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多线程理解和我们为什么要使用线程

2018-04-07 15:26 381 查看

首先说下多线程出现的原因:
为了解决负载均衡问题,充分利用CPU资源.为了提高CPU的使用率,采用多线程的方式去同时完成几件事情而不互相干扰.为了处理大量的IO操作时或处理的情况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等等,比如:读写文件,视频图像的采集,处理,显示,保存等
多线程的好处:
1.使用线程可以把占据时间长的程序中的任务放到后台去处理
2.用户界面更加吸引人,这样比如用户点击了一个按钮去触发某件事件的处理,可以弹出一个进度条来显示处理的进度
3.程序的运行效率可能会提高
4.在一些等待的任务实现上如用户输入,文件读取和网络收发数据等,线程就比较有用了.
多线程的缺点:
1.如果有大量的线程,会影响性能,因为操作系统需要在它们之间切换.
2.更多的线程需要更多的内存空间
3.线程中止需要考虑对程序运行的影响.
4.通常块模型数据是在多个线程间共享的,需要防止线程死锁情况的发生
实现多线程的方法:
java多线程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继承Thread类、实现Runnable接口

1、继承Thread类实现多线程

继承Thread类的方法尽管被我列为一种多线程实现方式,但Thread本质上也是实现了Runnable接口的一个实例,它代表一个线程的实例,并且,启动线程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Thread类的start()实例方法。start()方法是一个native方法,它将启动一个新线程,并执行run()方法。这种方式实现多线程很简单,通过自己的类直接extend Thread,并复写run()方法,就可以启动新线程并执行自己定义的run()方法。例如:
public class MaYi extends Thread {
String name;
public MaYi(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run(){
while(true){
try {
Thread.sleep(1000);//等待1秒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name+"蚂蚁正在下载......");
}
}
}

 启动线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1(String[] args) {
MaYi m1 = new MaYi("1号");
m1.start();
MaYi m2 = new MaYi("2号");
m2.start();


 

2、实现Runnable接口方式实现多线程

如果自己的类已经继承另一个类,就无法直接extends Thread,此时,必须实现一个Runnable接口,如下:
public class MyThread extends OtherClass implements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MyThread.run()");
  }
}
为了启动MyThread,需要首先实例化一个Thread,并传入自己的MyThread实例:
MyThread myThread = new MyThread();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myThread);
thread.start();
事实上,当传入一个Runnable target参数给Thread后,Thread的run()方法就会调用target.run(),参考JDK源代码:
public void run() {
  if (target != null) {
   target.run();
  }
}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