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Geek+李洪波:过去十年在电商,未来十年在物流

2018-01-20 00:00 197 查看
2018年1月17日,由IT耳朵主办的主题为【万物皆有AI】的IEIC·IT耳朵智能创新大会暨智能行业创新企业颁奖盛典在亚洲大酒店隆重开幕。一天时间、两场圆桌论坛,50余位人工智能顶级大咖、100家主流媒体、1000名合作伙伴与行业精英参与。全国人工智能领袖登台发表主旨演讲,人工智能领域菁英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如何推动中国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大会全面展现了中国人工智能学术研究和产业投资现状,为未来五到十年中国智能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路线图。

图:Geek+CTO李洪波Geek+CTO李洪波,他以物流这个具体场景为出发点,详细解读了人工智能在这一领域的应用过程。智慧物流 体系目前已接入机器人感知系统、后台系统和算法、大数据分析、AI技术等,从而实现了物流的高效率配送。借助人工智能,无人仓储、无人分拣、无人搬运得以实现。以下为李洪波演讲实录:机器人、智能、物流,这三个词,在座的各位都非常的熟悉。但是把这三个词串在一起,可能在座的一部分朋友就对这样一个新兴的行业会比较陌生。我简单地介绍下相关的背景。  说起机器人、智能、物流,还得从电商谈起。过去十几年是电商行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可以说给物流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给物流的服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由“双十一”和“618”带来业务的高峰难以平抑,由次日达到当日达,到现在的一天两配,一天三配,越来越多的发货速度难以满足,因此物流行业所面临的难题可以概括为,如何高效率、低成本、灵活准确的进行订单履约。随着电商红利的消失,大家也会感受到这样的一个趋势,过去十年在电商,未来十年在物流,因为所有的行业都要回归本质。现在整个物流行业无论是人工的分拣,还是用传统自动化的分拣都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它的挑战主要是在哪儿?人工的方式主要是效率低、成本高、招工难、管理难的问题,尤其是现在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现在一天处理一亿个包裹,可以想像如果未来几年一天处理10亿个包裹,我们的人员是不可以复制的。所以这种人口红利消失的状况下,面临这样的扩张,人工的方式是不可能的。那传统自动化的方式呢?也有一个问题。因为我们的业务是快速变化的,我们变化的幅度又很难预测。

在行业内有这样的一个说法,今年的峰值会是明年的均值。这里又有产生一个主要的矛盾,有点类似于中国的铁路跟客流量的矛盾。如果我按照春运的高峰去建铁路,那你平时的投资一定是呆滞的。如果你按照平时的量去建铁路,你到春运的高峰肯定不Work,所以传统的自动化面临的问题就是投资大、回报慢,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比较差。

人工智能改善传统自动化不足为了解决人工和传统自动化方式的不足,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就是机器人智能物流,它带来两个点:第一,自动化。第二,柔性。以仓储拣选为例,整个自动化的里面的空间都用正方体货架把它放在那里,机器人会钻到货架的底下把整个货架抬起来,运送到捡货人员的面前。最终形成的效果就像右下角视频所视。如果机器人和货架拉到捡货人员去排队,捡货人员可以不停的拿货和放货。传统人工情况下是怎么样做的?相当于去图书馆,让1个人去捡书,拿着书包或者是捡货小车也好,60%到70%的时间都是在走路。有效捡货和拿书、放书的时间连30%都不到。如果在货到人拣选模式下,捡货人员的有效时间可以到85%以上,甚至到90%。有效捡货的时间变长,因此效率就会自然而然的提升。其实我只是用这样的一个点去介绍机器人、智能、物流。其实机器人、智能、物流的解决方案,甚至我们的产品,它的内涵其实是包括三块。第一,机器人感知系统。第二,后台系统和算法。第三,最核心的一块,其实是大数据的分析、挖掘,甚至AI的技术。

