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Python开发

关于Python编码问题小记

2017-12-15 16:03 190 查看

Python编码问题小记:

引子:

  最近在复习redis,当我在获取redis的key的时候,redis 存储英文和汉字下面这个样子的,我知道汉字是用16进制的UTF-8编码了,然后突然很想搞清楚字符编码的知识,以及在Python中编码的转换,记下了这个随笔。

  127.0.0.1:6379> get n5
  "\xe5\xa7\x9a\xe6\xbb\xa8"
  127.0.0.1:6379> get n1
  "abc"

 

为什么要指定编码类型?

  计算机本身只能识别 0 1 的组合,一堆01组合对我们来讲几乎看不懂,那么相当于中英文,我想看懂,有个中英文词典对照是不是就可以了 ,计算机也是一样。

 

ASCII码

  每一个二进制位(bit)有0和1两种状态,因此八个二进制位就可以组合出256种状态,这被称为一个字节(byte)。也就是说,一个字节一共可以用来表示256种不同的状态,每一个 状态对应一个符号,就是256个符号从00000000到11111111。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制定了一套字符编码,对英语字符与二进制位之间的关系,做了统一规定。这被称为 ASCII 码,一直沿用至今。ASCII 码一共规定了128个字符的编码,比如空格SPACE是32(二进制00100000),大写的字母A是65(二进制01000001)。这128个符号(包括32个不能打印出来的控制符号),只占用了一个字节的后面7位,最前面的一位统一规定为0。

 

扩展ASCII码

  英语用128个符号编码就够了,但是用来表示其他语言,128个符号是不够的。比如,在法语中,字母上方有注音符号,它就无法用 ASCII 码表示。于是,一些欧洲国家就决定,利用字节中闲置的最高位编入新的符号。比如,法语中的é的编码为130(二进制10000010)。这样一来,这些欧洲国家使用的编码体系,可以表示最多256个符号。但是,这里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字母,因此,哪怕它们都使用256个符号的编码方式,代表的字母却不一样。比如,130在法语编码中代表了é,在希伯来语编码中却代表了字母Gimel (ג),在俄语编码中又会代表另一个符号。但是不管怎样,所有这些编码方式中,0--127表示的符号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只是128--255的这一段。至于亚洲国家的文字,使用的符号就更多了,汉字就多达10万左右。一个字节只能表示256种符号,肯定是不够的,就必须使用多个字节表达一个符号。比如,简体中文常见的编码方式是 GB2312,使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所以理论上最多可以表示 256 x 256 = 65536 个符号。

 

Unicode(统一码、万国码、单一码) 

  编码方式越来越多,如果我想用其他国的软件那么还可能出现俩种情况:

  1. 字符编码没有。   

  2. 字符编码冲突了,人家在写这个程序的时候指定的字符集和咱们使用的字符集的位置不对。

  这种情况下,打开一个文本文件,就必须知道它的编码方式,否则用错误的编码方式解读,就会出现乱码。为什么电子邮件常常出现乱码?就是因为发信人和收信人使用的编码方式不一样。 可以想象,如果有一种编码,将世界上所有的符号都纳入其中。每一个符号都给予一个独一无二的编码,那么乱码问题就会消失。这就是 Unicode(统一码、万国码、单一码)是一种在计算机上使用的字符编码。Unicode 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字符编码方案的局限而产生的,它为每种语言中的每个字符设定了统一并且唯一的二进制编码,规定虽有的字符和符号最少由 16 位来表示(2个字节),即:2 **16 = 65536 注:此处说的的是最少2个字节,可能更多。就像它的名字都表示的,这是一种所有符号的编码。Unicode 当然是一个很大的集合,现在的规模可以容纳100多万个符号。每个符号的编码都不一样,比如,U+0639表示阿拉伯字母Ain,U+0041表示英语的大写字母A,U+4E25表示汉字严。具体的符号对应表,可以查询unicode.org,或者专门的汉字对应表。当使用的字节增加了,那么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使用的空间就直接翻倍了!举例还说:同样是ABCD这些字符存储一篇相同的文章,使用ASCII码如果是1M的话,那么Unicode存储至少2M可能还会更多。为了解决个问题就出现了:UTF-8编码

 

UTF-8编码

  UTF-8(8-bit Unicode Transformation Format)是一种针对Unicode的可变长度字符编码,它可以使用1~4个字节表示一个符号,他不再使用最少使用2个字节,而是将所有的字符和符号进行分类:ascii码中的内容用1个字节保存、欧洲的字符用2个字节,汉字用3个字节保存兼容ASCII编码的。这样显著的好处是,虽然在我们内存中的数据都是unicode,但当数据要保存到磁盘或者用于网络传输时,直接使用unicode就远不如utf8省空间啦! 这也是为什么utf8是我们的推荐编码方式。

Unicode符号范围     |        UTF-8编码方式
(十六进制)         |          (二进制)
----------------------+---------------------------------------------
0000 0000-0000 007F | 0xxxxxxx
0000 0080-0000 07FF | 110xxxxx 10xxxxxx
0000 0800-0000 FFFF | 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
0001 0000-0010 FFFF | 11110xx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Unicode与utf8的关系

