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如何高效地阅读文献

2017-10-17 11:18 204 查看

一、 文献的查找

领域背景调查。这种情况下,要用引文分析软件Thomson Reuters HistCite,结合Web of Science,进行领域论文大调查。这样可快速找到领域内的:

核心论文;

领域明星作者;

哪篇(哪几篇)论文开宗立派;

哪篇(哪几篇)论文综述了最全的工作。

文献追踪。可从Web of Science、PubMed等网站设置最新论文通知。有新文上线它就会给你发邮件。不是特别重要的论文,我通常只看题目、摘要和结论。

非常重要/相关的论文。那就很简单,拼命读,反复读。记住数据、烂熟于心、掌握方法、领会精神、看透本质、海枯石烂、获得生命的大和谐。

二、文献的阅读

  一篇6-10页的单栏排版会议文章,或一篇5-7页双栏排版的杂志文章,能够在拿到文章10分钟之内,搞清楚以下几点:

做了关于什么的研究?即大方向,一句话总结即可。

提出的科学问题是什么?必须十分清晰。

用的什么模型和方法?用该方法有什么样的前提假设?

模型的输入和输出分别是什么?

  这应该是一个合格研究者能够达到的基本阅读效率,拿到一篇文章半小时内能够写出审稿意见(review),并能够从这些文献中找到research gap(研究缺陷)(对研究者而言,不能忘记读文献的目的,不是为了读而去读,而是拿着别人做得好的东西,想自己的事儿)。

  首先,良好的英文阅读功底,是保证高效阅读文献的基础。如果题主在英文阅读方面还有硬伤的话,建议先从单词开始,到句型语法,逐层把英文基本功打扎实。

  然后,是大量的练习。拿到一篇文献,快速读完abstract,了解研究大背景和科学问题。扫过introduction,了解一下数据来源和基本格式,然后进入方法的部分,以连接词(and but however yet等等)为基本线索,理清前后的逻辑关系。先不要看方法的具体细节,因为对于快速阅读而言,了解方法的细节毫无意义。直接找模型的输入、输出。建议在开始的时候尽量用半小时完成以上过程。用acrobat把中心句标注出来,但不要添加文字标注(会打断读文献的思维流)。重点的地方可以用纸笔快速写下,回头再看。

  最后,用笔记工具(OneNote, evernote等)或者思维导图(ProcessOn百度脑图软件把你的笔记按照上述4点记录下来,再整理一遍,这样就形成了你自己对于这篇文章的基本逻辑结构。

三、文献的整理

下载电子版文献时(caj,pdf,html),把文章题目粘贴为文件名(文件名不能有特殊符号)。

不同主题存入不同文件夹。文件夹的题目要简短如:PD,LTP,PKC,NO。

看过的文献归入子文件夹,最起码要把有用的和没用的分开。重要文献根据重要程度在文件名前加001,002,003编号,然后按名称排列图标,最重要的文献就排在最前了。而且重要文献要注意追踪。运气好,你可以得到更多的线索;运气不好,发现别人抢先了。据此修正你的实验。

摘自知乎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研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