把这三块有效的整合起来,才是整个机器人智能物流的系统。而且如果要想让这样的一个系统,要让这样的一个解决方案真正的落地,并不是用我们技术的锤子去找钉子,而应该是反向根据我们应用的需求钉子去量身订做我们的锤子。所以我们应该是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根据应用场景的特点,甚至根据我们的流程和工艺去反向订做三个模块以及量身去订做我们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真真意义的机器人、智能、物流的系统。其实,机器人、智能、物流的系统用的场景很广,除了刚才给大家介绍的面向电商仓储的机器人拣选,其实在工业制造的场景,甚至在快递的场景都可以用这样机器人、智能、物流的系统。  以电商的拣选为例,不同的模式也是有很多的,包括我们Kiva货到人,包括像Kocus拣选系统,包括像Fetch跟随的拣选以及自己Geek+自己做的订单拣选,它都是货到人拣选的便中。这个给大家展示的图片是Geek+所做的一系列机器人,我们是基于这样一系列的机器人,根据不同的场景去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比如说,针对电商仓库的拆分拣选有智能拣选系统,针对智能制造有智能搬运系统,也有智能分拣系统。所有的系统只是机器人智能物流的一个代表。机器人智能物流本身具有这样的特性,就是自动化的高效性。用相对而言成本比较低的机器人去代替传统自动化就会带来投资回报比较快,另外它的最大的两个优势就是实施快,机器人可以看成大大小小的扫地机器人,和它很类似,我们是标准化的。如果用户用到之后,我们直接到那儿去只把二维码,甚至不用二维码这样的一个机绳给布上去,所以它的实施周期会很短。传统自动化的实施周期一般是按年来计算的,对于我们这种柔性的自动化,它的实施周期一般是在一个月左右。  它最大的优势是在哪儿?其实是在柔性。可以想象一个传统的中小自动化系统,它布上去以后很难(Sikibo),另外它不可以拆迁、不可以处置。但是在柔性的自动化里边可以把这个问题解决掉,我们可以根据业务、场景和需求配置数量。甚至这样的仓库或者是一个制造车间,如果你发现它的地理位置不太合适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随时的拆迁、随时重置,所以这就是柔性自动化的一个最大的优势。

想要形成变革还需要走很远从这样的一个机器人、智能、物流的创新提出这只是一个起点,要想形成一个行业的变革,那它是一个终点。它们之间的距离就相当于理想跟现实之间的距离,如果我们想跨越这两个距离必须去靠双轮驱动。

第一个驱动,我们是希望用AI的技术去赋能行业解决的方案,去提高行业的生产力,这其实是本质的。我们对行业的解决方案,对我们的产品,甚至对产品理念核心的模块,包括视觉导航、多智能体的系统、运筹优化,甚至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都可以利用AI的技术去提高整个产品的性能、提高用户的体验。它其实本质上就是塑造一个先进的生产力,这是我们第一个轮。第二个驱动,是从你的起点到你的终点,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重要的商业模式,这个模式要灵活,能够对行业的赋能,对行业的变革产生巨大的驱动力。自动化、智能化、快速部署和按需扩展只是我们一个优势,但是能够让机器人物流在物流的行业成为最佳的解决方案,我们必须依靠销售、带运营、租赁的不同方式去适配不同用户的需求,才能够让机器人、智能、物流,在物流的行业变成最佳的解决方案,最终形成的是通过机器人规模化产生规模的经济,通过机器人的共享去产生网络效应,产生共享的经济,这个是我们的目标。所以这种双轮的驱动才会导致从行业的创新开始到行业的变更结束。我们Geek+的一个愿景就是想成为机器人智能物流的专家,2017年可以说是Geek+快速发展的一年,在全球领域拿到这个行业最高的单笔融资是6000万美金。在2017年整年机器人出货量超过2000台,服务仓库的面积超过10万平,服务的客户超过30家,这里面也包括海外的一些客户。这是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落地的不同的项目,可以看到在这样的一个场景里面,即便应对“双十一”和“618”,我们捡货的人员是在比较轻松去工作,不像传统的“双十一”和“618”强人工的方式下像菜市场。其实机器人和物流无论是从产品和应用有很多的外延,仅在仓内可以看到把机器人的产品再嫁接上无人的叉车一系列的装置会实现无人仓储、无人分拣和无人搬运。仓外无人机的配送、快递小哥的配送,无人的驾驶,甚至智慧的交通都可以看成是机器人智能物流的一个延伸。最后,我用两句话去概括对机器人、智能、物流的理解。第一,机器人、智能、物流,本质上是物流行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第二,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只是机器人、智能、物流的起点。服务AI化才是机器人、智能、物流的诗和远方。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