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Jmeter登录接口压测

2017-12-21 17:32 190 查看
背景:最近线上由于并发导致规则显示不对,故看看接口并发这块后续怎么做,以登录接口为例

1、接口中增加集合点Synchronizing Timer

集合点:用以同步虚拟用户,以便恰好在同一时刻执行任务

1)添加–>定时器–>Synchronizing Timer



Number of Simulated User to Group:

模拟用户到组数 ,即设置组的用户数,达到该用户数后才进行接口的请求

Timeout in milliseconds

超时(毫秒) ,设置超时时间,即组在超时时间后达不到设置的线程数时,会丢弃继续请求

2、线程组并发



线程数:用户并发数,设置多少虚拟用户数在这里也就是设置多少个线程数

Ramp-Up Period(in seconds)准备时长:设置的虚拟用户数需要多长时间全部启动(如果线程数为100,准备时长为10,那么需要10秒钟启动100个线程,也就是每秒钟启动10个线程)

循环次数:每个线程发送请求的次数(如果线程数为20,循环次数为100,那么每个线程发送100次请求。总请求数为20*100=2000 。如果勾选了“永远”,那么所有线程会一直发送请求,一到选择停止运行脚本)

Delay Thread creation until needed:直到需要时延迟线程的创建

调度器

启动时间:测试计划什么时候启动,启动延迟会覆盖它。当启动时间已过,手动运行脚本时也当前时间也会覆盖它(但启动时间页面显示不会变)

结束时间:测试计划什么时候结束,持续时间会覆盖它

持续时间(秒):测试计划持续多长时间,会覆盖结束时间

启动延迟(秒):测试计划延迟多长时间启动,会覆盖启动时间

3、聚合报告

Label :各个模拟测试的名称

#Samples :各个测试的样本总数

Average :每个请求的平均响应时间

Median :中值,即50%请求的平均响应时间

90%Line :90%请求的响应时间

Min :最小响应时间 ,Max :最大的响应时间

Error% :错误响应的概率。即无法响应的概率

ThroughPut :吞吐量 – 默认情况下表示每秒完成的请求数(Request per Second)

KB/Sec :每秒从服务器端接收到的数据量

4、集群压测情况

并发数量:2台机器,每台机器1s并发500个,并发总数为2*500=1000

第一次:



第二次:



从数据看:平均响应时间范围分别是475和413,95%请求响应的时间分别是941和3086,服务器每秒完成的请求数分别是108和129

并发数量:1台机器,1s并发500



当前机器的CPU:



从单台机器的并发数据看:多台机器测试的数据都被平均化了,意义不大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