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京东金融-供应链金融业务介绍

2018-01-25 09:12 661 查看
观京东金融的发展史,其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立足于“三大核心产品”,为其平台上的中小微供应商提供多手段融资服务,且逐渐实现了“秒级”放款的强大优势。

如今,在其原有“三大核心产品”基础之上,更是把业务版图拓展到了投融资层面上。如此发展下去的京东供应链金融,到底闹哪样?又会走向何方?

日前,在京东金融召开的推介活动上,京东金融副总裁王琳以及各产品线负责人齐齐到场,毫无保留的为大家打开了京东金融集团,尤其是供应链金融业务版图全貌。请跟随现代物流报(微信:cn156news)一睹为快!

听京东金融副总裁王琳怎么说?

现代物流记者:京东金融的定位是什么?

京东金融副总裁王琳:京东金融定位于金融科技公司,其中包含两层含义:

一方面,从金融这层含义来讲,我们是要为整个金融行业提供服务,而且要具备创造产品和创新产品的能力;

另一方面,从科技层面来讲,我们也把相关能力进行输出,帮助其他的机构或者合作伙伴建立他们自己的金融团队。

现代物流记者:京东金融的发展理念是什么?

京东金融副总裁王琳:京东金融的价值理念与京东集团坚持的价值理念是一致的。

坚持的都是长期发展的价值理念。长期发展是我们始终要坚持的东西,而并不是为资本短期的价值所驱动。

而所谓的长期价值主要体现在,在京东集团内部,各部门协同一致;在外部,我们为客户提供简单且好到极致的产品,并做到长期维护,这是我们长期价值的东西。

另外,京东一直重视的一个原则就是,想要做好电商,就得做好金融。这也是为什么京东金融自成立之初一直走到现在,且越做越大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我们还坚持两个发展理念:第一不能提升行业效率的事情我们不做。第二不能降低行业成本的事情,我们也不做。

现代物流记者:京东金融主要做哪些事呢?

京东金融副总裁王琳:我们要做的主要由三件事,即风控、账户、连接。

风控,这是京东金融现在最大的一项业务,这也是我们供应链金融和消费金融的立身之本。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做的风控做跟传统金融不太一样,我们的风控,能够使互联网的业务更方便扩散。

账户,包括京东商城的账户、京东金融的账户以及支付的账户。账户也是客户,这中间有各种客户,包括个人账户和对公账户。可以说,账户就是我们存在的根本。

连接,是我们创造的一种场景,连接前端的消费者,或者是各种有金融需求的人。后端连接企业,我们在中间用场景、用技术把两端连接在一块,为他们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现代物流记者:作为京东集团最赢利的板块,京东供应链金融今年主要的任务是什么?

京东金融副总裁王琳:目前,京东的供应链金融,看起来主要是四类产品线,而今年我们要做的一个事情,就是从客户的需求出发。在这四个产品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比如京保贝能客户提供保理服务,京小贷能为客户提供信贷服务,那么,这几个产品组合起来,会产生什么效应呢?是否可以为客户提供一套完整的金融解决方案呢?这就是今年我们主要任务之一。

听“京保贝”负责人骆珞怎么说?

京保贝,保就是保理的保,它是京东保理业务的一个商标,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上可以整合进来包括保理在内的各种供应链金融的产品。京保贝特点主要体现在:开放、动态、整合、安全、高效。

现代物流报记者:“京保贝”名字从何而来?

京小贷负责人骆珞:“京保贝”这三个字是我们在2013年,准备搭建自己保理业务的时候,大家集思广益起的这么一个名字,保就是保理的保,严格上来讲,它是更像是京东保理业务的一个商标,一个平台,而不是一个产品。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整合进来包括保理在内的各种供应链金融的产品,当然以保理为主。

现代物流报记者:目前,“京保贝2.0”已上线,较之京保贝原来有哪些优势?

