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应用及发展前景

2017-08-30 18:09 381 查看
  我国是一个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与汽车化发展十分迅猛。改革开放前,城市化水平不足19%,据今年公布的人口普查结果,我国的城镇人口接近6.66亿人,城镇化率达到49.68 %;相应的车辆增长也非常快速,截至2011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总量达2.17亿辆,其中私家车达7206万辆,并且私家车拥有率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反观中国城市道路建设情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道路交通设施及管理设施虽然有较大改观,但远远跟不上机动车增长速度,而且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大多数城市路网结构不合理,道路功能不完善,道路系统不健全。造成城市交通拥塞严重,交通效率大大下降。

  从技术的战略面层来看,我国几乎所有的ITS都是建立在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基础上的,这是个基础性战略性的缺陷。现在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下述简称“北斗系统”)发展快速,完全可以取代GPS在ITS的地位,北斗系统将在我国的ITS中具有更加重要和更广泛的应用。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应用

  (一)车辆只能导航

  车辆智能导航使用的是北斗系统,能够对车辆行驶途中进行实时定位。基于事先预存的电子地图指导车辆行驶,能够动态显示车辆行驶情况。能够根据输入信息,给出准确的路径指导。北斗车辆智能导航借助车速传感器、罗盘以及陀螺传感器将其集合镶嵌在同一个平台上,对车辆进行重组定位系统。车辆导航融入算法,能够对车辆位置车辆行驶方向进行精准测量。能够准确的掌握车辆行驶路径,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二)道路交通检测

  进行车辆系统监控和调度,最终目的是完成预定的计划程序,避免因为事后调度出现的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车辆调度使用的是北斗技术、GPS定位功能以及通信技术,使用编程语言间MAPX组建结合在一起,对车辆进行监控,提升系统客户端质量,从而做好车辆监控工作。车辆行驶信息可以在地图上得到展示,提供精准的地理位置信息。而且,还可以根据现场车辆运行情况,及时调整运行状态。北斗定位系统结合其他地理定位系统,可以对构成双向的控制系统。将一些已经配备上探测仪车辆作为信息采集点,将能够高效的收集交通信息,进行动态分布信息,从而提供实时的车辆数据。而且,也可以为车辆规划和管理进行基础性数据探究。



  (三)通信带宽

  北斗二代保留了一代短信息功能,该功能在最短时间内可以发送120个汉字,在每个小时内可以实现54万次通讯。根据这一数值进行计算,该卫星通讯方式和宽带通讯方式相差比较远,很难满足通讯需求。又基于现实原因北斗全球定位系统在2020年才得以完工,为了满足当下需求,应该建立起通信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LBS应用性能,这变动将产生巨大影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讲述到通信问题时,还需明确信息传输量问题,应该基于无线通信基础上进行数据传输以及图像传输。当前已经进入3 G时代,4G通信证属于开发阶段,应该极力将4G通信和北斗系统的结合应用。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发展前景

  (一)促进产业链发展

  下游需求逐渐向深度和广度方向延伸,经过多年试验发展已经有完备的产业链。相应服务能力逐渐提升,产业模型组建形成。但是,该系统不论在哪个行业其应用程度比较低,还处以起步阶段。当前GPS主导导航领域在发展中将被北斗技术所取代,该技术发展有广阔空间。随着科技水平逐渐提升,北斗二号已经成功建立。精准度定位以及深度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二)成功运用于测绘、交通运输以及森林防火等领域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应用范围逐渐扩建,应用于交通行业,能够有效的缓解的交通堵塞问题,逐渐提升道路畅通度。在车辆上安装该系统,可以定位车辆位置,车辆能够接受路面情况。举个例子,该系统根据车辆发回的信息,能够指示车辆行走路线,告知司机前方路况情况,给司机建议走畅通的路线。如果车辆出现超速行驶,则出现车祸位置、车祸基本情况以及违章情况都会得到确定。能够提升交警工作效率,做好相关信息记录。



  结束语

  目前,北斗系统在移动通信领域已完成26项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在其带动下,北斗在我国移动通信领域的渗透率已达25%。“随着北斗全球系统的建设发展,北斗将在万物互联时代迸发无限的可能。”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