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大清亡了,满族也亡了

2017-10-02 22:06 337 查看


“你姓关,你是满族人么?”
“嗯嗯。”
“那你高考加分吧?”
“本省加5分,省外不加分。”
“那你会说满语么?”
“......”

从来没人问过我,“你会说满语么?” ,可能他们潜意识里觉得满、汉只是字上的区别罢,可能大部分中国人都是这么觉得罢,可能这都是我自己的胡思乱想罢。然而,一个没有语言的民族还算什么民族呢,尽管不愿承认,可我还是想说满族早已是名存实亡,清朝没了,满族也跟着没了......

满族也不是一下子就消亡的,如果非要把消亡归咎到一个原因,那就是最初初的时候不该入主关内。说来清朝得以入主中原也是得了天时的便宜,崇祯同志本来都撸起袖子准备好好整治一下这杂乱的江山的,无奈还没等操作呢,那边李自成就勃起了,大明朝第一勇士吴三桂同志还不在,当他得知李自成进京的时候,崇祯同志都已经带着屈辱愤恨不甘自挂东南枝好几天了,又不想投降起义的李自成军,不知道这傻子咋想的就引清兵入关了,感觉以吴三桂的英勇和李自成的杂牌军大战一场说不定会赢啊。于是乎我建州女真族可以说毫不费力的就进京了啊,简直不要太容易。当然其实也不是很容易,因为大明朝戍边的将士都称得上是条汉子,吴三桂就不说了。没入关前努尔哈赤还和袁崇焕在宁远大干了一场,被红衣大炮轰的晕头转向的,有的人为了夸大袁崇焕的功绩,甚至说努尔哈赤被轰死了,不管努尔哈赤是否因这场战役而死,袁崇焕都够吹一辈子的了,可惜崇祯同志脑子瓦特把他干死了。

说来让少数民族去统治文化、思想都比较先进的汉族实际上是不太容易的。在汉民族早就吟诗作赋的时候,其他少数民族还在想着明天去哪猎点野味让我的族人不忍饥挨饿。

清朝最最令汉人反感的制度就是薙(通 剃)发了吧,那个时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思想太深入骨血,另一方面也有碍观瞻呐,以现在的审美头顶没头发也是不好看的吧,可能多尔衮想的是头顶没头发骑马时跑的快之类的优势,毕竟骑射是我大清第一武功。感觉好像说跑偏了,反正少数民族去统治汉族是不太容易的,以至于从顺治到康熙一直都是在为了维护国内的治安而操心,四处征战,那时候的清朝还保留着满族的骁勇善战,几乎每次的收复失地都写进了历史课本。窃以为清朝到了乾隆时期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前几代帝王苦心操持攒了一大笔家业,子孙一瞅,欸呦喂,我这大好河山,我这国库还有不少钱呢,嗨起来~~完蛋了。。。

到了清朝末期,慈禧老太太还是个脑残,所以说娶媳妇一定要找学识见识都有些层次的,那些听话还笨的虽然看起来可爱,然而过日子不是养宠物啊。又整跑偏了,3、2、1,收。

历史大都是相似的,每个朝代到不行的时候,都会有各方势力反抗。清末到近代的表现真的是有够垃圾,不然也不会让革命党人钻了空子,辛亥革命早期的时候喊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了革命忽悠一些没啥文化的老实人,鼓吹满汉是不同的人种,其中有个叫邹容的,就是下图这个人


邹容

文笔不咋地还挺能白话,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看过《革命军》全文了,其论述意在界定满族和汉族敌我分明的界限,只能说当时的邹容还太年轻,当时的革命党人也大都是些跟他年纪相仿的愤青,就像当下的网友,总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想着制裁别人,在这《革命军》的鼓动下,大家都有了“满族满洲非我族类”的共识,据说汪精卫等人还表达过满族在明末就已经是敌国、甚至说东北不是我国领土之类云云。(汪精卫身为民国十大美男之一难道这么sb么,怪不得后来填海了,留下了精卫填海的典故)
孙文也跟着给满族人和它们建立的政府取了近20种绰号。什么“满胡”、“满洲靴子”、“满奴”、“满贼”、“异种”、“外国人”,而汉族则是“皇汉”,太平天国是继承大明朝谋恢复的汉家人。

原来历史书上都是不客观的,想我当年学历史的时候都要恨死清朝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知道了更多的真相,现在的我要恨死编撰历史书的人了,不要说日本不正视历史,我们又何曾做到过正视历史,更何至于将一个国家的衰亡归咎到一个民族甚至个人身上。

倘使当初清军不入关是否清朝就不用背负那么多骂名?是否满族以及这个国家都是另一番景象?是否现在的我不是在这里码字,而是纵马驰骋在松嫩平原?算了,都过去了~

一个民族连语言都没了还算什么民族,大清亡了,满族也跟着亡了

其实我写的都是冰山一角,思绪也比较凌乱,虽然和杜甫一样穷困潦倒,却少了杜甫的才情,还是好好学习吧,就酱

参考资料:
邹容:《革命军》
清朝为什么遭人恨
维基百科:满族
维基百科:革命军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