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汇编语言》第一章——基础知识

2017-12-04 20:52 204 查看

前言

其实这本书已经看了近一个半月了,之前停了两个星期,结果接着看时发现好多知识点都忘了。想翻回去重看,又不知道重点在哪里。接着意识到自己缺少记笔记的好习惯,不只是为了给别人看的,也给以后自己看的。所以在博客里挖个坑,打算先从写《汇编语言》的笔记开始,然后再加上其他所学内容的笔记。

我学汇编的理由很简单,看到网上都说学汇编好就打算买本书看看,结果发现书写的不错,很适合自学,所以就入坑了。书是王爽老师的《汇编语言》第三版,在网上有很多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累赘了。

正文

1.3 汇编语言的组成

汇编指令、伪指令、和其他符号

1.5 指令和数据

在内存或磁盘上,指令和数据没有任何区别,都是二进制信息。CPU在工作时把有的信息看作指令,有的信息看作数据,为同样的信息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1.6 存储单元

存储器被划分为若干个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从0开始顺序编号,一个存储器有128个存储单元。

1.7 CPU对存储器的读写

CPU要想进行数据的读写,必须和外部器件进行下面三类信息的交互:

1. 存储单元的地址(地址信息);

2. 器件的选择、读或写的命令(控制信息);

3. 读或写的信息(数据信息)。

CPU通过总线将地址、数据和控制信息传到存储器芯片中。总线从物理上说,就是一根根导线的集合。根据传送信息的不同,总线从逻辑上又分为三种: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和数据总线。



CPU从3号单元读取数据的过程如图:

(1) CPU通过地址线将地址信息3发出;

(2) CPU通过控制线发出内存读命令,选中存储器芯片,并通知它将要从中读取命令;

(3) 存储器将3号单元中的数据8通过数据线送入CPU。

读入数据步骤类似。

1.8 地址总线

CPU是通过地址总线来指定存储器单元的。可见地址总线上能传送多少个不同的信息,CPU就可以对多少个存储单元进行寻址。

假如一个CPU上有10根地址导线,那么就可以传送10位二进制数据,也就是说,这个CPU可以访问最多2的10次方个内存单元,最小的为0,最大的为1023。

1.9 数据总线

数据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和外界的数据传送速度。

1.10 控制总线

前面所讲的内存读或写命令是由几根控制线综合发出的,其中有一根称为“读信号输出”的控制线负责由CPU向外传送读信号,还有一根称为“写信号输出”的控制线负责传送写信号。

1.15 内存地址空间(概述)

PC上的各类存储器,包括:随机存储器RAM、装有BIOS的ROM和接口卡上的RAM(即显卡) 。

上述的存储器,在物理上是独立的器件,但是在CPU操控他们的时候,都是被当作内存来看待的。它们总体被看作一个由若干个存储单元组成的逻辑存储器,这个逻辑存储器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存地址空间。



所有的物理存储器被看作一个由若干存储单元组成的逻辑存储器,每个物理存储器在这个逻辑存储器上占有一个地址段,即一段地址空间。内存地址空间大小受到CPU地址总线宽度的限制。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