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Python开发

python中yield的用法

2017-12-04 23:54 330 查看
写爬虫时,因为一个网页中要写多个字典,但是没有储存的必要,直接打印就完了,这个时候写yield就要方便的多,然后去查了资料,看了半小时才看懂…….把原文转一下,有些地方加一点注释。

http://www.jianshu.com/p/d09778f4e055

http://www.cnblogs.com/coderzh/archive/2008/05/18/1202040.html

原文链接。

1. 通常的for…in…循环中,in后面是一个数组,这个数组就是一个可迭代对象,类似的还有链表,字符串,文件。它可以是mylist = [1, 2, 3],也可以是mylist = [x*x for x in range(3)]。

它的缺陷是所有数据都在内存中,如果有海量数据的话将会非常耗内存。

2. 生成器是可以迭代的,但只可以读取它一次。因为用的时候才生成。比如 mygenerator = (x*x for x in range(3)),注意这里用到了(),它就不是数组,而上面的例子是[]。

3. 我理解的生成器(generator)能够迭代的关键是它有一个next()方法,工作原理就是通过重复调用next()方法,直到捕获一个异常。可以用上面的mygenerator测试。

4. 带有 yield 的函数不再是一个普通函数,而是一个生成器generator,可用于迭代,工作原理同上。

5. yield 是一个类似 return 的关键字,迭代一次遇到yield时就返回yield后面(右边)的值。重点是:下一次迭代时,从上一次迭代遇到的yield后面的代码(下一行)开始执行。

6. 简要理解:yield就是 return 返回一个值,对该值进行一些操作,并且记住这个返回的位置,下次迭代就从这个位置后(下一行)开始。

7. send(msg)与next()的区别在于send可以传递参数给yield表达式,这时传递的参数会作为yield表达式的值,而yield的参数是返回给调用者的值。——换句话说,就是send可以强行修改上一个yield表达式值。比如函数中有一个yield赋值,a = yield 5,第一次迭代到这里会返回5,a还没有赋值。第二次迭代时,使用.send(10),那么,就是强行修改yield 5表达式的值为10,本来是5的,那么a=10

8. 第一次调用时必须先next()或send(None),否则会报错,send后之所以为None是因为这时候没有上一个yield(根据第8条)。可以认为,next()等同于send(None)。

看代码

#encoding:UTF-8
def yield_test(n):
for i in range(n):
yield call(i)
print("i=",i)
#做一些其它的事情
print("do something.")
print("end.")

def call(i):
return i*2

#使用for循环
for i in yield_test(5):
print(i,",")


结果是:

>>>
0 ,
i= 0
2 ,
i= 1
4 ,
i= 2
6 ,
i= 3
8 ,
i= 4
do something.
end.
>>>


例如第一次时,i=0,进入yield_test函数的第一个循环后,遇到yield call(i),则return一个0,到print(i,”,”)中去输出,然后再从yield call(i)后一行继续进行,依次这样进行,得到输出结果。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pyt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