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移动开发 > Android开发

使用IDA调试Android原生程序

2018-01-10 22:10 274 查看
     今天已是国庆的第五天,白天去武馆训练过后,晚上回来品一杯西湖龙井,更一篇博客,一来帮助需要之人,二来加深自己的理解。

下面就说关于在IDA中Android so的动态调试的问题以及在so的三个层次下断点的操作。

问题篇:

1.动态调试的作用以及与我们常说的脱壳区别之处?

2.IDA的下断点调试的原理?

3.有无反调试的步骤区别?以及原理?

4.反调试与反附加的区别?

5.IDA动态调试so时有哪三个层次?以及如何下断点?

注意:so的动态调试与脱壳在步骤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关于脱壳在后面会详细介绍加壳以及脱壳的发展历程。

解答原理篇:

第一个问题

曰:动态调试作用有二:

其一:dump内存,即:找准时机dump出解密后的正确文件;

其二:查看每一步状态,进一步分析出正确的逻辑;

脱壳只是我们在调试系统级别的.so文件后 ,找准时机dump出正确而真实的.so文件,而动态调试只不过是手动脱壳的一种表现方式。

第二个问题

曰:(由于师哥说面试时喜欢问,此处列出来)

下断点原理:

由于下断点有硬件断点和软件断点,我们在这里只说IDA中的软件断点原理:

 X86系列处理器提供了一条专门用来支持调试的指令,即INT 3,这条指令的目的就是使CPU中断(break)到调试器,以供调试者对执行现场进行各种分析。

当我们在IDA中对代码的某一行设置断点时,即:F2,调试器会先把这里的本来指令的第一个字节保存起来,然后写入一条INT 3指令,因为INT 3指令的机器码为11001100b(0xCC)当运行到这的时候CPU会捕获一条异常,转去处理异常,CPU会保留上上下文环境,然后中断到调试器,大多数调试器的做法是在被调试程序中断到调试器时,会先将所有断点位置被替换为INT 3的指令恢复成原来的指令,然后再把控制权交给用户。这样我们就可以愉快的开始调试了。如下图所示也是写调试器的原理图:



第三个问题

:先说无反调试:

1.adb push d:\android_server(IDA的dbgsrv目录下)  /data/local/tmp/android_server(这个目录其实可以随便放,有的反调试会检测这)

2.adb shell 

3.su(一定要有root权限)

4.cd /data/local/tmp

5.chmod 777 android_server(执行权限要给)

6.再开一个cmd

adb forward tcp:23946 tcp:23946(端口转发,调试手机上的某个进程要有协议支持通信)

7.打开待调试的应用程序,就可以愉快的调试了

再来说有反调试: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遇到的是有反调试并且用上面的步骤,附加进去以后直接就退出了,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那就是反调试惹的货。

这时候我们就要改变调试战略了

在上文的基础上:

1.启动android_server;

2.端口转发adb forward tcp:23946 tcp:23946

3.adb shell am start -D -n 包名/类名

(说明:以启动模式启动,是停在加载so文件之前,报名在AndroidMainfest文件中可以找到)

4.打开IDA,附加上对应的进程之后,设置IDA中的load so的时机,在debug options中设置一下,后面会有实战部分;

5.adb forward tcp:8700 jdwp:进程号;(jdwp是后面jdb调试器的协议,转换到待调试的指定的应用程序);

6.jdb -connect com.sun.jdi.SocketAttach:hostname=localhost,port=8700(jdb进行附加);

7.可以愉快的下断点,开始调试了;

第四个问题

:反调试就是阻止你进行动态调试所采用的一种手段,在下一篇中会进行具体的讲解反调试的手段,以及解决反调试的办法。

反附加,在这块重要的是说jdb的反附加,很多情况下jdb会附加不上,就是会出现“无法附加到目标的VM”这样的问题那是因为在每个应用程序下,有这个android:debuggable="true"才能调试,因为篇幅问题,照样会在下一篇中会针对反附加寻找目前所有解决办法。

第五个问题:

曰:我们知道在so的加载时候有个这个过程:

.init->->.init array->->JNI_Onload->->java_com_XXX;

还有我们在脱壳的过程中会在一些系统级的.so中下断点比如:fopen,fget,dvmdexfileopen,等等

而.init以及.init_array一般会作为壳的入口地方,那我们索性叫它外壳级的.so文件

这里归纳为三类:

应用级别的:java_com_XXX;

外壳级别的:JNI_Onload,.init,.init_array;

系统级别的:fopen,fget,dvmdexfileopen;

