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keil编译后code,RO-data,RW-data,ZI-data含义及mcu的flash实际存储数据

2018-01-11 11:57 381 查看
keil编译后会有一行:Program Size:Code=xxx

RO-data=xxx
RW-data=xxx
ZI-data=xxx

Code 代表执行的代码,程序中所有的函数都位于此处。

RO-data 代表只读数据,程序中所定义的全局常量数据和字符串都位于此处。

RW-data 代表已初始化的读写数据,程序中定义并且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位于此处。

ZI-data 代表未初始化的读写数据,程序中定义了但没有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位于此处。ZI英语是zero initial,就是程序中用到的变量并且被系统初始化为0的变量的字节数,keil编译器默认是把你没有初始化的变量都赋值一个0,这些变量在程序运行时是保存在RAM中的。

2.如果你查看.map文件,如下例子:

==============================================================================

Total RO Size (Code + RO Data) 2980 ( 2.91kB)

Total RW Size (RW Data + ZI Data) 104 ( 0.10kB)

Total ROM Size (Code + RO Data + RW Data) 2988 ( 2.92kB)

==============================================================================

Total ROM Size (Code + RO Data + RW Data)这样所写的程序占用的ROM的字节总数,也就是说程序所下载到ROM flash 中的大小。为什么Rom中还要存RW,因为掉电后RAM中所有数据都丢失了,每次上电RAM中的数据是被重新赋值的,每次这些固定的值就是存储在Rom中的,为什么不包含ZI段呢,是因为ZI数据都是0,没必要包含,只要程序运行之前将ZI数据所在的区域一律清零即可,包含进去反而浪费存储空间。

实际上,ROM中的指令至少应该有这样的功能:

1. 将RW从ROM中搬到RAM中,因为RW是变量,变量不能存在ROM中。

2. 将ZI所在的RAM区域全部清零,因为ZI区域并不在Image中,所以需要程序根据编译器给出的ZI地址及大小来将相应得RAM区域清零。ZI中也是变量,同理:变量不能存在ROM中。

在程序运行的最初阶段,RO中的指令完成了这两项工作后C程序才能正常访问变量。否则只能运行不含变量的代码。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