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基础

记录学习第一天--计算机基础概述

2018-02-22 14:22 337 查看
好的开端,坚实的基础。
看的视频有点老,思绪有点乱,听得也有点懵,整理下写写,希望大师们给予指引。
一:计算机基础
1)计算机三大组成部分:

运算器:以二进制形式运行。开关连接为1,关闭为0。

存储器:存储数据,也存储指令。

控制器:接受控制指令,读取数据。获取控制指令的线叫控制总线。
获取指令的线叫指令总线。

cpu的频率和缓存:
频率:一次频率完成一次事件。
缓存:CPU和内存之间要折中处理,如cpu处理过快,但从内存提取指令过慢
,就需要中间有个过度,那就是缓存。
寄存器,既是CPU的工作台,是存放计算数据的地方CPU要工作了,它需要数据或者地址,从哪里来?先从一级缓存里面找,找不到就从二级缓存里面找,依次类推。假如CPU到磁盘才有,那么这个数据就会存入内存,再存入三级缓存、二级缓存、一级缓存,最后存入寄存器,CPU用它来计算了。所以说,可以这么看, L1是寄存器的缓存,L2是L1的缓存,依次这样下去,下面一层是上面一层的缓存。

时间局部性:如果一个信息项正在被访问,那么在近期它很可能还会被再次访问。这当然是正确的,用过的数据当然可能再次被用到。
空间局部性:在最近的将来将用到的信息很可能与现在正在使用的信息在空间地址上是临近的。正在使用的这个数据地址旁边的数据,当然也是很可能被用到的。比如数组什么的(摘自知乎)

一,二,三级别缓存:距离CPU越近,数值越大,速度越快,造价越高。

2)RAM和ROM区别
RAM:随机访问存储器
ROM:只读存储器,开机时,将芯片中程序映射到存储器,过程叫加点自检。
3)I/0设备
北桥:连接南桥,连接CPU
南桥:连接外围
据说现在有最新技术和架构,还没研究。

4)硬件架构:
ARM:
X86:
X64:
安藤:
alpha:
power:

OS:
windows
linux
unix

5)机器语言
机器语言为微码(汇编语言),不同的机器微码不同, 需要通过编译器被不同部分识别。
API:应用编程接口 库:虚拟设备

以上知识较碎,且不全面,请各位大神指路并提供相关资料学习。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菜鸟 上路 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