  Unicode是内存编码表示方案(是规范),而UTF是如何保存和传输Unicode的方案(是实现)这也是UTF与Unicode的区别。

 

UTF-8如何节约硬盘流量的

这里借鉴的是: http://www.cnblogs.com/yuanchenqi/articles/5956943.html

s="I'm 苑昊"

你看到的unicode字符集是这样的编码表:

I  0049
'  0027
m  006d
0020
苑 82d1
昊 660a

每一个字符对应一个十六进制数字。
计算机只懂二进制,因此,严格按照unicode的方式(UCS-2),应该这样存储:

I      00000000 01001001
'      00000000 00100111
m      00000000 01101101
00000000 00100000
苑     10000010 11010001
昊     01100110 00001010

这个字符串总共占用了12个字节,但是对比中英文的二进制码,可以发现,英文前9位都是0!浪费啊,浪费硬盘,浪费流量。怎么办?UTF8:

I    01001001
'    00100111
m    01101101
00100000
苑   11101000 10001011 10010001
昊   11100110 10011000 10001010

utf8用了10个字节,对比unicode,少了两个,因为我们的程序英文会远多于中文,所以空间会提高很多!

记住:一切都是为了节省你的硬盘和流量。

 

Python编码转换:

  Python2 中的默认编码: ASCII

Python 2.6.6 (r266:84292, Aug 18 2016, 15:13:37)
[GCC 4.4.7 20120313 (Red Hat 4.4.7-17)] on linux2
Type "help", "copyright", "credits" or "license" for more information.
>>> import sys
>>> sys.getdefaultencoding()
'ascii'

  Python3中的默认编码: Unicode,告诉自己记住...Unicode是内存编码表示方案(是规范),而UTF是如何保存和传输Unicode的方案(是实现)。py3中encode,在转码的同时还会把string 变成bytes类型,decode在解码的同时还会把bytes变回string

Python 3.6.3 (default, Oct 20 2017, 17:56:37)
[GCC 4.4.7 20120313 (Red Hat 4.4.7-17)] on linux
Type "help", "copyright", "credits" or "license" for more information.
>>> import sys
>>> sys.getdefaultencoding()
'utf-8'

  说了那么多,那么如何转码呢,我们知道unicode包含了utf-8和gbk那么把他们都转成unicode,在转成我们需要的字符编码是不是就可以都能正常显示了呢,写个代码看看

  

  PY2转换:

#-*- coding:utf-8 -*-
import sys print(sys.getdefaultencoding()) s = "汉字" s_to_unicode = s.decode("utf-8") print(s_to_unicode) s_to_gbk = s_to_unicode.encode("gbk") print(s_to_gbk) gbk_to_utf8 = s_to_gbk.decode("gbk").encode("utf-8") print(gbk_to_utf8)

终端(utf-8):
[root@Python01 ~]# python 2 ascii 汉字 汉字
终端(gbk)
[root@Python01 ~]# python 2
ascii
姹夊瓧
汉字
姹夊瓧

 PY3转换:

python3默认就是unicode so ...

#-*- coding:utf-8 -*-
import sys
print(sys.getdefaultencoding())
s = "汉字"
s_to_unicode = s.encode('gbk')
print(s_to_unicode)
print(s_to_unicode.decode('gbk').encode('utf-8'))
终端
[root@Python01 ~]# python3 4 utf-8 b'\xba\xba\xd7\xd6' b'\xe6\xb1\x89\xe5\xad\x97' #utf8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python文件中,尤其是py2中想要中文显示就必须要声明#-*- coding:utf-8 -*-,是的,这就是因为如果py2解释器去执行一个utf8编码的文件,就会以默认地ASCII去解码utf8,一旦程序中有中文,自然就解码错误了,所以我们在文件开头位置声明 #coding:utf8,其实就是告诉解释器,你不要以默认的编码方式去解码这个文件,而是以utf8来解码。而py3的解释器因为默认utf8编码,所以就方便很多了。

 借个图:PS 我觉得奥创在《复仇者联盟2》里开场很牛,结局有点Low...不过红魔(james spader)的演技真的太棒了。

补充:

Python的工作过程

  python 把代码读到内存  2、词法语法分析 3、放到编译器  ---> 生成字节码   4、执行字节码 --->生成机器码  CPU执行。

  运行Python代码时,如果导入了其他的 .py 文件,那么,执行过程中会自动生成一个与其同名的 .pyc 文件,该文件就是Python解释器编译之后产生的字节码。ps:代码经过编译可以产生字节码;字节码通过反编译也可以得到代码。(任何字节码通过反编译都可以得到代码)。

 

参考资料:

http://www.cnblogs.com/luotianshuai/p/4931009.html

http://www.cnblogs.com/luotianshuai/articles/5735051.html

http://www.cnblogs.com/yuanchenqi/articles/5956943.html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07/10/ascii_unicode_and_utf-8.html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650946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