,或者说至少在市场不成熟期能够夹缝中求生存?是所有RPA企业要思考的哲学性话题。

2、那么到底怎么经营才算“好”呢?

(1)有人说,服务好用户是根本!

国内做RPA的企业有些说B端企业要做好行业影响力、做好合作伙伴、做好培训、做好实施和咨询服务,以上都没错,但是若大家都在这么想,这么去做的时候,你会不会担忧,大家都这样认为的东西会不会出错,就好比“大家都认为这样做挣钱,那么也就轮不到你了”的道理一样——这句话意味着,大家如果都在做某件事情,竞争就会非常大,大家拼的都是服务、都是实施,你又凭什么能够说自己能够经营得最好呢?

(2)既然如此,有人说那么就在产品上体现差异性!

而似乎UIpath、AA(Automation Anywhere)、BP(Blue Prism)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产品的开发易用性上、非结构化数据自动化处理能力上、框架优化上分别为自己打上了标签,它们似乎早就瞄准了目标客户,只拓展大客户,所以价格上也相当昂贵。

问题是:即便价格单价如此高,仍旧亏损,在这三家公司的经营模式下,形成华丽转身高规模的盈利依旧困难。——成本依旧居高不下,或许这就是B端企业的普遍痛点,模式重从而导致运营成本高,同时难复制难规模化。

(3)有人说那做生态合作伙伴呗,减少自己的运营和商务成本!

UIpath和德勤的合作,AA和IBM的合作,有效发展生态合作伙伴,是个不错选择,但听起来不错的东西,中间到底有多少坑,我们其实不清楚。用这个方式来运转,有个死亡“三连问”!

①与合作伙伴良好合作的合作方式如何打造?

分成机制、运营模式都是需要极大精力双方投入才有可能落地执行,总不能坑合作伙伴是吧。

②与合作伙伴到底品牌以谁为主?

大家都想扩大自己影响力,那么贴上谁的logo呢,这是个值得商榷的话题。

③集成还是被集成?

合作讲究的是双方都有掀桌子的能力,选择实力相当叫合作,可是这样的不好找;

选择实力悬殊叫抱大腿,和被收购有什么区别,这是得思考的。

3、未来的RPA市场好不好?

依据HFS咨询公司对于RPA的针对359个参与RPA过项目实施的服务商、客户、咨询师的整体调研来看,目前绝大部分RPA实施主要集中于财务、客户服务、IT、人力资源、供应链这几个领域,其中财务领域的市场已经初具规模,从财务报税、发票审核等工作,逐渐有了机器人代替人工提效的说法,从行业来看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了RPA技术,整体上说发展较快,越来越多企业渴望能够用RPA来代替企业的重复性工作,或者人机交互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虽然市场规模在变大,蛋糕在变大,那么能容得下多少人吃,这又是一个议论性问题。

还有人说,RPA会取代人的工作,让人失业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恐慌,这些可能或多或少都会造成扩大RPA市场的阻力,不过任何技术的革命永远都是创造大量职业和去掉大量职业,这种对于RPA技术的恐慌或许未来会慢慢变成信任,最后会成为赖以生存的本领。

总之,本文前面也抛出了不少的问题,是笔者提出来给广大网友集思广益的,希望能看到你的看法。不过笔者仍然相信随着RPA技术愈发成熟稳定,RPA市场也将会越做越好,不仅是国外RPA,国内的RPA也会大展宏图,走向国际市场。

最后,欢迎大家保持对国内rpa的关注,大家可了解一下阿里云RPA,这是一款前期深耕电商领域自动化,凭借阿里巴巴团队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现在已经成为行业领先的RPA技术研发商。现在已全面开展财务、人力资源、IT、客服等领域。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