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思考: 根据 图片数据集 规律性 灵活设计 卷积结构

2018-01-07 09:57 239 查看

观察

针对不同问题所采集的图片数据集往往具有一定规律性:

如果为 平视拍摄(例如普通相机拍摄),那么人们往往倾向于把要关注的事物(如人脸)置于 画面中央

如果为 -45°俯视拍摄(例如监控摄像机拍摄),那么同类实例(如行人)往往呈现 近大远小

现有卷积结构设计

现有的卷积结构大多 一视同仁 地进行 视野感受:



缺陷

对整幅图片进行的 无差别卷积 意味着 注意力的平摊

思考

设计一种 有差别卷积

平视拍摄 时,可以对 画面中央 采用 小卷积核减少 细节信息 丢失

-45°俯视拍摄 时,可以使用 近大远小 的不同卷积核,以 增加 远距离个体 的 识别精度

实现

为了避免重新设计框架接口引起的不必要麻烦,可采用 卷积结果 相覆盖 的思路。

平视图片

先用 大卷积核 对输入的整张 feature map 进行第一轮的常规卷积:



再用稍小的卷积核对 feature map 中心区域 进行 第二轮 更精细的 常规卷积。并用第二轮卷积结果 替换 第一轮卷积结果中心区域 的数据值:



由此即可实现 “差别对待” 的卷积操作。

-45°俯视图片

先用 大卷积核 对输入的整张 feature map 进行第一轮的常规卷积:



再用稍小的卷积核对 feature map 中上部区域 进行 第二轮 更精细的 常规卷积。并用第二轮卷积结果 替换 第一轮卷积结果中上部区域 的数据值:



再用更小的卷积核对 feature map 顶部区域 进行 第三轮 更更精细的 常规卷积。并用第三轮卷积结果 替换 之前卷积结果顶部区域 的数据值:



由此即可实现 “差别对待” 的卷积操作。

适用范围

该方法仅可适用于前几个网络层。

因为越往深去,每个网络层输入的 feature map 中,单个数值映射到原图像的感受野会越大,乃至大到覆盖大半个原图像。那么这个时候,有差别卷积操作 也就不可行了。

附加

当然,也可以在卷积核滑窗的stride(平移步长)上大做文章。比如在 feature map 的 不重要区域 增大stride减少 低性价比计算 的次数,从而 节省 GPU劳动力 。这里就不赘述了。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