对于在应用级别的和系统级别的就不说了比较简单容易理解,这里也是在实现篇中会重点说的,看到上面的.so的加载执行过程我们知道如果说反调试放在外壳级别的.so文件的话我们就会遇程序在应用级核心函数一下断点就退出的尴尬,事实上多数的反调试会放在这,那么过反调试就必须要在这些地方下断点,那么我们就重点的说如何在.init_array和JNI_Onload处理下断点。

实现篇:

这里我们会拿阿里有一年的比赛样本,会放在附件中。

在JNI_Onload处下断点方法一:(双开定位)

1.启动android_server;

2.端口转发以及调试模式启动:如图所示:



3.打开IDA,设置



4.附加上对应的进程进去之后如图:



5.这一步很重要在Debugger option下面选择这三个选项(让在load so的每个接口处停下来)



6.jdwp协议端口转发



7.jdb附加



8.F9执行,忽略提示框;这时候运行到linker处,如图:



9.这时候找JNI_Onload的绝对地址:

基地址+相对地址;

基地址为:ctrl+s显示为:



相对地址,用IDA静态分析libcrack.so可得到相对地止:



绝对地址为:4151E000+1B9C=4151FB9C

按下“G”键输入4151FB9C

如图所示:按下F2下好断点,再按F9执行到断点处就可以愉快的调试了



在JNI_Onload处下断点方法二:(简单好用)

1.首先把要分析的libcrackme.so文件拉进IDA里面在要下断点的JNI_Onload处下好断点如图所示:



2.启动android_server与上面一样;

3.端口转发以及调试模式启动:如图所示



4.先设置一下Debugger 如图所示



5.IDA进行附加进程回到之前静态分析libcrackme.so的IDA界面单击Debugger -> Process options 配置调试信息,这里只需配置hostname为localhost,其余的保持默认设置即可



6.单击Debugger -> Attach to process进行附加进程



7.jdwp转发(当然打开DDMS就不需要这一步了)jdb附加



8.F9执行一路取消就OK,得到如图所示:



是不是很简单??

在.iniy_array处下断点(与上面方法二雷同)

得到的结果是:






OK,搞定

在JNI_Onload处下断点方法三:(适合于脱壳的时候)



1.可以根据看源码,对应不同版本的系统源码就会发现一点,如下在vm/Native.cpp路径下:



2.我们逆向去看,首先把系统中的libdvm.so a db pull出来,拉到IDA中去分析;

找到JNI_Onload处进行分析:F5可以看到,首先V20进行“JNI_Onload”符号查找,同时在V23有对V20的调用,



回到ARM指令处可以看到如下:



0x50008就是偏移处,这个时候我们就开始下断:

加载上要调试的APK以后,找到libdvm.so的基址,然后加上50008,下断点。如果看不到汇编,那就P一下,下断点,这个比较适合于脱壳的时候。

附件:点击打开链接

----------------------

[align=left]1.动态调试一般的Android原生程序[/align]
[align=left]实例程序:debugnativeapp[/align]
[align=left]①在Android设备中添加、配置android_server程序[/align]
[align=left]先将IDA目录下的./dbgsrv/android_server程序拷贝到Android设备下:[/align]
[align=left]adb push[IDA]/dbgsrv/android_server /data/local/tmp/[/align]
[align=left]配置文件权限属性,使其为可执行文件:[/align]
[align=left]adb shell chmod 755/data/local/tmp/android_server[/align]
[align=left][/align]
[align=left]②将实例程序添加到Android设备[/align]
[align=left]adb push debugnativeapp/data/local/tmp/[/align]
[align=left]adb shell chmod 755/data/local/tmp/debugnativeapp[/align]
[align=left][/align]
[align=left]③启动调试服务[/align]
[align=left]adb shell/data/local/tmp/android_server[/align]


 

[align=left][/align]
[align=left]④进行端口转发,使PC端口与Android端口可进行交互[/align]
[align=left]adb forward tcp:23946tcp:23946[/align]
[align=left][/align]
[align=left]⑤启动IDA,进行程序调试[/align]
[align=left]启动IDA的32bit程序,点击:Debugger-Run-RemoteArmLinux/Android debugger,打开调试程序的设置对话框:[/align]
[align=left]Application:对应调试程序所在的路径[/align]
[align=left]Directory:对应调试程序所在的目录路径[/align]
[align=left]HostName:输入localhost,Port:PC端口[/align]



[align=left]点击OK,IDA便可进入调试界面:[/align]



[align=left]IDA动态调试的小技巧[/align]
[align=left]①调试快捷键:[/align]
[align=left]F2设置断点,F4运行到鼠标位置,F7单步步入,F8单步步过,F9运行程序[/align]
[align=left]F5/Tab 将相应的简单汇编代表粗略转换为C/C++代码[/align]
[align=left][/align]
[align=left]②将IDA误识别的代码手动转为ARM汇编代码[/align]
[align=left]如下图,程序在Thumb状态执行BX PC,PC最后一位为0,应是跳转到ARM状态,但应IDA仍误识别为16位的Thumb,所以不是正常的程序。[/align]



