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基础 > 数据结构算法

菜鸟学习历程【15-4】冒泡排序

2017-12-03 14:41 302 查看

4.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种排序方式,这种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将序列中两两相邻的数依次比较大小,按照递增或者递减的方式排序,以递增为例,将两两相邻的两个数中较大的数放在后面的位置,这样一轮结束后,最大的数会在序列的最后面。

以序列a[] = {29, 17, 35, 6, 12, 31, 28, 15}为例;

第一次遍历:





那么第一次遍历完成后,最大数35移到了序列的最后;

第二次遍历:



第二次遍历,依旧是从下标0开始比较两两相邻的两个数,第一次比较17与29,发现这两个数的排列顺序满足递增,因此再比较29与6,不满足递增则交换位置,这一轮遍历找到序列第二大数,并将其移至下标为6的位置;

第三次遍历:



第三次遍历,将29移至下标为5的位置,之后的遍历我就不再赘述,方法与之前的一样。

以下附上代码:

#include <stdio.h>
void BubbleSort(int arr[], int len)
{
int i, j, tmp;
for(i = 0; i < length - 1; i++)
{
for(j = 0; j < length - i - 1; j++)
{
if(arr[j] > arr[j + 1])
{
t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mp;
}
}
}
}
int main()
{
int i, length;
int a[] = {29, 17, 35, 6, 12, 31, 28, 15};
length = sizeof(a) / sizeof(a[0]);

BubbleSort(a, length);
for(i = 0; i < length; i++)
{
printf("%d ", a[i]);
}
return 0;
}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