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总结]视频编码技术解析(含使用场合)

2018-02-04 10:07 330 查看
本文主要讲述:解析视频编码技术原理,同时点出其使用场合,并给出相应的产品。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一代高效视频编码H.265/HEVC:原理、标准与实现》,简称《原理》
《H.265/HEVC视频编码:新标准及其扩展》,简称《扩展》
《数字图像处理》冈萨雷斯版
《电视原理》姜秀华
GOP:图像组
技术解析:
使用场合:
相关链接:

称之为编码单元等级:图像组GOP级、图像Frame级、片Slice级、宏块Macroblock级,
这是《原理》的第三章:编码结构 的主要内容。
相关链接:

ROI:感兴趣区域
技术解析:ROI下面的文章链接已经解析非常清楚了,具体请查看。
使用场合:
相关链接:
视频监控基础:什么是ROI智能视频编码

QP:量化参数
技术解析:量化参数QP作为码率控制的控制参数,在合理的速率-量化参数(R-QP)模型上,改变QP值,实现R的改变,达到速率控制(也就码率控制)
使用场合
相关链接:

主码流/子码流:
技术解析:
使用场合:
相关链接:
视频监控双码流技术: 主码流,子码流

高级跳帧参考模式:
技术解析:
使用场合:
相关链接:

IPB帧:
相关链接:什么是I帧,P帧,B帧 ,链接

图像顺序计数(POC)
解析:
编码顺序是指在图像有时域预测下,待编码图像先按照时域参考顺序进行帧重拍,再进入编码器编码,编码顺序正是编码器的码流顺序
POC是已经解码图像的输出顺序,没幅图像都和一个图像顺序计数(POC)值相关联。
链接:编码顺序、frame_num和POC,链接

补充增强数据(SEI)、视频可用信息(VUI)
以上两者,都不是编解码必须的参数,但它们有说明意义。
补充增强信息机制为视频编解码器在比特流中提供了一些必要的元数据(用于图像输出定时、显示、差错检测和掩盖等目的)。确保在不同的HEVC系统中对补充数据有唯一的解析。

HEVC的图像类型:
解析:
265继承264的部分图像类型,又根据图像时域依赖关系,划分了时域子层;
理解HEVC的所有数据类型,需要理解:输出顺序、时域子层、解码顺序。
参考书籍:
《原理》 9.2
《扩展》10.3-10.4

HEVC的条和片划分:
引入:
     在使用Hi3519的使用,发现有一些名称突然间对不起号,回头查看发现原来是对h.265的理解不够深入。同时,这也是3519获取码流的NALU包实际对应的图像上的条。一个条对应编码后成一个独立的NALU。
解析:
     条划分将图像分为若干独立的编码部分(若干条、若干片),使得编码器可以独立解析、解码这些部分,以减轻传输差错给解码图像质量带来的损害。
     片划分主要是增强并行处理的能力,而不主要在于提供差错鲁棒性。片划分提供的是一种较简单的粗粒度(子图像)并行处理机制,它的使用不需要提供复杂的线程同步支持。正因为片划分的设计,所以可以提供ROI区域功能。
参考:
《扩展》3.4

分析SPS、PPS所存储的信息
链接:使用wireshark直接网络捉包分析
链接:编写分析程序,根据标准分析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