[align=left]如果按快捷键C来直接强制转换,将不成功。应先通过Edit-Segment-Change segment register value(Alt+G),将Value改为0x00,这时程序会变为下边CODE32的编码方式,但仍非正常转换[/align]



[align=left]再按下U,转为未定义[/align]



[align=left]最后通过快捷键C,来转换便可成功。如是ARM转为Thumb状态,则相似(将Value改为0x01)[/align]



[align=left][/align]
[align=left]③修改二进制码并保存修改程序[/align]
[align=left]修改:Edit-PatchProgram-Change byte[/align]
[align=left]保存:Edit-PatchProgram-Apply patches to input file[/align]
[align=left][/align]
[align=left]2.调试Android原生动态链接库[/align]
[align=left]实例:debugjniso.apk[/align]
①将apk安装在设备中,运行后界面如下,点击“设置标题”按钮,便会调用动态链接库libdebugjniso.so中的jniString()方法返回一个修改标题栏的字符串。在分析加壳程序的壳时,应以调试方式来启动调试程序(adb
shell am start-D -n packagename/activityname)



[align=left][/align]
[align=left]②启动调试服务,进行端口转发[/align]
[align=left]adb shell/data/local/tmp/android_server[/align]
[align=left]adb forward tcp:23946tcp:23946[/align]
[align=left][/align]
[align=left]③启动IDA进行程序调试[/align]
[align=left]点击Debugger-Attach-RemoteArmLinux/Android debugger,打开设置框[/align]
[align=left]HostName:输入localhost,Port:对应PC端口[/align]



[align=left]点击OK,便会弹出附加Android进程的对话框,选中进程com.droider.debugjniso[/align]



[align=left]
[/align]

[align=left]④使用jdb来连接上apk的java层[/align]
[align=left]jdb -connectcom.sun.jdi.SocketAttach:hostname=127.0.0.1,port=8601[/align]



[align=left]程序所对应的端口可通过eclipse中的devices窗口查看,执行上边jdb的命令后,便会在连接上的程序前显示绿色昆虫[/align]



[align=left]
[/align]
[align=left]⑤确定jniString()方法的偏移地址[/align]
[align=left]从apk中取出动态链接库文件,并在另启的IDA实例上加载,在反汇编代码中定位方法的程序位置,由下图可知,jniString()方法在相应段中的偏移地址为:0xC38(一般固定不变)[/align]



[align=left][/align]
[align=left]⑥确定jniString()方法当前的基地址[/align]
[align=left]回到调试的IDA,使用Ctrl+S快捷键打开段选择对话框,可查找到libdebugjniso.so当前的基地址为:4B1F2000(随加载改变)[/align]



[align=left][/align]
[align=left]⑦定位到jniString()方法的程序位置[/align]
[align=left]由内存地址=基地址+偏移地址(4b1f2000:00000c38),可得当前jniString()方法的内存地址为:0x4b1f2c38,使用快捷键G打开地址跳转框,输入内存地址[/align]



[align=left]⑧设定断点,进行调试[/align]
[align=left]跳转在jniString()方法的程序位置,在0x4b1f2c38行设置断点(F2)[/align]



[align=left]点击工作栏上的绿色箭头(F9)让程序运行起来,然后按下Android上的“设置标题”按钮,程序会中断在0x4b1f2c38行,便可进行相应调试。如按F9执行程序,标题修改结果如下:[/align]



[align=left]3.另一种调试动态链接库的方法(无需用到jdb)[/align]
[align=left]①先使用IDA来加载libdebugjniso.so,定位到jniString()方法的程序位置,并在程序开始处设置下断点[/align]
[align=left][/align]
[align=left]②点击Debugger-Processoptions,将HostName设置为localhost,然后点击Debugger-Attach to Process,弹出附加Android进程的对话框,选中进程com.droider.debugjniso[/align]
[align=left][/align]
[align=left]③加载进程后,便会弹出警告框,询问两个文件是否相同,选择same[/align]



[align=left]④点击Debugger-Breakpoints-Breakpointlist查看断点列表,可发现原先设置的断点在加载动态库后仍然存在,且定位到相应的内存地址[/align]



[align=left]⑤进入断点位置,点击工作栏上的绿色箭头(F9)让程序运行起来,然后按下Android上的“设置标题”按钮,程序会中断在0x4b1f2c38行,便可进行相应调试。[/align]

9.png (30.63
KB, 下载次数: 13)



10.png (69.44
KB, 下载次数: 11)



转自:http://blog.csdn.net/feibabeibei_beibei/article/details/52740212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