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雾计算与边缘计算

2017-11-06 00:29 169 查看
最初对云计算的了解是来自一个视频,视频中人们周围使用的所有设备都变成了大小各异的玻璃片。手机、电脑、投影设备等之间可以无缝连接地进行信息传输和智能处理。那时只觉得这是个科幻片。后来,了解了虚拟化技术,比较直观的理解就是通过虚拟机化技术把多台电脑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使用户在使用这些来自多个服务器的资源时就像在同一个服务器上一样。但在这个基础上也不觉得之前视频中的场景是可以实现的。近几年来,又有新的概念——雾计算、边缘计算等的出现,从表面意思上理解,以物联网为例,似乎就是把云和物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当前设备可以通过互联网与较近的设备进行通信,进而由其他设备为其处理计算、存储等问题,相比于传统的云计算,这类新型的计算模式缩短了传输距离、提高了响应速度;使计算和存储可以就近处理、充分利用周边资源的同时解决了设备自身的性能瓶颈问题。这样看来,在充分利用雾计算和边缘计算的情况下,前面提到的视频中的场景似乎离我们并不遥远了。但我只是对这些概念有个大致的了解,却不知其具体区别,通过查阅雾计算和边缘计算的相关资料,对这两个概念做出了以下个人理解的总结。

雾计算:

雾计算的提出是为了满足物联网的低延迟、位置感知、移动支持和地理分布的需求,在终端设备和传统云计算数据中心之间提供计算、存储和网络服务,这些服务可以由云和物体间的任意设备提供。通常但又不完全位于网络边缘。
边缘计算:

说到边缘计算,我想从移动边缘计算说起。移动边缘计算在移动网络的边缘为应用程序开发者和内容提供商提供云计算功能和IT服务环境,移动边缘计算的服务器主要部署在基站。边缘计算则是学术界对移动边缘计算的扩展,即将移动边缘计算部署的位置从原来的基站扩展到宽带调制解调器、无线接入点设备和路由器等设备。边缘计算的提出是为了在用户的附件提供可连接的计算和存储资源。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