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维架构 > Linux

Linux学习(第六周)

2018-11-04 23:34 127 查看

第六周学习内容:Linux的网络管理、Linux的进程和作业管理

第六周作业:

1、简述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

      OSI的来源: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开放式系统互联, 一般都称其为OSI参考模型,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络互连模型。ISO为了更好的使网络应用更为普及,推出了OSI参考模型。OSI模型公有七层,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每一层实现各自的功能和协议,并完成与相邻层的接口通信。OSI的服务定义详细说明了各层所提供的服务,某一层的服务就是该层及其下各层的一种能力,它通过接口提供给更高一层,各层所提供的服务与这些服务是怎么实现的无关。

      每一层的作用及提供的服务:

      (1)应用层:OSI参考模型中最靠近用户的一层,是为计算机用户提供应用接口,也为用户直接提供各种网络服务。我们常见应用层的网络服务协议有:HTTP,HTTPS,FTP,POP3、SMTP等。

      (2)表示层:表示层提供各种用于应用层数据的编码和转换功能,确保一个系统的应用层发送的数据能被另一个系统的应用层识别。如果必要,该层可提供一种标准表示形式,用于将计算机内部的多种数据格式转换成通信中采用的标准表示形式。数据压缩和加密也是表示层可提供的转换功能之一。

      (3)会话层:会话层就是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表示层实体之间的通信会话。该层的通信由不同设备中的应用程序之间的服务请求和响应组成。      

      (4)传输层: 传输层建立了主机端到端的链接,传输层的作用是为上层协议提供端到端的可靠和透明的数据传输服务,包括处理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问题。该层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使高层用户看到的只是在两个传输实体间的一条主机到主机的、可由用户控制和设定的、可靠的数据通路。我们通常说的,TCP UDP就是在这一层。端口号既是这里的“端”。

      (5)网络层:本层通过IP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为源端的运输层送来的分组,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节点,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传送给目的端的运输层。就是通常说的IP层。这一层就是我们经常说的IP协议层。IP协议是Internet的基础。

      (6)数据链路层 :将比特组合成字节,再将字节组合成帧,使用链路层地址 (以太网使用MAC地址)来访问介质,并进行差错检测。

      (7)物理层:实际最终信号的传输是通过物理层实现的。通过物理介质传输比特流。规定了电平、速度和电缆针脚。常用设备有(各种物理设备)集线器、中继器、调制解调器、网线、双绞线、同轴电缆。这些都是物理层的传输介质。

        TCP/IP的来源:由于ISO制定的OSI参考模型的过于庞大、复杂招致了许多批评。与此对照,由美国国防部(DOD)开发的TCP/IP协议栈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应用。虽然我们现在使用的都是TCP/IP模型,但对某些设备或协议的叫法还是按照OSI沿用下来的习惯。

      (1)应用层:应用层与OSI模型中的应用层、会话层和表示层相对应。

      (2)传输层:传输层与OSI模型中的传输层相对应。

      (3)网络层:网络层与OSI模型中的网络层相对应。

      (4)网络接口层:网络接口层与OSI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相对应。

      TCP/IP与OSI模型的对应关系图:

      

2、简述ip route家族命令:

      ip route家族命令是由ip route程序包生成的,算是比较新的命令了,大有取代ifcfg系列命令之势。主要有三个子命令,分别为ip link;ip addr;ip route。

      ip link命令:是关于设备自身的配置和管理,主要是二层的。如:ip link show查看设备属性;ip link set修改设备属性,可以加up/down表示开关、arp on/off表示开关arp功能、multicast on/off表示开关组播功能。

      

      ip addr命令:是关于ip地址的相关配置和管理,主要是三层的。如:ip address show查看ip地址;ip address flush删光所有ip地址;ip address add/delete+ip地址/掩码+接口名表示为某接口添加或删除ip地址,此命令还可以用作添加第二地址。

      

      ip route命令:是关于路由管理控制的。如:ip route show查看本机路由;ip route add+地址/掩码 via+下一跳地址 dev+出接口表示添加一条路由,其下一跳地址和出接口可由此配置给定;ip route change修改路由;ip route delete删除路由。

      

3、详细说明进程管理工具htop、vmstat等相关命令,并举例 。

      top命令:类似windows系统上的任务管理器,以动态的方式查看当前系统上所有进程的信息,默认是以cpu占用百分比进行排序的。在显示的上半部分有一块叫load average,平均负载,分别显示为1分钟,5分钟和15分钟平均队列长度。还有一块就是cpu占用属性,其中us用户空间;sy内核空间;ni改变过nice值得进程占用的空间;si软中断空间;hi硬中断空间;id空闲空间;cs上下文切换空间;st虚拟化空间,这里所谓的空间就是占用cpu百分比。还有一块就是内存占用属性,其中VSZ虚拟内存集;RSS常驻内存集;SHM共享内存集。在显示的页面可以输入诸多选项,调整用户想看到的信息。如:c关闭首部显示;t关闭cpu占用显示;m关闭内存占用显示;s更改刷新时间,默认为3秒;k关闭进程,后面加上进程号即可。

      

      htop命令:作为top的升级版,显示的更好看,功能也更强大,界面变成彩色得了,还支持鼠标操作,选中进程按C查看所有打开文件,按S查看所有系统调用,有命令手册可以提供帮助。不过要是用EPEL的yum仓库才能安装哦!

      

      vmstat命令:显示虚拟内存的使用情况,默认以静态方式显示。vmstat+数字表示每几秒显示一次(刷新一次);vmstat+数字1+数字2表示每几秒先试一次,显示几次后退出。显示的内容和其他进程管理命令略有不同:proc段有r等待运行的任务队列长度;b被阻塞的任务队列长度、memory段有swapd交换内存;free空闲内存;buffer缓冲;cache缓存、swap段有si数据进入swap的速率;so数据离开swap的速率、io段表示输入输出、system段表示系统级的处理操作、CPU段顾名思义。

      

4、使用until和while分别实现192.168.0.0/24 网段内,地址是否能够ping通,若ping通则输出"success!",若ping不通则输出"fail!"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学习记录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