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Java开发

java基础--自定义异常类、包、模板模式

2018-03-28 22:02 288 查看

自定义异常类

需求: 模拟feiQ上线的时候,如果没有插上网线,那么就抛出一个没有插上网线的异常,

如果已经插上了网上,那么就正常显示好友列表。

自定义异常类的步骤: 自定义一个类继承Exception即可。

//自定义了一个没有网线的异常类了。
class NoIpException extends Exception{

public NoIpException(String message){
super(message);  //调用了Exception一个参数的构造函数。
}

}

class Demo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ip = "192.168.10.100";
ip = null;
try{
feiQ(ip);  // 如果调用了一个声明抛出异常类型的方法,那么调用者必须要处理。

}catch(NoIp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System.out.println("马上插上网线!");
}
}

public static void feiQ(String ip) throws NoIpException{
if(ip==null){
throw new  NoIpException("没有插网线啊,小白!");
}
System.out.println("正常显示好友列表..");
}
}


异常补充

——–| Throwable 所有错误或者异常的父类

————–| Error(错误)

————–| Exception(异常) 异常一般都通过代码处理

——————| 运行时异常: 如果一个方法内部抛出了一个运行时异常,那么方法上 可以声明也可以不 声明,调用者可以以处理也可以不处理。

——————| 编译时异常(非运行时异常、受检异常): 如果一个方法内部抛出了一个编译时异常对象,那么方法上就必须要声明,而且调用者也必须要处理。

运行时异常: RuntimeException以及RuntimeException子类 都是属于运行时异常。

编译时异常: 除了运行时异常就是编译异常。

疑问: 为什么java编译器会如此严格要求编译时异常,对运行时异常如此宽松?

运行时异常都是可以通过程序员良好的编程习惯去避免,所以java编译器就没有严格要求处理运行时异常。


finally

finally块的 使用前提是必须要存在try块才能使用。

finally块的代码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执行的,除了jvm退出的情况。

finally非常适合做资源释放的工作,这样子可以保证资源文件在任何情况下都 会被释放。

try块的三种组合方式:

第一种: 比较适用于有异常要处理,但是没有资源要释放的。

try{

可能发生异常的代码

}catch(捕获的异常类型 变量名){
处理异常的代码
}


第二种:比较适用于既有异常要处理又要释放资源的代码。

try{

可能发生异常的代码

}catch(捕获的异常类型 变量名){
处理异常的代码
}finally{
释放资源的代码;
}


第三种: 比较适用于内部抛出的是运行时异常,并且有资源要被释放。

try{

可能发生异常的代码

}finally{
释放资源的代码;
}


例子: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
4000
g[] args)
{
FileReader fileReader = null;
try{
//找到目标文件
File file = new File("f:\\a.txt");
//建立程序与文件的数据通道
fileReader = new FileReader(file);
//读取文件
char[] buf = new char[1024];
int length = 0;
length = fileReader.read(buf);
System.out.println("读取到的内容:"+ new String(buf,0,length));
}catch(IO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读取资源文件失败....");
}finally{
try{
//关闭资源
fileReader.close();
System.out.println("释放资源文件成功....");
}catch(IO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释放资源文件失败....");
}
}
}


包的作用:

1. 解决类名重复产生冲突的问题。
2. 便于软件版本的发布。


定义包的格式:

package 包名;

包名命名规范:包名全部小写。

包语句要注意的事项:

1. package语句必须位于java文件中中第一个语句。
2. 如果一个类加上了包语句,那么该类的完整类名就是: 包名.类名
3. 一个java文件只能有一个包语句。


有了包之后类与类之间的访问:

导包语句作用:简化书写。

导包语句的格式:

import 包名.类名; (导入xxx包中某个类)

导包语句要注意的细节:

1. 一个java文件中可以出现多句导包语句。
2. "*"是 导包语句的通配符。可以匹配任何的类名,不能匹配包名。
3. import aa.*; 是不会作用于aa包下面的子包的。


推荐使用:import 包名.类名; 因为使用*通配符会导致结构不清晰。

什么时候使用import语句:

1. 相互访问的两个类不是在同一个包下面,这时候就需要使用到导包语句。
2. java.lang 是默认导入 的,不需要我们自己导入。


权限修饰符

权限修饰符就是控制被修饰的成员的范围可见性。

public(公共)| protected(受保护) default(缺省) private(大到小)

同一个类 | true true true true

同一个包 | true true true false

子父类 | true true false false

不同包 | true false false false

注意: 在不同包下面只有public 与 protected 可以访问,而且protected必须是在继承关系下才能够访问。

打jar包

打jar包: 需要使用到jdk的开发工具(jar.exe,jdk的bin目录下).

jar的用法:

使用格式:

jar cvf jar文件的名字  class文件或者是文件夹


打jar包要注意的事项:

1. 一个程序打完了jar之后 必须要在清单文件(.MF文件)上指定入口类: 格式 Main-Class: 包名.类名
2. jar包双击运行仅对于图形化界面的程序起作用,对控制台的程序不起作用。


jar文件的作用:

1. 方便用户快速运行一个项目。
2. 提供工具类以jar包的形式给别人使用。


如果使用jar包里面的类必须要先设置classpath路径。

jre = jvm+ 核心类库

模板模式

模板模式 :解决某类事情的步骤有些是固定的,有些是会发生变化的,那么这时候我们可以

为这类事情提供一个模板代码,从而提高效率 。

模板模式的步骤:

1. 先写出解决该类事情其中 的一件的解决方案。
2. 分析代码,把会发生变化的代码抽取出来独立成一个方法。把该方法描述成一个抽象的方法。
3. 使用final修饰模板方法,防止别人 重写你的模板方法。

abstract class MyRuntime{

public final void getTime(){
long 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记录开始的时间
code();
long end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记录结束的时间.
System.out.println("运行时间 :"+ (endTime-startTime));
}

public abstract void code();
}

class Demo11 extends MyRuntim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emo11 d = new Demo11();
d.getTime();
}

//code方法内部就写要计算运行时间 的代码;
public  void code(){
int i = 0;
while(i<100){
System.out.println("i="+i);
i++;
}
}
}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