京小贷负责人骆珞:简单的说, “京保贝2.0 ”在融资成本、系统设计、风险策略等方面有着显著优势。

首先,低成本的全线上自助化融资。“京保贝2.0”能通过系统全自动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实时放款,并支持可融资额度下随借随还、按日计息,从而节约客户融资成本。

其次,灵活的系统对接和安全的数据管理。“京保贝2.0”采用开放式的系统架构设计,实现与客户系统的灵活对接。

第三,其是基于数据深度分析全供应链条应收账款池管理及动态风控授信策略。“京保贝2.0”采用动态风控和动态授信策略,为客户提供全贸易流程的资金支持,实现可融资额度实时更新和管理。

现代物流报记者:目前,“京保贝2.0”更适合哪种应用场景?

京小贷负责人骆珞:“京保贝2.0”尤为适用于对于应收账款产生频次高以及金额分散的应用场景,配合动态应收账款管理,做到动态风险控制管理。

同时,基于实时数据分析,利用策略引擎将标准化的应收账款,转化为融资额度提供给融资客户,实现对单笔应收账款进行对价比例的动态提升,支持客户多次融资。

听“京小贷”负责人吕鹤召怎么说?

京小贷,是京东金融在2014年10月,推出的全线上的服务贷款产品,其是一款为中小企业客户量身打造优质的信贷服务。这一产品的出现,就是为了使中小企业能够获得更好的融资渠道,能够获得更好的融资体验。这是一款主打信用贷款的金融产品,“无抵押、无担保”,全程线上操作,三部申请,一秒到账。

现代物流报记者:京小贷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京小贷负责人吕鹤召:京小贷在设计之初一直坚持到现在只有一个理念,那就是让大数据成为信用贷款唯一的通行证。这里面有三个关键词:大数据、信用贷款、还有唯一。

从大数据角度来讲,主要由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京东平台数据。只有这三大数据相辅相成,才是京小贷这一信用贷款产品唯一的通行证。也就是说,大数据是京小贷最核心的东西。

现代物流报记者:这些数据从何而来?

京小贷负责人吕鹤召:大数据来源分为三个方向。首先是基础数据,京东金融这几年的投资方向都是一些数据公司,我们可以应用到这一数据公司给我们提供的数据;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京东数十年以来电商的数据、支付的数据,包括接入央行的征信体系之后,还可以拿到银行的数据;从这些数据当中进行交叉验证,然后来剔除那些无效的数据,保留有效的数据,最后形成我们的大数据基础。

现代物流报记者:这些数据如何用?

京小贷负责人吕鹤召:目前,利用这些数据,我们搭建了几十个风控模型,包括评级、授信、定价等模型。有了数据模型之后,就在数据以及模型基础上搭建策略体系,形成一个数据闭环。另外,在此基础之上,再加上一个基因,即京东基因,也可以说是电商基因,这就够构成了京小贷得以实现的三大关键词,即大数据、信用和唯一。

现代物流报记者:京小贷如何服务客户?

京小贷负责人吕鹤召:在大数据、信用以及唯一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为客户提供贷前分析、贷中控制、贷后管理体系,从而以最全面、最高效、最便捷的方式给客户提供服务。

今年,在我们的种子计划中,会利用京小贷的各优势能力,去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为这些合作伙伴、客户提供更方便和优质的贷款。京小贷希望能够开启互联网信用贷款的大时代,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私人订制”般的贷款服务。

听“动产融资”负责人李超然怎么说?

动产融资,是京东在2015年9月推出的一项金融产品。这一业务在京东供应链金融几条业务线里面,算是最传统的。基于动产质押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货物已经进仓了,现在的货权;还有一种是货物还没有进仓,就是未来的货权。针对这一点,京东的动产融资研究出两个产品,一个叫动产质押,第二个叫采购融资。

现代物流报记者:动产融资这一产品如何破除对1+N当中1的迷信,而不降低风险呢?

动产融资负责人李超然:破除对1+N当中1的迷信,而不降低风险,我们采用的是N+N的模式。这其实涉及到监管仓库的概念。我们在金融层面跟仓储对接,做监管管控,而不是简单派监管员。

当然这需要在打通仓库的基础之上,首先得益于我们京东自有仓配体系;然后我们对接了中国邮政速递、中铁现代物流、中铁物流,这些都是全国性的仓配;还包括一些区域性的仓配,比如万祥等。另外,我们还与一些行业仓配进行了对接,比如手机行业的。

从这三个层面上,我们对接了很多的仓储体系,把他们的系统打通,把我们的金融产品嵌到仓配日常的出库、入库、发货过程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能做到N+N的融资模式,不再依赖于核心企业了,不再依赖于监管商了。

现代物流报记者:动产融资逐渐体现出它的外延性,这是不是在与金融机构抢食市场的体现?

