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大数据

大数据时代 内容产业将面临重新洗牌

2018-03-21 14:20 411 查看
数据化驱动了小内容的产生——因为用户个性化被放大了,用户对内容和服务本质的增值需求不断提升。信息时代已过渡到数据时代,我们每天面对的内容正在悄然变化。 


爆炸过后 内容分发重建信息秩序随着IT技术,尤其是web2.0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信息由点至面的传播方式,实现了由小媒体、自媒体为内容产出者的新时代,自此,信息开始呈现出了爆炸式的增长,如今,信息已如超级市场中的商品一般任由我们选择,而我们也乐此不疲地在各种渠道之间灵活地切换,寻找我们想要的资讯。但信息发展的速度却完全超乎我们的想象。搜索引擎的出现缓解了信息爆炸早期信息分散的现象,借由蜘蛛程序抓取关键字,伴随搜索行为,我们可以精确的在一个页面下找到我们想要的信息。但这也只是暂时缓解了燃眉之急。如果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简单的技术升级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一场革命,一场从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的革命。


实现信息找人的关键,是在于理清“信息”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理清关系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学会定义“信息”和“人”。对信息的定义可以从其内容本身出发,这并不是很困难,但对人的定义就没那么容易了。一个人的背后,除了包含社会属性,还有个人属性,因此单独研究社群特征不足以满足对人的描述,我们需要更加精确、更加完整地描述每个个体的特征。而大数据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用户与互联网的每一次接触,除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以外,背后还产生了数据,当把海量的数据聚合起来时,我们看到数据不再只用来传递信息,更可以用来描述一个用户的各种特征。
DT时代的内容将会如何变化然而大数据的核心价值并不在于庞大的数据,而是在掌握庞大的数据后,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加工和处理,这就是DT(Data Technology)的由来。在一财数据盛典上,何小鹏说,两年前的UC早就有一亿的日活,但直到和阿里巴巴合作后,才更立体的发挥到数据的价值。当把这个问题想通后,不仅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更解决了广告主与内容产出者之间的关系。的确,一个好的环境除了需要满足,更应该是一个健康的、可以自我完善的系统。如今的UC,在接入阿里大数据后,描述用户的方式增加了行为轨迹、内容喜好、阅读能力、媒介类型、人口属性、场景类型、人群聚类,极大的丰富了描述用户的标签属性,实现了“场景+社群”模式的内容分发,推动了内容供给、消费、商业侧的共同升级,这是每一个内容分发平台都希望做到的。


不仅是分发,大数据也在推动内容的变化。从大的内容到小的内容,再到小的时代,这个领域中每个参与者都有巨大的机会,由于打破了内容与流量之间的限制,让小内容获得了与大内容同样的生存和发展机会,打破了原有“百分之二十最好的内容获得百分之八十的流量和时长”的枷锁。眼下,头部内容的市场正在不断被削弱,流量倾斜已经无法支撑大内容的生存,未来专业的小内容生产厂商一定会成为主流。趋势之下,大中小玩家纷纷排兵布阵。何小鹏对外宣称,阿里文娱将对小内容进行深度布局。另外他也认为,同样对于小型的PGC团队来看,可以做到独角兽的机会都是非常之多的。 
Bingdata优网助帮汇聚多平台采集的海量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分析及预测能力为企业提供智能化的数据分析、运营优化、投放决策、精准营销、竞品分析等整合营销服务。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