动产融资负责人李超然:并不是,我们所做的动产融资,实际上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整合。把商品的信息、物流的数据,整合到我们的平台上,进一步还原企业经营的所有的、真实的情况,并利用我们的风险评估体系进行分析评估。然后,我们再与金融机构去谈合作。其实就是一种我们帮银行等金融机构整合数据,而所谓的金融产品我们一起来做,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把自己定位于金融科技公司的原因。

现代物流报记者:与金融机构合作的方式有哪些?

动产融资负责人李超然:这一问题,我首先需要声明的是,我们做的最核心的部分就是——风险。而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可以说分为不同模式:

第一种模式就是类ABS(资产证券化)的结构模式;第二种模式是针对一些胆大的金融机构,我们一起玩,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第三种模式是我们跳出金融层面,从技术输出角度去做。也就是我们把一项商品的生产、交易、物流、仓库、经销商等所有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得出的这些大数据,就可以让流转的商品成为金融的标准质押品,这也是我们的产品要做的目标之一。

听“对公理财”负责人于绍明怎么说?

对公理财,这一金融产品是近期,京东金融和国内知名银行、保险、券商等金融机构,通过严格的风险准入机制联合推出的,通过相关投资或者产品组合,利用供应商、商户及企业的短期闲置资金进行投资,帮助企业提高资金收益率。

京东的对公理财主要做跟企业运营相关过程中的财务管理,是一种如何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将其必要的现金留存,做一个提高使用效率的理财产品。

现代物流报记者:京东金融为何要做对公理财?

对公理财负责人于绍明:我们做这一产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在整个京东金融体系之下,我们看到这样一个情况,就是在京东客户在某些特殊时段会出现大量的现金流,这种情况尤其在例如6.18大促之后会表现的特别明显。

如果,这部分资金如果停滞在企业手中,那是产生不了任何增值价值的,对于企业而言也是一种损失。另一方面,因为这些钱周期较短,不适合购买银行机构那种传统的、长期理财产品。

另外,我们发现,在目前的金融市场上,也并没有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愿意去,针对这一市场去提供服务。这对于我们而言,打造这样一个对公理财产品,既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财产品,同时,也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拓展市场的机遇。

现代物流报记者:对公理财这一产品主要为企业提供哪些服务?

对公理财负责人于绍明:供应链金融不仅仅是在做贷款,它应该是全方位去满足企业在整个经营活动中的不同需求。因为我们在为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的同时,发现只有把信贷类的产品和理财类的产品加起来才能满足企业最基本的需求。

因此,我们推出了企业理财服务产品——“企业金库”,包括活期和定期。”这两大产品近期就会面向大家。

现代物流报记者:对公理财的市场定位是什么?

对公理财负责人于绍明:对于对公理财产品,我们的定位是:安全、体验。

第一,资金要做到绝对安全,这块的资产跟银行的资产是同等的资产。

第二,就是客户体验要好。这一方面主要表现在,首先从操作上看,在我们的网站上只要三步就可以实现对这一产品的购买:第一步开通企业钱包;第二步经过企业的实名认证,然后绑定账号即可;最后一步,对公理财的定位是供应链金融下一步的一个重要补充,从融资端到投资端,希望对企业达成一个全面的金融服务,也希望为企业带来实际的利润收入。

现代物流报记者:京东如何通过对公理财这一产品实现效益?

对公理财负责人于绍明:这一理财产品,其实很难产生特别大的利润,重要的是看借贷和理财两产品融合的综合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利润来源第一类肯定是吃息差,但前提是风控要做得好,否则一笔业务就可能毁掉一年的付出。第二类是通过供应链沉淀的大量资产中获取收益,如果将来京东做资管,那这块资管业务便会产生非常大的利润。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